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體工程中的6個階段

軟體工程中的6個階段

 一,專案計劃階段。(也可以說是可行性分析階段)

    確定了一個軟體以目前的條件可以完成,主要是經濟,技術和社會條件,撰寫可行性分析報告。需求方和開發方共同探討專案中的問題的解決方案;需要的資金,人力,物力;社會方面的影響,例如是否符合法律等;對專案的進度和預期效益進行估計。

  二,專案需求分析階段。

    對使用者需求進行分析。將使用者的需求用邏輯的軟體工程語言表達出來,設計好功能和資料庫模型,編寫成軟體需求設計書。這個階段要注意的是行業的術語以及行業規則,開發的軟體難免遇到不同行業,我們不是那個行業裡面的人,所以對使用者所在行業的需求分析的時候要正確理解他們的術語和規則。當需求得到使用者確認後記得讓使用者簽字。最後提醒一點,需求的變更在專案中很頻繁,必須做好需求變更計劃用以專案正常進行。

  三,專案設計階段。

    概要設計就是設計軟體的結構,包括組成模組,模組的層次結構,模組的呼叫關係,每個模組的功能等等。同時,還要設計該專案的應用系統的總體資料結構和資料庫結構,即應用系統要儲存什麼資料,這些資料是什麼樣的結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詳細設計階段就是為每個模組完成的功能進行具體的描述,要把功能描述轉變為精確的、結構化的過程描述。
概要設計階段通常得到軟體結構圖。詳細設計階段常用的描述方式有:流程圖、N-S圖、PAD圖、虛擬碼等。

四,編碼階段。

    為程式設計師分配好編碼任務,將軟體的設計具體為軟體程式碼。這裡注意的是編碼語言,工具,環境和編碼規範。

統一,標準的編碼規範可讓程式可讀和易維護。

  五,軟體測試階段。

    軟體測試就是利用測試工具按照測試方案和流程對產品進行功能和效能測試,甚至根據需要編寫不同的測試工具,設計和維護測試系統,對測試方案可能出

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評估。執行測試用例後,需要跟蹤故障,以確保開發的產品適合需求。

測試,目的是以較小的代價發現儘可能多的錯誤要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在於設計一套出色的測試用例。如何才能設計出一套出色的測試用例,關鍵在於理解測試方法。不同的測試方法有不同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兩種常用的測試方法是白盒法測試物件是源程式,依據的是程式內部的的邏輯結構來發現軟體的程式設計錯誤、結構錯誤和資料錯誤。結構錯誤包括邏輯、資料流、初始化等錯誤。用例設計的關鍵是以較少的用例覆蓋儘可能多的內部程式邏輯結果。白盒法和黑盒法依據的是軟體的功能或軟體行為描述,發現軟體的介面、功能和結構錯誤。其中介面錯誤包括內部/外部介面、資源管理、整合化以及系統錯誤。

  六,維護階段。

    對軟體正式交付使用過程中出現的軟體的bug進行修復,調整軟體以適應正式環境,編寫軟體的維護報告。

          傳說中的------------------------------------------------------------------------------------------------------------------分割線

    以上是我在搜尋軟體工程方面的資料時候簡單的描述了軟體工程的階段。但是個人感覺很多專案在正式過程中只有四個階段,即需求分析,軟體設計,編碼,測試,這是最重要的四個階段。計劃階段和維護階段沒有,也不能說沒有,只是這2個階段應該說不明顯。寫這個資料目的一個溫習下以前學的軟體工程方面的東西,另外一個由於準備寫點個人的東西所以準備下文件留備用。對於寫文件我比較頭痛,主要是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寫的不多,感覺專案文件中很多東西有點雞肋。希望各位有經驗的老鳥能幫忙提點下有關這個方面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