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觀察者模式(訂閱與釋出模式),史上最簡單的觀察者和被觀察者理解;

觀察者模式(訂閱與釋出模式),史上最簡單的觀察者和被觀察者理解;

說道觀察者模式,網路上有很多說法,什麼一對多了,還有什麼主題了,角色了,看著都煩,雖說要用官方的話來描述一些東西,但是太官方的話,有幾個能看得懂,特別是菜鳥,小白估計就直接看不下去了。這裡,我用最簡單的方式,幫助大街理解觀察者模式,我先用最通俗的方式來講解並附上程式碼,之後在進行仔細的描述,希望我的講解能夠幫助到各位,由於個別英語不好,我就用些簡單的英語類名來進行描述。並且附上英語翻譯:

大家對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一定不要出現誤區,在這種模式下,有主動權的是被觀察者,他才是對一切進行操作的類,而觀察者只是一個眼睛而已,他才是被操作的物件。

所以不要講重點放在觀察者上,只需將重點剛在被觀察者上就是。

首先我先附上原始碼,大家跟著我的過程一起貼上吧。

首先第一步:既然有觀察者和被觀察者,那麼我們就從觀察者開始吧。

建立觀察者的介面,

首先定義抽象的觀察者:watcher是觀察者的意思,watcher TV就是看電視,明白了吧,最基礎英語,看,就是觀察者。首先定義抽象的觀察者:

既然是觀察者肯定有功能,這裡我讓觀察者實現一個更新的功能,一旦觀察者觀察到有東西變化了,就讓他更新,當然,這裡是個簡單的例子,
//抽象觀察者角色

public interface Watcher
{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str);

}

既然有了介面,我們就實現他吧,建立觀察者的實現類,實現他並且完成其中方法,

public class ConcreteWatcher implements Watch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

下面是不是應該寫被觀察者了呢?好的,建立被觀察者介面:

在這裡,我給被觀察者介面創造幾個抽象方法,一個增加觀察者的方法,一個移除觀察者的方法,一個通知觀察者的方法。

接下來,實現它。

public interface Watched
{
    public void addWatcher(Watcher watcher);

    public void removeWatcher(Watcher watcher);

    public void notifyWatchers(String str);

}


在這裡將被觀察者的介面實現:

在內部建立一個集合,用來對觀察者進行操作,如果增加觀察者就將觀察者放進集合,如果移除就從集合中移除,如果通知就將集合中的觀察者釋放出來並呼叫他們的通知方法,讓他們更新,告訴他們,你們更新吧,我這裡資料變了。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ConcreteWatched implements Watched
{
    // 存放觀察者,方便統一的管理
    private List<Watcher> list = new ArrayList<Watcher>();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Watcher(Watcher watcher)
    {
        list.add(watch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Watcher(Watcher watcher)
    {
        list.remove(watch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Watchers(String str)
    {
        // 自動呼叫實際上是主題進行呼叫的,遍歷每一個看著自己的觀察者。讓他們去更新資料,集合中的觀察者才是這個類中的,所以只通知集合中的就可以了。
        for (Watcher watcher : list)
        {
            watcher.update(str);
        }
    }

}

接下來一切準備就緒了,我們是不是操作一遍主方法呢???

來到main方法中,

我希望大家在看這個程式碼的時候,看一行,就回到上邊的原始碼中看一下邏輯,這樣方便理解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建立被觀察者,女孩子
        Watched girl = new ConcreteWatched();
//建立多個觀察者,男同胞。
        Watcher watcher1 = new ConcreteWatcher();
        Watcher watcher2 = new ConcreteWatcher();
        Watcher watcher3 = new ConcreteWatcher();
//觀察者有一個新增的方法,將觀察者放進來,
        girl.addWatcher(watcher1);
        girl.addWatcher(watcher2);
        girl.addWatcher(watcher3);
//觀察者呼叫通知方法,將開心的心情傳遞出去,這樣將所有的組遍歷,將開心的心情傳送給了觀察者,觀察者就都知道她很開心了,
        girl.notifyWatchers("開心");
    }

}
跟著我敲到了這裡,你是不是有點印象了呢?可以總結一下吧?

號的,我再總結一邊:

這個世界的現在已經男人多,女孩少,所以,往往一個女孩子有很多的追求者,那些追求者不就是觀察者麼?(好幾個男人看上了一個女人),被觀察者自然就是女孩子了,

男人要做的事情就是時刻的關注者女孩子的一舉一動,他開心,你要看到,他生氣你也要知道,這是不是就是上邊的更新方法呢?這個世界上的女孩子有很多的權利,比如,喜歡的男孩子就放進集合中,不喜歡的男孩子就讓他離開,剔除追求者的集合,如果當女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通知所有的男孩子,我生氣了,這群男孩子,都會知道到她生氣了,得到他生氣的訊息,l開始做出一系列的邏輯操作,比如(買花,請吃飯,約出去玩耍。)

我只能講到這裡了,好了,最後我將觀察者模式,用最官方的話在描述一遍,這次相信你就會理解這些官方的話了:

觀察者模式 Observer

  觀察者模式定義了一種一對多的依賴關係,讓多個觀察者物件同時監聽某一個主題物件。

  這個主題物件在狀態上發生變化時,會通知所有觀察者物件,讓它們能夠自動更新自己。

觀察者模式的組成

  抽象主題角色:把所有對觀察者物件的引用儲存在一個集合中,每個抽象主題角色都可以有任意數量的觀察者。抽象主題提供一個介面,可以增加和刪除觀察者角色。一般用一個抽象類和介面來實現。

  抽象觀察者角色:為所有具體的觀察者定義一個介面,在得到主題的通知時更新自己。

  具體主題角色:在具體主題內部狀態改變時,給所有登記過的觀察者發出通知。具體主題角色通常用一個子類實現。

  具體觀察者角色:該角色實現抽象觀察者角色所要求的更新介面,以便使本身的狀態與主題的狀態相協調。通常用一個子類實現。如果需要,具體觀察者角色可以儲存一個指向具體主題角色的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