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Macbook 上使用頻率最高的三款效率工具

Macbook 上使用頻率最高的三款效率工具

圖片來源:Pexels; 攝影:Negative Space;圖片授權基於:CCO協議
圖片來源:Pexels; 攝影:Negative Space;圖片授權基於:CCO協議

一年多前趁著京東促銷加上十二期免息券,入手了Macbook pro。當初入手Mac,最大的原因是它的顯示屏完勝其它電腦。作為半個程式設計師,眼晴的負荷本身就大,若是配著普通的顯示屏豈不是自己找罪受。

有個奇怪的現象。就拿籃球鞋說,最初我都是穿著平常的鞋子打籃球的,後來買了一雙很普能的球鞋。剛開始穿著也沒覺得有什麼區別,但有一次忘記換球鞋,就穿著以前的鞋子打球。這次就能知道現在的鞋子有多爛。

剛換成Mac時,其實並沒有覺得它的顯示屏有那麼好,但是用了一段時間後再用其它電腦,就能感受到不同量級的差距了。

除了顯示屏外,Mac給我最大的驚喜就是方便。原來在windows下裝個軟體、配個環境可麻煩了,現在可能一兩行命令就搞定了。而且很多效率工具,Mac就提前就裝好了,比如git、zsh。

使用Mac一年了,推薦三款使用最頻繁的效率工具。

效率利器Alfred

最先推薦的一定得是Alfred,它的功能非常豐富,包括workflow功能。
Alfred

基礎的常用功能有兩個,一是快速啟動App,alt + space彈出Alfred輸入框,輸入app的名稱回車就可以啟用。
快速啟動App

二是定製化搜尋,輸入搜尋詞後Alfred會提供三個平臺的搜尋選項,分別是Google、amazon和wiki。
常用搜索

你可以在 “web search” 欄位中填加常逛的網站,起一個簡單的名稱,這樣就可以通過 Alfred輸入框快述進入該網站。
web search

今天剛付費購買了Alfred,直接上手的功能就是剪下板。它可以儲存一段時間內複製的文字內容和圖片,也可以很方便地呼叫它們。有時候需要來回貼上一段文字或程式碼,這個功能就省了不少麻煩。

密碼管理工具1Password

在“指紋”識別技術成熟並完全推廣之前,我們只能繼續使用普通的符號密碼。購物平臺、郵箱、論壇、部落格,我們需要太多的密碼。以前的做法是使用相同的密碼並且使用瀏覽器的密碼儲存功能,這種做法的缺點顯而易見。

自從使用了1Password,完全就沒有了這方面的擔憂。每次新註冊一個賬號,都使用它的密碼生成功能。每次生成的密碼保證不會重複,而且複雜度高。每次要開啟一個網站時,可以使用快捷鍵快速自動填充密碼。
自動生成密碼

做為老牌專業的密碼管理工具,安全性自然能得到保障。不知不覺,在1Password中有104條記錄了。

iTerm2

iTerm2 這是一款命令列工具,配合zsh可以完勝預設的terminal。iTerm2最方便的功能就是分屏,我通常會分三屏,一屏用來使用git命令,一屏用來打jar包,另一個留著備用。

除此之外,iTerm2還可能更快速的輸入歷史命令;更智慧的自動補全功能,比如要進入/Document/xie/article只需輸入 cd d/x/a tab即可。

工具強大並不是你選擇它的理由,選擇一款工具應該是從學習成本、多大程度滿足你的需求這兩方面考慮。無論從哪方面考慮,我相信這三款軟體一定會讓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