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小程式釋出後最全解析!

小程式釋出後最全解析!

從來沒有一款產品,像微信一樣這樣深刻的改變了現代中國人的社交。 也從來沒有一款產品,像小程式一樣,還沒有面世之前引發了大多數企業與開發者的關注。

微信訂閱號的興起使得很多中小企業和個人品牌得以興起、獲得融資,可以說微信之前為運營和寫作方面有特長的個體賦能。小程式將會為程式設計師賦能,帶來新一波程式設計師個體崛起的機會,身邊的草根大號有個別創業者就先投了600萬來押小程式這波機會。

2016年的微信公開課,張小龍首次預告了他對於應用號的構想,引發業界的對於移動開發積極討論。時隔一年,2017微信公開課,張小龍的開場1個半小時時間都在講對於小程式的具體產品規劃,並預告小程式2017年1月9號上線。 筆者近期在知乎上寫的一篇技術教程《無內測資格,如何用騰訊雲1小時開發小程式demo》在短短2天內收穫了超12萬的閱讀。小程式的熱度可見一斑,就在我寫今天這篇文章的同時,我已經在群聊裡看到了剛剛釋出的幾個小程式,不乏頗有創意的產品。 

1.為什麼你需要關心小程式?

首先,小程式是改善移動端使用者體驗的一次機會。 現在使用者在移動端的內建瀏覽器開啟比如滴滴打車這些webapp,一般都會出現一個進度條,大概需要3-5秒的時間才能夠看到webapp的介面。技術層面是因為webview的載入過程,需要從伺服器端拉取資料,會有一定的白屏等待時間。

其次,對於企業而言,小程式會是幫你留住10%-20%的低頻使用者的利器,也會是把線下服務資料化的最佳工具之一。以我自己為例,我現在既沒有裝京東又沒有裝滴滴,但我還是不時使用滴滴打車和用京東購物,原因在於我一般通過微信裡的第三方服務入口使用它們,而不願意安裝額外的APP,佔用手機裡有限的空間。

對於媒體而言,微信訂閱號提供了用內容觸達線上使用者的最佳平臺,今時今日微信公眾號吸引了不少品牌廣告的投放;再次,小程式未來提供了媒體與效果廣告結合的更多可能,一些媒體與企業的服務將可能以工具的方式觸達使用者。

最後,對於程式設計師而言,前端的語言我只需要用WXML\WXJS\WXSS的語法一次開發,既可以跨ios和andriod兩大平臺執行,大大降低需要招募兩支開發團隊的成本。

2.如何策劃小程式,與APP與H5的產品邏輯差異

對於產品經理而言,小程式提供了一種更好藉助掃一掃功能與線下服務互動,增強群組中的使用者互動行為,或者是提供用完即走的全新服務,使得使用者不時會想起你,來啟動你的小程式。

結合微信公開課的官方分享,目前看起來小程式會比較適合以下型別的場景: -工具性的應用(微信就是一種工具) -佔領心智,培養低頻使用者習慣 (滴滴打車、京東購物) -引導線下客戶進行線上交易(買車票、船票) -有限度分享,對於使用者社群的增強功能(群投票)

不太適合純展示性的應用,因為畢竟訂閱號已經提供了較強的使用者互動功能,而且小程式在分享朋友圈等行為上有著諸多限制。

3.如何快速開發小程式

為了造福廣大開發者,我嘗試了現有主要的小程式開發解決方案和工具,記錄了以下使用體驗,儘可能讓大家少踩坑。 

1)騰訊雲小程式解決方案:比較適合一定規模的網際網路企業搭建一個較為完善、可擴充套件的小程式。 一鍵式購買小程式所需後端雲主機、資料庫、域名資源,並自動完成HTTPS等配置。 提供登入介面使用示例:https://github.com/tencentyun/wafer-client-demo 進行帶會話的網路請求示例 WebSocket 通道服務使用示例 提供圖片物件自動上傳COS功能,幫助解決小程式1M大小限制。:https://github.com/tencentyun/wecos 

2)騰訊雲和LeanCloud聯合推出的TAB:比較適合快速搭建一個小程式demo 演示瞭如何使用儲存 SDK 對騰訊雲端資料進行查詢、增加、修改與刪除 查詢結果為一個列表時,如何將其繫結到檢視層進行展示以及如何在點選事件中得到對應的陣列項 如何自動登入 LeanCloud 使用者系統 如何實現下拉重新整理 

3)青雀:實際服務的地址十方建站,提供的免費小程式模版太少,只有一個餐廳的小程式展示demo 4)coolsite:從拖拽式網頁生成轉到小程式自動生成,模版提供的不少,推薦體驗。 

5)阿拉丁統計: 從介面來看收集的小程式資訊不少,但是目前小程式官方也提供資料分析服務了,接入必要性一般。

結語:小程式帶來的不是流量紅利,是心智紅利! 如同張小龍所言,我們要理解小程式,就要先理解PC時代的官網。官網對於PC時代的企業而言,沒有不行,因為客戶一般會去搜索你的官網,看你是不是一家靠譜的企業,但是一般官網不會是你全部收入的來源。

以我自己為例,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往返珠海深圳兩地,對於我而言船票只會在微信上買,因為方便我提前購票,到了現場掃描二維碼即可取票,小程式對於汽車票等等這些還沒有完全線上化的服務存在較大的機會,張小龍在2017年微信公開課上舉例的基本都屬於此類。

在我看來,小程式帶來的不是流量紅利,是心智紅利。你能不能在使用者心目中,實現讓我們微信一下這樣的產品即品類?我大膽的預測一下,未來使用者在需要某類服務的時候,會不會在微信上第一時間搜你的小程式很重要,因為,這可能是你拉開與對手差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