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異次元駭客、虛擬機器和造物主

異次元駭客、虛擬機器和造物主

春節期間跟同學談到「異次元駭客 」這部電影,談到電影的故事情節和邏輯思維上的突破,大家興趣盎然。上個週末又將電影看了一遍,看懂了許多原先沒看到的東西,分享一下對電影的理解。

異次元駭客

異次元駭客是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它超越了人類的邏輯空間。你可以說他是科幻,其實它是在探討人類宇宙的邊界和密碼,宇宙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它的邊界在哪裡。
異次元駭客

科學家福勒帶領一個擁有尖端技術的小組,他們的使命是利用計算機創造了虛擬的1937年的紐約世界。這個虛擬世只存在於大廈第十三層樓機房裡那些冷冰冰的機器中。人類可以通過特定儀器,與虛擬世界進行連線,將自己的記憶植入在虛擬世界中選定的大腦,利用被植入人的身體在虛擬世界中活動。

福勒多次穿梭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發現他所在世界的祕密。原來他的世界也是虛擬的,稱為「虛擬世界1999」,是由另外一個時空的兩人所創造的。福勒世界所有人,都是一組組計算電路,執行在機房。福勒發現這個祕密後,他意識到空間的創造者要殺害他,才能保證世界穩定,迫切需要將祕密告訴同事道格。如何告訴他最穩妥,而萬無一失呢?福勒想到一個辦法,進入「虛擬世界1937」,創造一系列可疑事件,然後將祕密寫到一封信裡面,讓酒保轉交給他認為會來到虛擬世界1937的道格。

他回來現實世界後馬上打電話給道格,想告知他這個祕密,但電話沒人接聽。他走出大廈時,遭到殺害。第二天道格醒來,發現家裡有血衣,但前一天晚上做了什麼,完全想不起來。隨後道格到警察局協助調查,他見到自稱是福勒女兒的神祕女人娜塔沙

。道格的直覺告訴他,這裡定有蹊蹺,於是他決定到虛擬世界1937一探究竟。

經過兩次進入虛擬世界,他得知福勒在死前通過酒保給他留了封信。不幸的是,酒保偷看了信中的祕密,他以為福勒是說他的世界,其實不是,但是對他是有效的。他按照信中的提示,找到了世界的盡頭,愈感恐懼。

道格這時才明白,他和福勒所活著的世界,居然也是虛擬的,他們只是一堆電路而已,拔掉插頭,這一切將會永遠消失。

道格返回現實後,多次跟娜塔沙交流,娜塔沙漸漸愛上了道格,向他將實情全盤托出。

娜塔沙和大衛本是夫妻,他們生活在2024年的世界裡。他們倆模擬了大量的虛擬世界空間,虛擬世界1999只是眾多模擬之一。但在這些模擬中,只有福勒和道格是最聰明的,可以模擬出虛擬世界1937子空間。道格就是依著娜塔對男人的正直和善良品格來設計的,是她心目中的男神。當丈夫大衛越來越沉迷於利用虛擬世進行殺戮時,她對丈夫漸漸失去愛意,反而真正愛上虛擬的道格。

福勒的死,其實是大衛利用道格的身體進入虛擬世界1999將他殺死,所以道格始終回想不出那晚他經歷了什麼,家裡發現的血衣更是讓他迷惘。大衛得知道妻子和道格好了,他再次利用道格身體,對娜塔進行威脅和迫害。當然娜塔沙也預料到,她和警察聯手設計,在虛擬1999世界將自己丈夫大衛殺死。

最後,娜塔沙利用大偉的身體將道格帶回到2024年的世界生活。然而,「啪」的一聲,電源斷了,2024年的世界在宇宙空的銀幕上閉幕了,留給我們無限的想像和唏噓

到底哪個空間是真實的呢?沒有一個是真實的,因為一斷電,所有的一切都灰飛煙滅。等等,但是……,所有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所有人都會思考,有七情六慾,處處皆真實。

試想一下,你在一張白紙上畫下一個大大的圓圈,你的圓圈住了什麼?當然是那圓內的圓餅。但你有沒有想過,你畫下的圓,也將圓外的空間也圍起來了。哪個是裡,哪個是外,你真的分得清楚嗎?從拓撲學角度來說,圓圈的裡和外是可以轉換的,裡和外只是觀察視角不同而已。

內與外是相對的,虛擬和現實也是相對的,甚至沒有絕對的真實和虛擬。電影一開始就寫上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正好照應了電影的主題。我們無法確定哪些前提是真實的、正確的,但是我思考哪個才是真實的這一過程,卻是毋庸置疑的

虛擬機器

雲端計算是當今資訊科技界熱門的話題,如果你沒用過雲服務,基本是生活在雲端計算史前時代。在雲端計算的史前時代,任何一個企業要建立自己的資訊系統或業務系統,首先是要購買一堆伺服器,請一大堆運維人員,這是一筆不菲的運營開支。對很多小企業而言,能否租用別人的伺服器,減少運營開支呢?隨著虛擬化技術的成熟,雲端計算輕易解決這個問題。
雲端計算
虛擬化技術並不是最近十年才有的,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出現了。我們把虛擬化技開啟來看,裡面有什麼把戲。

眾所周知,計算機需要作業系統來管理,九十年代紅遍大江南北的windows,到現在人手一臺智慧手機裡的安卓,都是作業系統,再配上應用軟體就可以處理工作和生活事務了。如果一臺伺服器,只給一個人用,未免過於浪費,很多時候計算資源無法用完。但共享給別人用吧,又會相互打架。因為每人根據實際需要,安裝不同的作業系統,希望自己獨立使用C盤、D盤,喜歡不同的office版本。他們顯然無法共用一臺服臺器。

虛擬化技術專門為解決這個問題應運而生,它將物理伺服器虛擬出來多臺虛擬伺服器(稱為虛擬機器),虛擬機器有自己的處理器,有自己的硬碟,有自己配置。使用者分配到虛擬機器後,自行決定安裝作業系統、應用和硬碟分割槽,互不干擾。當然這些虛擬機器是虛假的,僅僅是計算機硬體和軟體聯手演出的一場好戲。虛擬機器裡的軟體以為自己活在真實處理器、記憶體和硬碟上,對虛擬沒絲毫的察覺。

當然那些軟體設計師們,為了讓虛擬機器更快訪問網路和硬碟,給虛擬機器提供一種虛假的IO裝置(virtualIO)。但為了欺騙裡面的軟體,設計師們往裡面植入了一些特殊的VirtualIO驅動,讓軟體都察覺不到,連VirtualIO驅動們都不知道自己是設計師往虛擬機器裡面注入的缺口。這些VirtualIO就是真實和虛擬的紐帶,遺憾的是,VirtualIO對裡面的祕密一無所知。

虛擬機器極好地向我們展示虛擬與現實,我們的生活裡也是存在虛擬的和真實的。那麼我們大膽想像一下,我們的宇宙會是一臺虛所機嗎?

造物主

人類在進化中學會使用工具,然後創造工具,人類比低等動物具有更高階的智慧。人類經歷了工業革命,資訊革命,到現在被稱為人工智慧的革命時代,不停地靠自己的智慧發明新工具,新技術,走向更高階文明。然而這一切的發明,建立在所有自然規律之上。

白哥尼發現了日心說,牛頓發現低速執行三大定律,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化學家發現了分子、原子甚至夸克,門捷列夫對人類發現的原子建立元素週期表;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發現遺傳規律,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的結構,開啟分子生物學時代。

科學家們發現了這個世界很多自然規律,從更高的視角來看,宇宙就是一個精密的儀器,充滿各種神奇的規律。鬼斧神工常用來形容大自然景觀或建築的神奇之作,如我們的祖先能站在人類宇宙角度來看這個奇妙的世界,也許鬼斧神工的意境會更高。

那我們就要問,為什麼我們世界的客觀規律是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呢?這個世界到底是誰創造的?
造物主上帝
哲學家們很早就給我們丟擲猜測——造物主,他創造了整個宇宙世界。這個造物主並不等同於基督教的上帝,也不是伊斯蘭教的真主安拉,更不是佛教中的如來。相反,我們口中的上帝、安拉和如來卻是將造物主人物化了。

如果造物主真的存在,他所在空間跟我們人類完全不在同一個空間,他的空間維度比這個宇宙更高階。所以各種宗教試圖將造物主想像成跟我們同在一世界,並將他人性化,並讓他成為完美的神,這是非常可笑的。從邏輯上,也有人論證,上帝無法創造出自己舉不起的石頭,所以上帝不是萬能的。儘管上帝不是萬能的,但創造一個宇宙,對他來說可能是小菜一碟。上帝建立的宇宙是精密的,科學的,但也不排除有BUG(錯誤)的可能性,我們怎麼知道自己出生在某個家庭、地區本身就不是一個BUG呢?

人類一直試圖在宇宙空間中尋找外星人,但我們是否想過,外星人根本就存在於另一個宇宙空間,和我們所處的宇宙是無法連通的,物造主卻可以通過高維相通。

那麼,我們是否有能力突破思維的限制,超越人類自己,與造物主平等對話呢?答案是未知的。

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頓,愛因斯坦等等,這些人類歷史上耀眼的巨星,會不會造物主給人類宇宙埋下的缺口,讓他們去發現自然規律,發明當今世界上先進的科學技術。這個缺口也許依然在越撕越大,人類從使用工具,創造機器,設計出自動化,發明計算機,最終出現了人工智慧技術,距離造物主越來越近了。人類通過計算機技術,實際上創造了一類子空間。當然這個子空間只做計算,輔導人類更好地改變宇宙。

然而,人工智慧的出現,加速了人類進化的速度。當前人工智慧技術的最高代表是深度學習技術,屬於弱人工智慧階段,會不會有一天,人類走向超人工智慧階段,智慧機器人統治整個宇宙呢?這很可能是個悖論,深度學習技術根本不懂人類智慧為何物,它僅僅根據現象的輸入和輸出,建立一個自己為是的、傻傻的、稱不上因果關係的”因果邏輯”。如果真的有一天,人類實現了超人工智慧,機器的創造者——人類,必須理解自己的智慧密碼,並應用於人工智慧。但是,人類一旦理解了自己的智慧密碼,就突破了造物主定下來的空間魔咒。接下來會發生的是:機器要突破人類的預設,人類也突破了造物主的預設,後果將會是怎樣,大家可以腦動大開想像。

人類只有突破未知,才能遇見未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