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1世紀初最有影響力的20篇計算機視覺期刊論文 及 鄧亞峰老師關於人臉識別方面總結

21世紀初最有影響力的20篇計算機視覺期刊論文 及 鄧亞峰老師關於人臉識別方面總結

選取論文的原則:

(1)期刊論文,主要來源於以下期刊:TPAMI,IJCV,TIP,CVIU,IVC,MVA,PR,JMIV,IJPRAI…

(2)發表在2000年以後

(3)SCI檢索次數大於1000,來源於Web of Science資料庫,2012年12月初的檢索結果

Top 20 榜單如下:

補充2篇TPAMI,山老師推薦的,南理工楊健老師的2DPCA和浙大何曉飛老師的LPP。

[1] J. Yang, D. Zhang, A. Frangi, and J. Yang, “Two-dimensional PCA: a new approach to appearance-based face representation and recogni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vol. 26, no. 1, pp. 131-137, Jan, 2004. (Cited=625)

[2] X. He, S. Yan, Y. Hu, P. Niyogi, and H. Zhang, “Face recognition using Laplacianfa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vol. 27, no. 3, pp. 328-340, Mar, 2005. (Cited=724)

簡單小結:

3篇IJCV,14篇TPAMI,2篇TIP,1篇IVC倒是有些意外,不過是綜述性質的文章,也是情理之中。

歡迎各位大牛對每篇文章進行點評。

今天在微博看到一篇部落格“21世紀初最有影響力的20篇計算機視覺期刊論文”

,原文請見:http://www.cnblogs.com/youth0826/archive/2012/12/04/2801481.html

首先感謝博主的分享精神,博主的選取原則也很明確,如博文最開始所寫:

選取論文的原則:

(1)期刊論文,主要來源於以下期刊:TPAMI,IJCV,TIP,CVIU,IVC,MVA,PR,JMIV,IJPRAI…

(2)發表在2000年以後

(3)SCI檢索次數大於1000,來源於Web of Science資料庫,2012年12月初的檢索結果 看了一下這20篇博文,總體上感覺很熟悉,很多文章確實是視覺領域2000年以來的重要工作,於是就很想聊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交流。 我簡單按照所屬領域劃分統計了一下,其中:
        1. 與人臉檢測識別直接相關的有3篇,間接相關的1篇,直接相關的包括:7(基於adaboost的人臉檢測),19(人臉檢測的綜述),12(經典的人臉識別測試集FERET的說明),間接相關的是AAM,AAM是人臉alignment的最經典文章,但是由於其提出時並沒有現定於人臉,所以劃分為間接相關;         2. 與區域性描述子直接相關的有3篇,分別是1(sift),15(local descriptor的綜述),17(LBP);         3. 與立體視覺相關的有3篇:9(攝像機標註方法),10(影象配準綜述),14(這篇文章我不熟悉,所以這樣劃分是否合理也不是很確信);         4. 與影象分割直接相關的有2篇,間接相關的有1篇,直接相關的包括:2(normlized cut),13(graph-cut的應用),間接相關的是4(mean-shift),mean-shfit可以應用於影象分割,也可以應用於目標跟蹤,算是間接相關;        5. 與物體檢測跟蹤(為了簡單,把檢測和跟蹤劃分到一起,其實這兩類方法在思路上差別很大,單獨劃分更合理,但是從功能角度確實很相似)直接相關的2篇,間接相關的有1篇:3(基於輪廓的物體檢測方法),16(基於kernel的tracking方法)一篇是檢測,一篇是跟蹤,而基於mean-shift的跟蹤方法是particle filter之前最經典的方法,算是間接相關;        6. 與影象檢索匹配相關的文章2篇:6(綜述),11(shape context);        7. 此外還包括一篇統計模式識別的綜述(8);        8. 一篇影象質量評估的方法(5);        9. 行為識別:18(一篇關於行為識別的系統的文章,用到了跟蹤、攝像機標定、行為識別等);     (其中mean-shift被計算了兩次,所以和是21篇) 按照每個領域的文章數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我講一下自己的觀點:
  • 人臉識別領域的論文出現次數最多(這可能和我自己重點關注人臉識別領域有關),是讓我比較意外的,不過這說明從2000年開始,人臉識別方法得到了大家的重點關注,是視覺領域的一個熱點。這幾篇文章中,viola的基於adaboost+haar的人臉檢測方法是經典中的經典,其思想不僅被廣泛應用於物體檢測領域,同時,在啟發了狠多特徵選擇領域的工作,同時,也幫助adaboost一躍成為和svm並列的兩大machine learning利器,我一直認為這篇文章和和lowe的sift都是視覺領域工程方面的經典之作;而AAM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模型,尤其是對於臉部特徵點定位而言,基於aam的改進工作極大促進了特徵點定位的精度,其實這種全域性形狀約束+區域性表觀模型的思路在其他如物體檢測領域也有很多類似思路;
  • 區域性描述子,基本上是視覺領域表示方面十年來最大的一個亮點和趨勢。我們知道模式識別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特徵提取,用於提供更有鑑別力的表示,一個是機器學習,用來對於特徵表示之後的資料上學習得到分類模型。而區域性描述子已經成為特徵表示的一個共識,無論是物體匹配檢索、物體檢測識別,採用多種區域性描述子表示已經成為基本選擇。而這其中,sift無疑是影響最大的工作之一,其在物體匹配、物體檢索、物體檢測、物體識別等領域都有大量應用。而LBP特徵,作為一種區域性描述特徵,是繼Gabor之後最重要的紋理描述特徵(當然,sift的變種hog也是之一),其有很多變種,在人臉識別、物體檢測、目標分類領域也得到了大量應用;
  • 立體視覺我不熟悉,我就不獻醜了。對於9和14兩篇文章有這麼高的引用率,不知道誰能講講背後的背景?
  • 影象分割可以通過將分割問題看作是一個分組問題,然後定義一個優化目標,通過最優化這個目標來得到最優的模型引數。而graph-cut,是將每個pixel看作圖中的一個節點,將影象分割轉化為一個圖分割問題。而graph-cut是通過最小分割和最小流來得到一個最優模型,2(normlized-cut)是為了克服graph-cut的缺點的一種改進,第2高的引用率應該說明這種方法可以應用於很多領域,包括影象分割和聚類。
  • 物體檢測跟蹤領域是一個十分活躍的領域,而3和16有這麼高的引用率很出乎我的意料,因為這兩種思路在最近基本都不算是主流思路,也許是當年曾經火過一段時間吧;物體檢測識別的經典思路應該有兩種,一種是基於滑動視窗搜尋的,就是viola人臉檢測文章中使用過的,後來,有基於hog+svm的行人檢測的經典論文也是相近的框架,還有一種是基於影象全域性表示的,經典的方法是基於bag of word的方法,在影象檢測、影象分類、影象檢索等領域都有重要應用;而跟蹤的方法,比較經典的包括基於mean shift的方法,基於particle filter的方法,以及基於online-learning的方法,而後來的發展,也越來越將detection和tracking結合到一起,將二者結合到一個框架,其本質思想就是把tracking看作是一個區分前景目標和背景目標的分類問題,而detection提供了前景目標的off-line模型,tracking提供了on-line模型。這個領域論文很多,有一篇綜述寫得還不錯。
  • 影象檢索是當前視覺領域一個十分熱的方向,在搜尋引擎、購物等領域受到很多關注;而6和11遠遠不能涵蓋這個領域的經典。11是早期物體匹配的經典方法,但是,現在用的已經很少。而這方面的最經典工作還應該是基於bag of word的工作。這個工作借鑑了文字搜尋領域的工作,通過視覺詞將影象轉化為類似文字中的文章,視覺特徵用視覺詞頻表示,然後通過倒排的方式,使得大規模影象檢索成為可能。
  •  其它的三篇文章,8作為綜述,確實沒有什麼疑問。5有這麼高的引用,我有點迷惑。影象質量評估雖然在實際中十分重要,但是是個不太活躍的領域,有這麼高的應用有點意外。18的工作比較早,當時能提出基於跟蹤、攝像機標定、行為識別和事件檢測這樣的框架,確實有很棒的前瞻性,可能是因為近幾年智慧視訊監控應用火熱之後,做這個方向的工作多起來的原因吧。
一點建議: 1,建議將綜述排除出去,20篇論文裡面有5篇綜述,雖然綜述很重要,5篇也不是很多,但是在引用次數上綜述確實會佔很大便宜,建議將綜述排除出去,只對提出新方法的文章單獨排名,才能讓大家對哪些新方法的影響力最廣更瞭解; 2,我不知道這個排名方法是否存在瑕疵,或者是資料是否完全正確,因為我覺得從目前的結論來看,這20篇文章還不能算是最有影響力的20篇; 以上觀點如果有錯誤,請大家拍磚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