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料管理平臺DMP細緻研究——BlueKai

資料管理平臺DMP細緻研究——BlueKai

產品簡介

BlueKai提供的服務是各種網際網路的流量資料, 它提供以下四項資料服務:

1.資料管理平臺(DMP):用來幫助使用者組織並分析資料,功能包括:

(1)收集整合線上線下的資料(使用者的自有資料)

(2)對資料進行劃分(可以針對不同的營銷活動,如展示、搜尋、視訊、社交廣告等)

(3)將資料用於投放(可投放到不同的廣告網路和交換平臺)

(4)衡量投放效果(視覺化),不斷進行優化

2.資料交換中心:通過使用第三方資料來建立新的可擴充套件受眾,運作機制如下:

BlueKai

3.受眾和媒體分析:通過分析受眾和媒體的資料,幫助營銷人員更放心地制定市場計劃、發掘使用者、優化媒體推廣活動。其功能包括

(1)根據現有使用者,通過人口統計、地域、興趣及市場屬性等方法找到與現有使用者有相似屬性的使用者;

(2)基於已知的第一手資料,優化使用者和媒體的組合。

4.移動端的資料管理平臺,它是一個全面的、基於雲端計算的平臺,能夠管理第一方和第三方移動資料,並且對受眾資料進行深度分析。

總之,BlueKai 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從一些掌握擁有部分有價值客戶流量的個人或者中小網站那邊購買相關資訊,然後將這些資訊進行分析歸納,從而總結分類出更具市場價值的流量資訊,並最終進行網路拍賣,目前這些研究資料的購買者包括美國排名前十的線上廣告網站。

發展歷程

2007年末,Omar Tawakol帶領另外12個人共同創立BlueKai,致力於在大資料領域開闢網路廣告營銷的新天地,企業定位是世界上第一家為智慧市場提供資料解決方案的企業。

2008年公司正式開始運營,推出第一款產品——資料交換中心,通過出售自己的流量資訊,為眾多中小型網站提供生財之道,以及為需要精準高效投放廣告的中小廣告業主提供所需流量資訊。

2008年4月,BlueKai獲得第一筆創業資金——紅點創投,Hadi Partovi和Ali Partovi共同投資320萬美金。

2008年12月,BlueKai再次獲得1050萬美金的投資,這次的投資物件包括紅點創投和電池創投。BlueKai利用這兩筆資金很快擴充了自己的產品線和團隊。

2009年2月25日,Data Exchange使用者數達到1億,成為最大的線上商業意向交換中心。2009年5月,BlueKai及時更新添加了相關使用者知曉等安全方面的政策和系統,Data Exchange的使用者數每個季度在以翻番的速率遞增。2009年8月,BlueKai開始建立認證專案幫助市場推廣者建立標準,定義潛在線上受眾。同年12月,BlueKai首次啟動分析服務,幫助使用者區分受眾購買行為。

2010年,BlueKai再獲2100萬美金的投資,此次募集資金用於提高其有價值的活躍廣告資料的交換量。同時,公司將專注於開發新的API和實時的系統,使得BlueKai的產品線更加的完整。10年10月,BlueKai及其合作伙伴開始擴充套件基於搜尋引擎上的關鍵字查詢類產品。10年12月,BlueKai和eBureau的合作使得電子廣告主們的推廣精度上升到新的高度。

2011年,BlueKai每天相關標籤數超過10億。4月,BlueKai的新的第三方資料收集的專案使得它成為第一家通過官方認證授權的資料平臺。5月,全美最大的廣告業主都選擇BlueKai的資料管理平臺的服務。

2012年4月,BlueKai和Datalogix合作,為品牌廣告業主擴充了基於購買行為的受眾分析模型。7月,BlueKai宣佈成立第一個完整的資料驅動市場的資料啟用系統。

2013年2月,BlueKai被提名為福布斯美國最具潛力公司以及大資料行業前十家最具創意公司之一。4月份,BlueKai和IRI聯手打造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受眾資料平臺,同時,Velti和BlueKai合作,為知名品牌打造最大的移動資料受眾資源池。5月,BlueKai宣佈為保證資料的準確性提供最新演算法。

2014年2月24日補充:

2014年2月24日晚間訊息,Oracle甲骨文公司週一宣佈,將收購線上收據管理初創公司BlueKai,以加強其營銷平臺。甲骨文未透露此項交易的價格,但此前有訊息稱,該公司正尋求以4億美元收購BlueKai。

從以上歷程中可以看到,BlueKai從創始開始,一步一個腳印,但始終保持自己在大資料領域上的創新性和領先一步的商業嗅覺,不停地尋求與外界的合作,豐富自己的產品線,拓展自己的業務觸角,才成就了BlueKai現在的輝煌。

盈利模式

Bluekai開始所做的產品叫資料交換中心,這個交換中心主要是從一些主題小網站中,取得一堆流量、會員的資料,然後讓其他廣告主來標這些資料,予以買下!BlueKai的獨到之處在於去和每個小網站聯絡,簽約後,還將該站的會員資料整合一下,要麼和其他小站的並在一起,要麼自己拆成幾塊。BlueKai還會視這些資料的市場價值對其進行儘可能詳盡的分類,譬如有些小網站的名單就可以分類到想去普吉島度假的人,想買雪弗蘭汽車的人……

BlueKai看準了這一點,有些小網站本身獲利有限,甚至不知如何獲利,卻已經有了一些基礎的流量,這些流量背後代表著某一個同質性較高的族群,這個族群或許對Google、Yahoo!這種大站沒吸引力,但在地球某角落的某個小產業的某個小廣告主的眼中,竟然比黃金還值錢! 因此BlueKai在小網站中的接受認可度非常高,而那些小廣告主也真的很喜歡這些小網站所提供的會員名單,因為來到這些網站並留下資料的,是真的準備想要買數位相機,想要交朋友的。BlueKai的重點擺在汽車網站、旅遊網站和各種購物網站上,跟這些主題網站相關的公司,相對對網路情況不怎麼熟悉,也買不到這些資料,BlueKai扮演的角色就是將這兩者成功地串聯起來。

BlueKai的產品定價目前比較靈活,資料交換中心採用的是網路競拍的方式,價高者得,確保一份有價值的資料資訊僅僅為1-2家的客戶所有。雖然我們知道BlueKai近幾年取得了活躍使用者數超過3億以及前20位的廣告網路、入口網站中有80%在使用BlueKai的資料等輝煌的業務資料,但是具體的盈利情況BlueKai一直未正式公開過。

管理層

Bluekai創立於2007年,創始人兼CEO Omar Tawakol在加入Bluekai之前曾擔任移動搜尋和廣告解決方案提供商Medio的首席廣告執行官以及早期行為資料研究領導機構Revenue Science的首席市場執行官。 創立之初Bluekai僅僅為13人的小團體,現在已經擁有僱員數超過100人。其管理層經歷了幾次核心人員的更換,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了如下管理層團隊:

BlueKai

融資情況

Bluekai到目前為止總共進行了三次融資活動,三輪成功融資共計3510萬美元,其融資情況如下:

Bluekai融資情況

從以上融資情況中可以看出來,成立於1999年、運營掌握24億美金的紅點創投從08年開始就看好Bluekai,在每一輪融資中都有新增追加投資額度。從它最近的投資物件2U、9flats、 Envia、Gaia Online等也可以看出Bluekai上升的巨大潛力。Bluekai的C輪融資2100多萬美金主要用來新產品的研發,特別是Bluekai在醞釀著將實時技術融合進它的平臺中。

競爭對手

隨著雲時代的來臨,大資料(Bigdata)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關注。大資料通常是用來形容一個公司創造的大量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的資料,而針對這些大資料,我們將看到SaaS(軟體即服務)供應商開始提供資料分析服務,這些供應商將會為非結構化資料提供標準的報告和資料服務。

BlueKai所屬廣告範疇內積極採用大資料分析技術來開展業務的也不少,像來自巴黎的Criteo從2005年開始,就成立相關資料研發分析部門,在廣告行業當時一度被認定為“不務正業”。而差不多和BlueKai同時成立的EXelate無論是在業務模式上還是發展規模上,都與之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BlueKai

在所有競爭對手中,BlueKai與EXelate較為相似,然而目前,BlueKai的相關平臺還沒有推出實時技術,而Exelate已經在很熟練地為實時競價廣告行業提供資料分析了。

Criteo和來自加拿大的Chango在業務模式上具有更高的相似性。通過適當地資料分析進行定位定向的創意性廣告投放,實現廣告業主的銷售額的大幅提升。雖然在BlueKai的資料管理平臺上也涉及到這方面的思想,但是具體有實質性的產品還並未有所體現。

BlueKai是應該專注在自己現在專業的領域繼續縱深下去,還是從這些競爭對手身上取一些經,將產品系列擴大豐富化,我們拭目以待。整體來看,這個行業並沒有一個企業真正的處於領先地位,利用短期快速的大投入來搶佔市場格局,或許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各家公司採取的發展策略。

發展前景

2007年,網路廣告行業市場規模突破100億元。其後,金融危機爆發,致使行業成長趨緩,同時,網路巨頭的集聚效應使得廣告資源更加集中,導致一些中小網路廣告企業成長受到擠壓,小企業獲得投資的機會也大為減少。近期,網路廣告行業融資出現反彈,除了金融危機後廣告主營銷需求的增加外,更重要的是新營銷方式帶來的新投資機會——SNS、微博等社交媒體的興起,使得基於使用者資料庫的精準營銷得以實現。

對於從事精準營銷的網路廣告公司而言,資料整合及定向釋出的能力,將是其發展壯大的主要決定因素。2011年BlueKai收購Tracksimple,這表明BlueKai除了簡單地收集客戶資訊進行分類然後拍賣給對應需求業主之外,將積極利用Tracksimple的Insight Service加強自己的資料分析的能力,從而為廣告主提供一站式的包括資料分析、業績和資料購買的服務。近期,BlueKai也通過設立針對客戶網上消費行為的深度分析部門來擴充這方面的能力。

雖然面臨著競爭對手殘酷的追趕,BlueKai目前在精準網路營銷領域處於領航者的地位。而BlueKai能夠在這條路上走多遠,能否產生引發市場格局變化的新發明或技術是關鍵。精準營銷得以實現的另一個契機便是移動網際網路,尤其是LBS(基於位置的服務)應用的實現。LBS應用中使用者行為、時間與地理資訊“三位一體”,為本地商家的精準營銷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可以說,移動應用能夠打造比以往任何方式都更為緊密的消費者對位關係,對營銷模式的改變具有開創性意義。所以筆者認為,如果BlueKai能夠熟諳移動網際網路的精準營銷模式,其發展空間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最後,從BlueKai的業務模式上可看出,它“正大光明”出售的資料流量很大部分是來自中小網站以及它整合過的客戶資訊,這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侵犯客戶隱私的問題,因此BlueKai要時刻保持警惕,提前做好相應“防護”措施。目前BlueKai採取的規避這類問題的方式是開發出一套系統,明示遵守了那些法律法規,明確了收集與不收集哪些資料,讓使用者可以看到自己的資料是在被誰使用,並且讓使用者隨時可以選擇opt-out。

能夠公開進行資料買賣,和美國法律完善有關,也與BuleKai的資料使用對使用者透明有關。

1、使用者隨時可以選擇opt-out。
2、明示遵守了那些法律法規。
3、明確了收集與不收集哪些資料。

BlueKai

4、BlueKai允許使用者看到自己的資料是被誰在使用,並且可以將因為使用自己資料獲得的收益捐給慈善機構,很有意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