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五層體系結構特點及其功能

五層體系結構特點及其功能

所謂五層協議的網路體系結構是為便於學習計算機網路原理而採用的綜合了OSI七層模型和TCP/IP的四層模型而得到的五層模型。

各層的主要功能:

(1)應用層

應用層確定程序之間通訊的性質以滿足使用者的需要。應用層不僅要提供應用程序所需要的資訊交換和遠地操作,而且還要作為互相作用的應用程序的使用者代理(user agent),來完成一些為進行語義上有意義的資訊交換所必須的功能。

(2)運輸層

任務是負責主機中兩個程序間的通訊。

因特網的運輸層可使用兩種不同的協議。即面向連線的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無連線的使用者資料報協議UDP。

面向連線的服務能夠提供可靠的交付。

無連線服務則不能提供可靠的交付。只是best-effortdelivery.

(3)網路層

網路層負責為分組選擇合適的路由,使源主機運輸層所傳下來的分組能夠交付到目的主機。

(4)資料鏈路層

資料鏈路層的任務是將在網路層交下來的資料報組裝成幀(frame),在兩個相鄰結點間的鏈路上實現幀的無差錯傳輸。

(5)物理層

物理層的任務就是透明地傳輸位元流。

 “透明地傳送位元流”指實際電路傳送後位元流沒有發生變化。

物理層要考慮用多大的電壓代表“1”或“0”,以及當傳送端發出位元“1”時,接收端如何識別出這是“1”而不是“0”。物理層還要確定連線電纜的插頭應當有多少根腳以及各個腳如何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