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使用原配的SSD安裝和引導DSM5.2 5644 基於zmouse和Formater教程

使用原配的SSD安裝和引導DSM5.2 5644 基於zmouse和Formater教程

在耗費了兩個晚上的時間後,我的黑裙跑了起來,並且攢成了此教程. 感謝zmouse和Formater的教程.跟ushare群裡的好心人指點.還有那些在我求助的時候丟下句話就走的路人.(挺無語的,有的人丟下的話還是錯的.)
經過一天多測試,自動休眠正常,自動開關機正常,遠端連線正常.
1、U盤工具:通用PE工具箱7.0.rar、RoadkilsDiskImage.rar、UltraISO_9.6.1.3016中文完美破解安裝版.rar、ChipGenius 4.0.rar 2、啟動映象軟體:XPEnoboot_DS3615xs_5.2-5644.5.img 3、Synology Assistant助手:SynologyAssistantSetup-5.2-5005.exe 4、DSM系統:DSM_DS3615xs_5644.pat 5、群暉SN和MAC生成器:Synology-mod-new.rar 6、MAC地址修改工具:MAC149D.rar 7.Syslinux.exe,使用者建立Linux boot loader
群輝安裝檔案及引導下載地址:

本帖隱藏的內容

http://xpenology.me/downloads/
其他軟體下載地址:

本帖隱藏的內容

連結: http://pan.baidu.com/s/1nv2FrvV 密碼: uu93


參考帖子:


一、製作PE啟動U盤 1、在PC電腦上製作一個PE啟動U盤(能進入純DOS和PE環境即可),我用的是“通用PE工具箱V7.0”,原文只要能做PE工具盤的都可以。但是經過我實測老通用pe還有wepe都不能用,還是老老實實用現在的 通用pe 或者 老毛桃吧.
2、計算群暉系統需要的序列號SN和MAC地址。方法是解壓縮Synology-mod-new.rar檔案,用EXCLE開啟Synology-mod-new.xlsm,注意開啟的時候需要啟用巨集。在工作表“SynologySerial”裡選擇好群暉系統的型號(DS3615xs,需要和你下載的啟動映像檔案對應)後,即出現一個SN(C4LWN02052),在表格的其它地方隨便雙擊然後再單擊表格某處,則會再隨機生成一個新的SN。

然後在工作表“Synology MAC”裡,在表格的空白地方隨便雙擊然後再單擊表格某處,則會隨機生成一個新的MAC地址(00-11-32-FD-C2-88)。

3、將XPEnoboot_DS3615xs_5.2-5664.5.img映象檔案複製至PE啟動U盤上。在PC電腦上,利用UltraISO開啟XPEnoboot_DS3615xs_5.2-5664.5.img這個檔案,把syslinux.cfg提取出來,用記事本開啟,找到類似的如下欄位:sn=B3J4N01003vid=0x0EA0 pid=0x2168,一共有三段這樣的字串,主要修改的就是這3個數字:
sn段,將B3J4N01003修改為上面計算出的SN(C4LWN02052); vid,pid段,使用ChipGenius軟體讀取PE啟動U盤,軟體會直接顯示出你U盤的相關資訊,其中就有需要的vid和pid欄位。

將syslinux.cfg中所有的vid,pid欄位均改為讀取到的U盤的vid和pid,需要保留原檔案中的0x,這是16進位制的字首符號(如果是SSD盤啟動,據說不需要修改vid和pid,不過我修改了也沒有問題)。(確實沒問題,或者說我還沒發現問題) 同時,在pid後面新增如下欄位mac1=001132FDC288(就是上面步驟計算出的網絡卡mac地址,中間無分隔符,注意MAC後面有數字1),總共有三段這樣的字串,需要全部修改後儲存退出。 之後,用修改後的syslinux.cfg檔案拖進UltraISO開啟的視窗替換原檔案,然後點選儲存。         

4、把RoadkilsDiskImage.rar壓縮包解壓後將資料夾(內含IMG寫盤工具.exe)複製至啟動U盤上。 5、把壓縮包MAC149D檔案解壓後進入資料夾,用記事本開啟mac.ini檔案,在其中 [MACOUI] 這一項中MACOUI8=803773的下一行,加入以下語句:MACOUI9=001132。只修改這一處,之後儲存檔案後退出。
將包含修改好mac.ini檔案的MAC149D資料夾,並將資料夾更名為MAC(雲盤裡的其實已經改好了)和Syslinux.exe檔案複製至啟動U盤的根目錄。
二、修改HomeNAS網絡卡的MAC地址 把HomeNAS接上滑鼠鍵盤和顯示器,從PC拔下PE啟動U盤,插到HomeNAS上,啟動HomeNAS時按F11鍵選擇U盤啟動系統,啟動選單選擇MaxDos環境,注意選擇支援USB。然後找到U盤上的MAC目錄,輸入如下命令: 不會DOS的注意了 要先直接打上   C:   然後回車切到C碟符 然後 CD MAC MAC C 001132FDC288(就是上面步驟計算出的網絡卡mac地址) 然後等系統出現“PGEFuse is Sucessful!!!”畫面,說明修改MAC成功!

三、將引導映象刷入SSD引導 為防止意外,執行此步驟時候,請把NAS機器硬碟座裡的硬碟都拔下。重新啟動,在PE環境下,使用RoadkilsDiskImage資料夾內的“IMG寫盤工具.exe”,將XPEnoboot_DS3615xs_5.2-5592.2.img映象檔案寫入NAS機器的SSD盤,一定要確認目標盤,以免意外。如果寫入失敗,則用PE環境下的DiskGenius工具把SSD盤分割槽刪除後,重新進行寫入即可。在硬碟上重建引導分割槽 重要:刷入引導後,請使用DiskGenius備份下引導分割槽~!(即使後邊用不上也備份)

四、DSM5.2系統的安裝 1、把NAS機器硬碟重新裝上,從HomeNAS拔下PE啟動U盤,接上顯示器和鍵盤滑鼠後開機,進入XPEnoboot畫面時有如下選項:       XPEnology DSM 5.2-5644       XPEnology DSM 5.2-5644 Debug       XPEnology DSM 5.2-5644 Install/Upgrade 選擇第三項,全新安裝或升級。回車,囉嗦介面開始,不用理會,出現DiskStation login:後就去與HomeNAS同一區域網上的電腦安裝5.2DSM系統。 2、在同一區域網的PC電腦上安裝完SynologyAssistantSetup-5.2-5005.exe群暉助手後,開啟Synology Assistant,找到NAS機器,雙擊安裝,瀏覽選擇你區域網電腦上的DSM_DS3615xs_5644.pat,開始全新安裝。
安裝過程 直接從ssd啟動引導系統,成功後的介面類似下圖:    
    使用SynologyAssistant 5.2-5005安裝DSM作業系統   發現Disk Station    
    選擇軟體(PAT檔案)    
   設定admin密碼,次密碼也是root使用者的密碼,取消“安裝後建立SHR儲存空間”選項:     安裝完畢後,重啟NAS,會出現啟動不了的情況,原因是SSD也被當作硬碟給改寫了,引導分割槽也就沒了.此時只要按照第三部分,把將引導映象重新刷入SSD引導盤即可。(原文太籠統,看下邊.) 我們在Synology Assistant裡面選擇聯機,即可看到我們的新版的群暉。
五非常重要:引導部分
先來看一眼DSM的Grub配置檔案:(我沒看懂也沒看)    

    配置檔案裡指定了/的位置是/dev/md0,/dev/md0是什麼東東?其實它是硬碟的第一個分割槽: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未使用的空間裡新建一個FA16的主分割槽,啟用它並存放Boot loader啟動檔案。   
    a.    nas開機選擇從u盤啟動,然後選擇“執行通用PE Win8PEx86精簡版“(也就是最頂上的選項),啟動完成後執行桌面的Diskgenius並選擇內建的8GB SSD盤,可以看到還有3.1GB的未使用磁碟   
        b.     選擇未使用的磁碟,並建立一個100MB的FA16主分割槽,不要格式化分割槽   
    然後

重建引導方法1:重新寫盤刷入引導,驅動器請選擇剛剛建立的100m分割槽
            方法2:將之前 備份的引導分割槽直接恢復到剛建立的100m分割槽裡

    c .    將剛剛建立好的100MB盤設定為Linux啟動盤:   
先打上  U: 也就是你的u盤碟符  回車進入u盤碟符 然後照下圖打上命令後回車    

最後,開機的時候極有可能會碰到  error 16 invalid ..狗屎狗屎狗屎什麼的  此時
請重啟進入pe開啟discginius,選擇8g ssd,重建MBR分割槽~!不上圖了,因為很好找.

對硬碟進行初始化增加儲存空間、路由器設定等動作後,網路連線正常,註冊群暉官方ddns驗證通過,quickconnect連線成功。(我是可恥的盜版使用者,我沒臉註冊也沒用QC.)一切完美,收工。(我是可恥的盜版使用者,我沒臉註冊也沒用QC.) 在控制面板中更新到最新版的DSM 5.2-5644,使用一切正常。
注:如果將來有最新版的DSM釋出,只要下載DSM系統(如DSM_DS3615xs_5592.pat2)和啟動映象軟體(如XPEnoboot_DS3615xs_5.2-5592.2.img)進行替換,這兩個檔案版本需要對應,其它軟體不變,安裝方法不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