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備份的幾種方式

備份的幾種方式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主要有三種基本的備份方式:全備份,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最近,儘管資料備份軟體廠商已經推出了一些新型別的備份方式,但是你可能對此不熟悉。儘管如此,在採取行動之前,我要給你們上一堂關於全備份、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的速成課。  

全備份(Full Backup)

所謂全備份就是用一盤磁帶對整個系統進行完全備份,包括系統和資料。這種備份方式的好處就是很直觀,容易被人理解。而且當發生資料丟失的災難時,只要 用一盤磁帶(即災難發生之前一天的備份磁帶),就可以恢復丟失的資料。然而它也有不足之處:首先由於每天都對系統進行完全備份,因此在備份資料中有大量是 重複的,例如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這些重複的資料佔用了大量的磁帶空間,這對使用者來說就意味著增加成本;其次,由於需要備份的資料量相當大,因此備份所需 時間較長。對於那些業務繁忙,備份視窗時間有限的單位來說,選擇這種備份策略無疑是不明智的。

增量備份(Incremental Backup)

就是每次備份的資料只是相當於上一次備份後增加的和修改過的資料。這種備份的優點很明顯:沒有重複的備分資料,即節省磁帶空間,又縮短了備份時間。但 它的缺點在於當發生災難時,恢復資料比較麻煩。舉例來說,如果系統在星期四的早晨發生故障,丟失大批資料,那麼現在就需要將系統恢復到星期三晚上的狀態。 這時管理員需要首先找出星期一的那盤完全備份磁帶進行系統恢復,然後再找出星期二的磁帶來恢復星期二的資料,然後在找出星期三的磁帶來恢復星期三的資料。 很明顯這比第一種策略要麻煩得多。另外這種備份可靠性也差。在這種備份下,各磁帶間的關係就象鏈子一樣,一環套一環,其中任何一盤磁帶出了問題都會導致整 條鏈子脫節。

差分備份(Differential Backup)

就是每次備份的資料是相對於上一次全備份之後新增加的和修改過的資料。管理員先在星期一進行一次系統完全備份;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管理員再將當天 所有與星期一不同的資料(新的或經改動的)備份到磁帶上。舉例來說,在星期一,網路管理員按慣例進行系統完全備份;在星期二,假設系統內只多了一個資產清 單,於是管理員只需將這份資產清單一併備份下來即可;在星期三,系統內又多了一份產品目錄,於是管理員不僅要將這份目錄,還要連同星期二的那份資產清單一 並備份下來。如果在星期四系統內有多了一張工資表,那麼星期四需要備份的內容就是:工資表+產品目錄+資產清單。

由此可以看出,全備份所需時間最長,但恢復時間最短,操作最方便,當系統中資料量不大時,採用全備份最可靠;差分備份在避免了另外兩種策略缺陷的同時,又具有了它們的所有優點

  4、合成全備份   合成全備份是一個增量備份的變種。像其他任何的增量備份,備份過程涉及一個全備份,緊接著一系列的增量備份。但是合成備份採取的措施更進一步。   使得合成備份與增量備份不同的原因是備份伺服器實際上進行的是全備份。它通過使用來自增量備份的資料整合現存的全備份資料。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個全備份,一個與傳統方法得到的全備份不同的完整備份。   正如你可以想象的那樣,合成全備份最大的優點就是大大減少了恢復時間。還原合成備份不需要像恢復增量備份那樣操作恢復多個磁帶集。合成全備份具有真正的完全備份所有的優點,但是減少了備份次數和降低了一次增量備份使用的頻寬。   5、永久增量備份   永久增量備份常被“磁碟-磁碟-磁帶”備份系統使用。其基本的方式和增量備份相似,永久增量備份是從所有資料的全備份初始的,以後只進行增量備份。   使得永久增量備份與普通的增量備份不同的是其資料的可用性。正如你會記得,恢復增量備份需要磁帶包含一個全部備份,以及到你想恢復點的每一個備份及其後續的備份。雖然對永久增量備份來說也是這樣的,但是備份伺服器通常會將所有的備份集儲存在一整個陣列或者磁帶庫中。它可以自動進行恢復過程,因此你不必去計算找出哪一個磁帶集需要恢復。從本質上講,增量資料的恢復過程變得完全透明,並像一個全備份的恢復過程。   6、什麼樣的備份方式適合你?   正如任何備份,重要的是考慮哪種備份方式最適合你公司的要求。問問你自己以下問題:   1. 你的服務級別協議規定的恢復時間是多長?   2. 關於備份磁帶異地存放的政策有哪些?如果備份被運往異地,增量備份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在開始恢復之前,你必須把所有的磁帶都運回來。   3. 你的備份應用程式支援什麼樣的備份型別?   正如你可以看到的,合成全備份和永久增量備份在走向現代化備份程序中起了很大作用,但重要的是確保你選擇了最適合你公司機構資料型別的備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