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IT農民工如何來美國工作(續)(csdn內轉載)

IT農民工如何來美國工作(續)(csdn內轉載)

有人問到我是做什麼技術的,估計是想了解做那一類的技術或者相關的經驗比較容易出國或者找到美國的工作吧。以個人經歷為例子說一說吧。

我本身一直做Java,2003年在學校裡的實驗室(學校跟外企合作的)實習的時候就開始做金融相關的資訊系統和交易系統。一干就是4年。07年研究生畢業後,我實習的實驗室也發展成了獨立的公司,我沒有面試其他任何公司,直接就留在了這家由實驗室發展起來的公司.又幹了兩年,也是金融相關的系統。之前一直都是做相對比較標準的J2EE(現在叫JEE)的應用。很幸運的是在2006年,做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專案,很深入地接觸了一個國外的頂級外匯交易系統。雖然也是用Java實現的,但是完全不是J2EE的那套思路,而是一套高度定製的設計精巧的體系架構,於是讓我大開了眼界。當時真的是天天感慨,原來一個Java系統還可以這樣做。不只是我,組裡的人都這樣感慨,當年確實像井底之蛙一樣都比較土。這也算是一個轉折點吧,我覺得再這麼做J2EE的專案做下去,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提高了,於是慢慢有了要到更大的平臺發展的想法,去進一步的開闊自己的眼界。其實,當時也糾結過,是不是可以留在這個公司往管理方向發展,帶帶團隊,以後就慢慢不用寫程式碼了,畢竟這是一家相當不錯的外企。可是思前想後,覺得自己還是做做技術更合適一些。這一點上,我也跟很多人聊過,每個人的想法可能都不太一樣,選適合自己的吧。


直到到2009年,我覺得在再這個公司可能技術上也無法有太大的提高了。其實這並不是公司的問題,而是其業務形態決定的。這是一家外包公司,做的大部分是歐美的金融系統外包。沒做過外包的同學,可能體會不到,甚至都不知道外包是什麼(自己去學習一下吧)。我做了將近6年的外包之後,自己總結出來,如果不想重複勞動,永遠做專案中的乙方,那做個幾年(5年以內)外包就夠了。做外包也有好處,尤其是歐美外包,可以接觸一些相對比較先進的技術,而且開發流程非常完善,還有很好的機會鍛鍊英語,結識一些國外的朋友,甚至去國外出差,考察考察風土人情什麼的。我當時也不覺得這些有什麼大用,只是憑著好奇和興趣一一的嘗試了。後來才發現這些“點”就像喬布斯喬邦主說的那樣連在一起了。所以,做外包的同學們,要好好抓住頭幾年做外包專案的機會,多多學習技術、開發流程和真正的工程(有甲方乙方的那種工程)是如何做的吧。


2009年,我辭職離開了外包行業,很幸運地進入了網際網路,更確切的說是電子商務行業。說幸運,因為在當時,確實是很火的行業;現在更火,做電子商務的創業公司真是如雨後春筍一般。從金融到網際網路,雖說還是做軟體開發,但是還是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覺。很多東西要從頭學起。從原來公司的“高階軟體開發工程師”直接變成了“開發工程師”,那種落差感和些許的焦躁,可想而知是難免的。但是,既來之,則安之。來了就為了以後能有更大的發展,這些名頭上的事兒,只要慢慢證明自己的價值,以後會名符其實的。

不做外包,改做產品,這是一個重大的轉變。在本土網際網路公司這兩年多,很幸運的做了一兩個大型專案,作為主要的架構師。雖然做的很累,因為沒有很多網際網路的經驗,但是好處是全面地學習了網際網路相關的各個技術,什麼HTTP協議啊、CDN原理啊、DNS原理啊、叢集、負載、高可用、高效能、高併發、blahblash......都有所涉獵。雖然我之前說過,經驗的多少並不是非常關鍵,關鍵還是看技術的紮實程度和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我來美國進入網際網路公司,跟這兩年的本土網際網路積累的經驗不能說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