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第一篇SCI (IF>5),心得交流(寫的字數很多),希望多多交流!

第一篇SCI (IF>5),心得交流(寫的字數很多),希望多多交流!

雖然,論文不是科研工作的全部,甚至對於一些橫向課題而言,不是最重要的。但論文確實是科研工作最系統和全面,也最凝練的表達,集中表達了科研工作者的思路、方法和對某一領域的研究進展,以及對成果的梳理和分析,甚至有可能蘊含著對未來的發展指引。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1899-1904年間,居里夫婦共發表了32篇學術論文,集中反映了他們在開拓放射學這個新的科學領域的貢獻。
另一個例子關乎華裔:1940-1960年間,楊振寧和李政道合作共同發表了32篇論文(歷史是那麼的巧合,也是32!),其中包括那篇因發現弱作用下宇稱不守恆而獲諾貝爾獎的論文。儘管他們後來分道揚鑣,讓所有科技界的人扼腕惋惜,這是後話了。
一個反面的例子關乎著名的物理學家泡利,儘管他也獲得諾貝爾獎,但後人是這樣評價的:“他大量的工作沒有發表,而是遺留在私人信件裡。在今天能查到的信件中,我們發現大量這樣的例子,他的關於矩陣力學和波動力學的等價性證明是寫在給Jordan的信件裡,測不準原理首先出現在他給海森堡的信件裡,狄拉克的泊松括號量子化被Hendrik Kramers 獨立發現,而他指出,泡利早就指出了這種對易關係的表示方法。”可以想象,如果他的
研究
成果都發表,可能他的光環更多,當然,更重要的是,量子力學可能進展更快!
而據說現在中國每年發表的SCI論文數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當然,在美國人發表的論文中,也有很多是中國人(或者是華裔)貢獻的,本人查文獻的時候經常發現華人的名字(名字一看就知道是中國特點),掛在美國的科研單位名下。當然,據統計,中國的論文被引次數排名第六,落後於論文總數排名.
言歸正傳,本人磕磕碰碰終於寫了一篇稿子,並且請一位老師(美籍華人)審了一遍,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地在2012年12月21日(儘管瑪雅人的咒語被打破,但我們也不必沾沾自喜,而是要更小心和敬畏的活著),114年前的當天,也即1898年12月21日,居里夫婦發現了具有更大放射強度的新元素—鐳,並用物理方法證實了鐳的存在;而在104年前的當天,也即1908年12月21日,阿拉伯世界最早創辦的大學——開羅大學成立;還有,28年前的當天,也即1984年12月21日,前蘇聯成功發射“韋加-2號”行星際站,它的主要任務是對金星和哈雷慧星進行考察……把稿件投給了某著名能源類雜誌(影響因子>5),現在的雜誌一般都有網上投稿系統,剛開始不太熟悉,但是熟悉了覺得非常方便.
2013年1月26日(127年前的當天,也即1886年1月26日,卡爾本茨(Karl Benz)發明了第一輛內燃機動力的汽車),一審意見返回,花了整整一個星期(是7天而不是5天,本人基本沒甚麼週末的概念)修改論文,加了3頁左右,加入了5個圖,當然,有些曲線還比較複雜。光是response就寫了6頁(12號字型),刊物一般要求一個詳細回答評審人意見的文件,也就是所謂的“response”。對審稿人的意見逐條回覆,也即如何修改的論文,當然如果你有充分的理由,可以不改論文,但是要有一定的說服力。
2月15日(449年前的當天,也即1564年2月15日,義大利著名科學家伽利略誕生在義大利北部的比薩城。伽利略為科學獻出了畢生精力,開創了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嚴密邏輯相結合的近代科學,因此他被後人稱為“近代科學之父”。),投修改稿,中間發生了一點小插曲,耽誤了一個星期左右。就是該雜誌要求一個“clear”和一個“marked”版本的修改稿,也就是一個沒有任何標記,一個帶標記的修改稿,也即利用word 的修訂功能標記修改的地方。我一般這樣做:先不開啟修訂功能,改完之後,利用word 的“比較”功能(在“審閱”欄下面,俺用的是2010版),非常方便,可以選擇比較哪些選項(如“頁首頁尾”,“腳註和尾註”,“文字框”,“大小寫更改”等等),當然,“插入和刪除”是預設選擇的(不能更改)。本人頭一回幹這事,不瞭解這個要求,開始只投了一個clear版本的修改稿,當然修改的地方變成了紅色,並且在“response”文件裡面也做了說明,但是還是不滿足編輯的要求,被退回,這是一個不小的教訓,希望大家以後記住,免得給自己也給編輯帶來麻煩。
3月1日(102年前的當天,也即1911年3月1日,荷蘭著名物理化學家範特荷甫逝世。範特荷甫提出了碳原子的正四面體理論,為立體
化學
奠定了基礎。1901年,範特荷甫由於在反應速度、化學平衡和滲透壓方面的研究,成為第一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二審返回意見,只有一個審稿人的意見(第二個審稿人)。而且比第一次審稿意見簡單多了,花一天左右就可以修改完,當然,依然需要“response”和兩個版本(clear和marked)的修改稿。
3月6日下午(94年前的當天,也即1919年3月6日,英國物理學家豪森爾德出生。1972年,豪森爾德在首次臨床實驗中應用 X射線斷層照相掃描技術取得成功,為此他與科馬克共同獲得1979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投第二次修改稿(中間到南加州的度假勝地San Diego玩了幾天,所以耽誤了幾天,記住以後還是要少玩點)。
3月7日(25年前的當天,也即1988年3月7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二顆實用通訊衛星),編輯發來email說“I am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paper "xxx" 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xxx(此處略去2個英文字)”,而且發郵件的時間是凌晨3點多(編輯可能在美國東部),說明編輯一大早就發了郵件,真的很有效率,非常感謝編輯的付出。
總體說來,從投稿到被接受,接近三個月,效率還算高的。總結一下幾點心得體會,若有不當之處,還望各位斧正:
1.        關於格式,有的雜誌不要求投稿的時候按照正式論文的格式排版,比如我投的這個雜誌沒有格式要求,我是借同學(他在上面發過文章)的格式來用的,單欄,10號字型,圖表漂亮清晰就可以了.但有些要求高點,比如Energy&Fuels, 這個雜誌在官方網站提高了格式模板,當然也不是最終印刷的格式,可能是為了更便於審稿,字型很大,行距也很大.有的還要求把圖表放在後面,一頁一個圖或表.投稿之前上網站看就可以了,很簡單的,官方網站都有很明確的要求.
2.        關於
參考文獻
,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總之,儘量做到旁徵博引,本人這篇文章引用文獻多達81條,顯得自己知識面很廣,對論文所涉及的領域有一定的把握.可以引用中文的文獻,翻譯成英文就是了.
3.        關於審稿意見,我的稿件只有兩個審稿人,其中一位貌似是推薦的審稿人,他提供了幾個參考文獻(都是“貌似”的那位審稿人的文章),當然,這個時候最好加以引用,而且他的意見很隨和,不太挑剔,明確說了“I recommend acceptance of this paper for publication after the following necessary revisions”,算是非常Nice的審稿意見。非常感謝,當然,首先要對自己的文章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的文章經受得住審稿人和後續的讀者的挑剔,如果能給讀者帶來一些資訊和別樣的研究思路以及一點點微薄的所謂成果,那就更好了。第二位呢,有一些“General comments”之類的審稿意見,這類意見是一些籠統的看法,比如“Th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section should be expanded”,這樣的措辭確實讓人有點難堪,也不好修改。也有一些“Specific comments”的意見,這些是對具體的某句話或某個分析點的意見,這類意見容易回答,也容易修改。你可能會對審稿人的挑剔有意見,但是當你改完之後回過頭來看看你的文章,你會驚呼“文章果然增色不少”。總的說來,審稿人絕大部分都是很負責的,洞察能力都很強,有的直指要害,這樣的歷練我認為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有益的。
4.        關於文章的修改,這是最重要的部分。像“Specific comments”這樣的意見,很容易,一般都“順從”審稿人的意見,當然,最好有一兩個有理由地堅持自己的看法,做到不卑不亢,但是要客氣點,比如加上“in our opinion”之類的。對於“General comments”之類的審稿意見嘛,要揣摩一下,可大可小,既然審稿人提到了,怎麼也要動一動,反正最重要的是分析過程,越詳細越好,充分挖掘資料之間的關係,並與相關的文獻做對比,文獻的結果是怎麼樣的,我們的研究又有何與文獻不同,是優於文獻的結果呢,還是劣於文獻的結果,如果是後者,給出解釋理由,當然只能是某些小部分劣於文獻,如果都劣於文獻,那沒必要寫這篇論文,要總體上有“進步”。比如,本人的文章在第二次評審的時候回來的意見就很少了,第一次提的意見中沒有一條再被提起。可謂要脣槍舌戰,旁徵博引來說服評審人和編輯,讓他們覺得,這篇文章能發是必然的。
5.        打個比方來說明一下描述或論述的仔細程度:如果描述兩個人在比武,兩個人手腳並用,一招一式打的風生水起,哪一招有進攻性特點,哪些招式又有何防禦性,這樣的文章應該是可以發在《武林外傳》上了。但是,如果論述哪些招式是當年黃飛鴻用過,當時用的條件是什麼(比如跟誰比武,風向如何,風力多大?當天溫度多少?等等),現在這個招式又得到什麼樣的改進,比如結合使用者的肌肉程度,力度大了多少牛,使用過程流了多少汗(當然要標明使用條件)等等等等,如此一來,這篇文章足以發表在《嵩山少林寺寺報》(代表了當今武林最高權威的學術期刊,影響因子>100)了。
6.        關於英文,像我們這樣的VB(Vegetable Bird的縮寫,意即菜鳥),英文始終是我們頭疼的地方,也在此向非英文國家的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確實,我們比母語是英文的科技工作者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發一篇文章,如果是用中文寫,一篇文章起碼可以省一半時間。審稿人也對本人的文章提出像“Text needs to be rewritten in some places to improve the use of English”諸如此類的話。關於這點,最好是找個長期在國外的華人導師看看,他既懂中文,又擅長英文,能理解我們的意思,也能理解外國人的意思。當然,這點也是需要鍛鍊的,寫多了,也看多了,自然會有提高,老師就說這一篇比上一篇有不小的進步(上一篇發在SAE上)。
7.        關於回信的一些格式,這些在網上隨便都能找到,多的是,比如一些禮貌用語,cover letter怎麼寫,response是什麼格式之類的。
8.        關於編輯,編輯是很辛苦的,要處理大量的稿件,而且編輯一般都是大學的教授,有本身的教學和科研任務。想象一下,我們一篇文章就要跟編輯這麼來回好幾次(編輯要仔細看你的文章和回覆意見),有的刊物一年的文章數量成百上千(並且有些通過編輯,後來被拒稿的,也算是工作量),所以編輯非常的辛苦忙碌,向他們致敬!
9.        關於影響因子,網上有人這麼說:“說‘IF不能太看重’的人,有兩種:要麼自己水平有限不能發高IF文章;要麼就是一大堆高IF文章已經攥在手裡了,站著說話不腰疼”。我支援大家都向高IF的雜誌投稿,高的肯定有理由高,雖然不能說明全部問題,有些雜誌(比如《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文章數量很少(一期就那麼5篇左右,兩個月一期),影響因子很高(>10),但是絕對的引用數量肯定比別的更專業的刊物低(比如《Combustion and Flame》,每期20篇左右,每年12期)。
10.        再打個比方說明一下這個問題:比如現在號稱“小四”的郭敬明無疑是中國文壇比較有影響力的人(也即影響因子較高),身價不菲。他的文章估計很多人看(被引用),這是他的過人之處,善於揣摩讀者的閱讀趣向。但我們不能輕易判斷說他是中國文學水平最高的人,對嗎?我們應承認、允許並歡迎各種生存態度和狀態的存在,有些人甘於寂寞,固守書齋,文學造詣很高,但可能影響因子很低。有些人活躍於人民群眾閱讀第一線,直接取悅於多數人的閱讀胃口,這也很好。
11.        大量的閱讀是文章質量的保證,個人覺得,因為只有廣泛和認真的閱讀文獻,瞭解本領域當今的科技進展和研究水平,才能確定自己的寫作方向和研究方法。也才能找到與別人不同的切入點,也即所謂的創新點。當然,這個過程是一個起伏的過程,經常在讀文獻的時候認為能想到一些好創意,但是繼續查閱文獻會發現別人早已想到並付諸實施了,只有更深入的琢磨。這個不斷肯定和否定自己的過程,其實是個很大的進步過程。
12.        寫文章是個不錯的科研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的鍛鍊過程,個人認為,要在SCI上面發篇文章,本人以高齡發第一篇SCI文章擔保(李政道在俺這個年齡已經獲得諾貝爾獎),確實是比較費勁的,但也正是這種費勁,讓我們紮實、系統地學習和鑽研某一個領域的問題。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自磨礪出,此言非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