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提示“無法將 grub-efi 軟體包安裝到/target/中,如果沒有 GRUB 啟動引導期,所安裝的系統無法啟動。”

提示“無法將 grub-efi 軟體包安裝到/target/中,如果沒有 GRUB 啟動引導期,所安裝的系統無法啟動。”

我的解決方案是

  1、給Linux Ubuntu 分割槽的時候,我沒有單獨分boot分割槽,只分了 \(根分割槽)和Swap(交換分割槽)。

  2、(我的電腦是支援UEFI的)進入BIOS,找到BootMode,有三個選項Auto 、UEFI Only、Legacy Only。  選擇Legacy      Only(傳統模式)。

  3、之後儲存重啟進入GNU GRUB進行選擇。

  4、UEFI和Legacy 

可擴充套件韌體介面(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EFI)是 Intel 為全新型別的 PC 韌體的體系結構、介面和服務提出的建議標準。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組在 OS 載入之前(啟動前)在所有平臺上一致的、正確指定的啟動服務,被看做是有近20多年曆史的PC BIOS的繼任者。 由於電腦教育普及,很多人都知道BIOS就是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翻成中文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是一種所謂的“
韌體
”,負責在開機時做硬體啟動和檢測等工作,並且擔任作業系統控制硬體時的中介角色。 然而,那些都是過去DOS 時代的事情,自從Windows NT出現,Linux 開始嶄露頭角後,這些作業系統已將過去需要通過BIOS完成的硬體控制程式放在作業系統中完成,不再需要呼叫BIOS功能。一般來說,當今所謂的“電腦高手”,多半是利用BIOS來對硬體效能做些超頻調校,除了專業人士外,鮮有人再利用 BIOS 進行底層工作。 因為硬體發展迅速,傳統式(Legacy)BIOS 成為進步的包袱,現在已發展出最新的EFI(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可擴充套件韌體介面,以現在傳統 BIOS 的觀點來說,未來將是一個“沒有特定 BIOS”的電腦時代。 UEFI是由EFI1.10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它的所有者已不再是Intel,而是一個稱作Unified EFI Form的國際組織,貢獻者有Intel,Microsoft,AMI,等幾個
大廠
,屬於open source,目前版本為2.3.1。與legacy BIOS 相比,最大的幾個區別在於: 1. 編碼99%都是由C語言完成; 2. 一改之前的中斷、硬體埠操作的方法,而採用了Driver/protocol的新方式; 3. 將不支援X86真實模式,而直接採用Flat mode(也就是不能用DOS了,現在有些 EFI 或 UEFI 能用是因為做了相容,但實際上這部分不屬於UEFI的定義了); 4. 輸出也不再是單純的二進位制code,改為Removable Binary Drivers; 5. OS啟動不再是呼叫Int19,而是直接利用protocol/device Path; 6. 對於第三方的開發,前者基本上做不到,除非參與BIOS的設計,但是還要受到ROM的大小限制,而後者就便利多了。 7.彌補BIOS對新
硬體
的支援不足的毛病。

UEFI將是近3年的趨勢,到時候對於PC的利用以及維護都將步入一個新的時代。

轉載自http://blog.csdn.net/os4key/article/details/10076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