1. 程式人生 > >客戶端CAD工具範例 (三 詳細架構部分)

客戶端CAD工具範例 (三 詳細架構部分)

    接上回。在架構活動中,從收集需求多維需求ADMEMS分析重大需求獲得概念架構魯棒圖分析 分層分割槽模組,我們很自然的就來到了細化架構的階段。

    在細化架構中,主要要解決架構具體化的問題,目標是形成開發的指導性基礎,大專案要求能指導多個團隊進行並行開發。這個步驟具體是通過一系列不同角度的檢視,去驗證,去敘述,去設計每個子系統檢視中模組和模組的關係。粒度的粗細應該介於高層架構(確定子模組和子模組之間的關係)和實現,模組設計之間。在這個階段中也要關注非業務需求,比如效能。通過這個階段的設計,架構設計就基本落地了。

    細化架構設計的多檢視:包括邏輯檢視/物理檢視/執行時檢視/開發檢視/資料檢視,各自從不同的方面反映架構。

    1)邏輯檢視:包含系統職責的切分,邏輯層,介面,模組,子系統的切分及其互動研究,個人認為在Coding前的必經之路。

    2)執行架構:包含系統一些關鍵核心功能的執行控制流設計,程序/執行緒任務排程, 鎖的設計。個人認為這裡是對系統時序複雜的地方的解析。

    3)物理架構:包含系統物理層的設計,即配置設計,節點和計算資源的分配。

    4)資料架構:包含系統資料儲存的設計,指資料庫配置的策略,不是指資料庫/表設計。

    5)開發架構:包含原始碼的組織和配置設計。個人認為對於成熟的開發團隊,這一項的作用不是那麼重要。

    2),3),  4)在網際網路服務中使用比較多,對於本文的CAD工具例子,重點講一講邏輯架構,順帶講一講資料架構。

    架構方法實踐 - 客戶端CAD工具範例 (二 概念架構部分) 文中末尾從魯棒圖推演瞭如何將分層,分割槽帶入邏輯架構,另外再補充一點,將公共的部分分離,形成機制。機制是什麼呢?Grady Booch 在他的著作中指出:機制才是設計的靈魂所在......否則我們就將不得不面對一群無法相互協作的物件,它們相互推搡著做自己的事情而毫不關心其他物件。基於介面(和抽象類)的協作是機制,基於具體類的協作則算不上機制。機制是隱式的可抽取的重複程式碼。

       我們可以將前文中的簡單分層,分割槽圖細化為詳細的邏輯設計圖,輔以機制萃取:

     

    邏輯上工具分為5層,分為檔案讀寫/物件實體/演算法/控制器/GUI 5層,檔案讀寫包括DXF的讀取,Template circuit資料的儲存。實體層代表記憶體中儲存的物件,需要支援2D顯示,編輯,比如DXF的常用物件,也包括Template中的物件,比如圖層,模板引數等。演算法層包括Template處理演算法,構建點線弧圖元為多邊形圖元的演算法以及Circuit Design中的物理連線等演算法。控制器層包括Template資料操作,編輯,選擇等工具。GUI層則是各個功能點的展示。另外,也抽象出幾個機制:幾何繪製,幾何實體編輯,構建多邊形,回滾等等,這些都是抽象物件間的互動,可以抽取出來。

    到這裡,邏輯的細化架構可以說落地了,下面還需要:

    1)對每個子模組驗證,通過質疑提出問題,並驗證。通過數次修復邏輯錯誤和驗證的迴圈尋找重大的缺陷。

    2)對時序上可能複雜的地方重點分析,如果需要,進行執行時檢視的分析。

    3)拆分模組,估算工作量,開發。

    由於這個客戶端CAD工具沒有需要詳細分析 物理/執行/開發/資料 檢視的細化架構,這裡略去。

    最後,個人認為資料分佈方案也是架構的難點,資料分佈方案可以分為獨立schema(每個app使用獨立的資料庫), 分割槽(根據使用者地點或欄位拆分資料庫),集中(所有app共用資料庫)複製,子集,重組資料等幾種配置方法,在可靠性,可伸縮性,可管理性,資料一致性,通訊開銷上各有勝負,要根據情境和需求進行選擇,具體可以找尋資料深入研究。個人水平有限,希望和大家共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