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甲方乙方(第三篇)

甲方乙方(第三篇)

筆試安排的排場挺大,借了個學校當考場,總局也在招人,咱下屬公司就跟著一起招了。幾百人參加的樣子了。java基礎題,半個多小時就做完了,也不想提前交卷,因為就是俺的直接領導在監考,等一個哥們交卷後,我才裝模作樣的交卷。領導估計先看的都是我倆卷子,呵呵,最後我跟這位哥們一起作為java工程師加入公司。能給人留下第一印象才會有機會,很多面試都是這樣。補充一下,試卷印刷的可正規了,跟高考試卷一樣,帶密封的。估計是跟著總局一起,就比較正式吧。

回來後,領導為了檢驗我在外一年的學習成果,專門安排我對大家進行jbpm和drools的培訓,其實也就是我試用期的主要工作吧。兩個月的時間,公司技術部的同事每週聽我講一次,然後做例子。這兩個月也使我從原來只管自己任務的程式設計師,變成一個大家遇到技術問題就找的萬金油。除了軟體部經理,大家有問題也都會找我解決,挺自豪的,呵呵。

日子就這麼不緊不慢的過著,待遇較之上家有了不小的提高,感到一切都是那麼的滿足。加之公司有一個鼓勵個人學習新技術的氛圍,上家公司雖然也提倡,但是繁重的任務使得你沒有時間來考慮更新自己的知識,把程式設計師當成一個程式碼機器,任務彙報細化到半天,工作相當機械。而現在我可以隨意調配自己的時間,白天可以上網看帖子一天,晚上在公司加班完成當天任務,一週找有狀態的幾天做事,剩下隨便自己玩,幹自己想幹的事情。

自己的時間寬鬆了,就可以為公司想開闢新的業務方式,在此期間,我向領導提出不少開展新業務的建議,雖然近期無法實施,但是可以為公司以後發展多準備些路子,大有裨益。所以我覺得不能把程式設計師限制太死,要不你永遠跟不上那些看似寬鬆的公司,比如google。有時候程式設計師的一個靈感,就可以開闢一大片天地。

自己也經歷了甲方乙方,感覺是這樣:甲方程式設計師技術成長較為緩慢,當你技術到一定層面後,需要豐富自己的業務知識,就是你本公司的盈利業務,待遇普遍比乙方好,但是技術不會有多大成就,就是應用。而乙方呢,頭幾年鍛鍊人比較快,但是當你工作久後,特別是一個已經成型的公司,你會有一個天花板,專案經理在頭上,架構師又沒有離職,你還肯老是幹程式設計師,拿著比新人多不了多少的工資不?此時應該考慮下個人的職業規劃了,畢竟我們的青春沒有幾年,熱愛技術,但是技術不熱愛程式設計師啊!

理想狀態:應屆畢業-->乙方程式設計師三年-->甲方程式設計師(最好帶點國有性質)-->複合型人才.可能這條路比較適合我吧,以上是我的職業經歷,不長,但是可以引起點思考吧。以後的路未知,但是我們還是相信這一句話: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