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暗時間_讀書筆記(2)

暗時間_讀書筆記(2)

如何有效地記憶與學習。你所擁有的知識並不取決於你記得多少,而在於它們能否在恰當的時候被回憶起來。學習新知識並將其存放於大腦中,最終的目的是要在恰當的時候能夠想的起來去使用。我們在記憶的時候將許多線索一併編碼進了記憶,事後能否提取出這段記憶嚴重取決於提取線索是否豐富,以及在回憶的時候是否重現了記憶時的線索。

簡單點說就是能否在需要它的時候迅速的在大腦中定位並準確的提取出我們所需要的知識,這裡就有一個提取線索,根據這個線索我們才能在大腦中準確查詢,就像在圖書館找本書,我們知道名字後通過查詢圖書管管理系統,找到這麼書的編號,這個編號就告訴我們這本書的準備存放位置。所以我們在記憶的時候要儘可能多的去儲存提取線索,將我們要記憶的知識與身邊的具體場景以及各種維度聯絡在一起,有助於我們記憶和回憶。我就有這種感覺,在聽某一首歌的時候會回憶起之前的某段時間聽這首歌的時間,地點,場景,人物,一切都歷歷在目。

死板的記憶方式和我們常說的"理解記憶"這個辦法正對應了不同的編碼方式,書呆子記憶就是死記硬背,然後對於理解記憶的人來說,知識中包含了精細的概念,邏輯,一般的解題原則,通用的解題手法,背景知識,類似的問題等等無數的記憶和提取線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字序列。缺乏線索的記憶就像記憶海洋中的孤島,雖然在那裡,但是難以訪問,而富含線索的記憶則是羅馬,條條大路通羅馬。

這裡就要求我們能夠理解記憶,因為理解記憶會提取出更多的記憶線索,它會對我們的記憶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一個分析和重構成為我們自己的東西存放大腦中,這樣我們才能夠記憶深刻,為什麼我們對一件刻骨銘心的事情總是記憶深刻?因為這件事情足夠對我們造成巨大的影響和改變,它能夠提供很多的記憶線索,比如說你手上有一道疤,這個疤痕就是小時候調皮燙傷的,每一次你看到這個疤痕能不想到當時發生的事情嗎?

知識的表象細節會迷惑我們,阻礙我們對知識的轉移運用。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從既有經驗中總結知識經驗的時候,應利用適當的抽象來得出適用範圍更廣的知識;另外在遇到新問題的時候,同樣應該對問題進行抽象,觸其本質,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擾,從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來的知識。如何從生活學習中總結知識:

1養成習慣,經常主動回顧一段時間學到的東西

2創造回憶的機會,經常與別人討論,或者講給別人聽,整理筆記,書寫。

3設身處地地虛擬經歷別人經歷過的事情。

4抽象和推廣

5聯絡和比較自身的經歷

人太容易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分心,要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是非常難的,而正因為難,少有人做到,那些做到的,就都成牛了。我們最缺的就是專注精神,非常的注意力造就非凡的專家。真正的效率源自內心對一個東西的強烈的熱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追求,這時候從表層細胞到深層意識都關注這個事情上面,腦細胞高度活躍,才能創造最大的效率。

還是再明確一件事情,不要認為你現在的日子過的很苦,你要明白你這麼做是為了更好的未來,是為了明天的成功,你在通往成功的道理上奮鬥著,要學著去體會付出時的這種樂趣和為了理想拼搏的那種快樂,這樣就不會覺得苦了, 這樣才能讓自己堅持下去,當我們要嘗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終歸會找到一些讓我們持續下去的理由,我想了好久才想到了這些讓我能夠堅持下去的理由,畢竟理想和現實都要顧及到,成為網際網路業界出色的專家,憑自己的雙手去掙取更多的錢,讓我們家人能夠更好的生活這些才是我的目標,至於去改變世界?我知道自己不是那樣的人,還是交給別人吧。

一些好的學習習慣:

Google && Wiki遇到問題一時解決不了的時候不妨先搜尋下看下別人有沒有同樣的情況和解決辦法

2看書挑剔,只看經典看一本爛書還不如不看,不僅容易誤導人,還浪費時間,實在是得不償失。

3做讀書筆記將書中好的東西記錄下來一方面加深了印象,同時在記錄的過程中也給了時間讓我們理解

4多思考多對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抽時間思考和總結,這樣有助於我們更好的掌握知識和形成體系

5多看心理學與思維的書嗎,因為它們是跨學科的個人不太喜歡看心理學的書,不知道為什麼看了就好煩看不進,不 過還是推薦看下,非常有好處

6學習一項知識,必須問自己3個問題,本質,第一原則,知識結構分別是什麼?

7在學習和思考過程中多問下自己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