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轉)oracle 記憶體分配和調優 總結

(轉)oracle 記憶體分配和調優 總結

        一、概述:                  

oracle 的記憶體可以按照共享和私有的角度分為系統全域性區和程序全域性區,也就是 SGA和 PGA(process global area or private global area)。對於 SGA 區域內的記憶體來說,是共享的全域性的,在 UNIX 上,必須為 oracle 設定共享記憶體段(可以是一個或者多個),因為 oracle 在UNIX 上是多程序;而在 WINDOWS 上 oracle 是單程序(多個執行緒),所以不用設定共享記憶體段。PGA 是屬於程序(執行緒)私有的區域。在 oracle 使用共享伺服器模式下(MTS),PGA中的一部分,也就是 UGA 會被放入共享記憶體 large_pool_size 中。

       發張圖oracle記憶體架構組成,按照圖上面的顯示可以一目瞭然關鍵的引數和引數名稱:

對於 SGA 部分,我們通過 sqlplus 中查詢可以看到:

SQL> select * from v$sga;

NAME                      VALUE
-------------------- ----------
Fixed Size              2180024
Variable Size        1795165256
Database Buffers     1392508928
Redo Buffers           16982016

SQL>

Fixed Size:         

oracle 的不同平臺和不同版本下可能不一樣,但對於確定環境是一個固定的值,裡面儲存了 SGA 各部分元件的資訊,可以看作引導建立 SGA 的區域。

Variable Size :        

包含了 shared_pool_size、java_pool_size、large_pool_size 等記憶體設定

Database Buffers :       

指數 據緩 衝區:         

在 8i 中包 含 db_block_buffer*db_block_size、buffer_pool_keep、buffer_pool_recycle 三 部 分內 存 。         

在 9i 中 包 含 db_cache_size 、db_keep_cache_size、db_recycle_cache_size、db_nk_cache_size。

Redo Buffers :        

指日誌緩衝區,log_buffer。在這裡要額外說明一點的是,對於 v$parameter、v$sgastat、v$sga 查詢值可能不一樣。v$parameter 裡面的值,是指使用者在初

始化引數檔案裡面設定的值,v$sgastat 是 oracle 實際分配的日誌緩衝區大小(因為緩衝區的分配值實際上是離散的,也不是以 block 為最小單位進行分配的),

v$sga 裡面查詢的值,是在 oracle 分配了日誌緩衝區後,為了保護日誌緩衝區,設定了一些保護頁,通常我們會發現保護頁大小大約是 11k(不同環境可能不一樣)。       

二、SGA內參數及設定:              

2.1  Log_buffer 

對於日誌緩衝區的大小設定,通常我覺得沒有過多的建議,因為參考 LGWR 寫的觸發條件之後,我們會發現通常超過 3M 意義不是很大。作為一個正式系統,

可能考慮先設定這部分為 log_buffer=3—5M  大小,然後針對具體情況再調整。

log_buffer是Redo log的buffer。

因此在這裡必須要了解Redo Log的觸發事件(LGWR)

1、當redo log buffer的容量達到1/3

2、設定的寫redo log時間間隔到達,一般為3秒鐘。

3、redo log buffer中重做日誌容量到達1M

4、在DBWn將緩衝區中的資料寫入到資料檔案之前

5、每一次commit--提交事務。

上面的結論可以換句話說

1、log_buffer中的內容滿1/3,快取重新整理一次。

2、最長間隔3秒鐘,快取重新整理一次

3、log_buffer中的資料到達1M,快取重新整理一次。

4、每次提交一個“事務”,快取重新整理一次

2.2 Large_pool_size 

對於大緩衝池的設定,假如不使用 MTS,建議在 20—30M  足夠了。這部分主要用來儲存並行查詢時候的一些資訊,還有就是 RMAN 在備份的時候可能會使用到。

如果設定了MTS,則由於 UGA 部分要移入這裡,則需要具體根據 server process 數量和相關會話記憶體引數的設定來綜合考慮這部分大小的設定。

2.3  Java_pool_size 

假如資料庫沒有使用 JAVA,我們通常認為保留 10—20M 大小足夠。事實上可以更少,甚至最少只需要 32k,但具體跟安裝資料庫的時候的元件相關(比如 http server)。

2.4  Shared_pool_size

Shared_pool_size的開銷通常應該維持在300M 以內。除非系統使用了大量的儲存過程、函式、包,

比如 oracle erp 這樣的應用,可能會達到 500M 甚至更高。於是我們假定一個 1G 記憶體的系統,可能考慮

設定該引數為 100M,2G 的系統考慮設定為 150M,8G 的系統可以考慮設定為 200—300M

2.5SGA_MAX_SIZE

SGA區包括了各種緩衝區和記憶體池,而大部分都可以通過特定的引數來指定他們的大小。但是,作為一個昂貴的資源,一個系統的實體記憶體大小是有限。

儘管對於CPU的記憶體定址來說,是無需關係實際的實體記憶體大小的(關於這一點,後面會做詳細的介紹),但是過多的使用虛擬記憶體導致page in/out,

會大大影響系統的效能,甚至可能會導致系統crash。所以需要有一個引數來控制SGA使用虛擬記憶體的最大大小,這個引數就是SGA_MAX_SIZE。當例項啟動後,

各個記憶體區只分配例項所需要的最小大小,在隨後的執行過程中,再根據需要擴充套件他們的大小,而他們的總和大小受到了SGA_MAX_SIZE的限制。

對於OLTP系統,參考:

系統記憶體

SGA_MAX_SIZE值

1G

400-500M

2G

1G

4G

2500M

8G

5G

2.6 PRE_PAGE_SGA

oracle例項啟動時,會只載入各個記憶體區最小的大小。而其他SGA記憶體只作為虛擬記憶體分配,只有當程序touch到相應的頁時,才會置換到實體記憶體中。但我們也許希望例項一啟動後,所有SGA都分配到實體記憶體。這時就可以通過設定PRE_PAGE_SGA引數來達到目的了。這個引數的預設值為FALSE,即不將全部SGA置入實體記憶體中。當設定為TRUE時,例項啟動會將全部SGA置入實體記憶體中。它可以使例項啟動達到它的最大效能狀態,但是,啟動時間也會更長(因為為了使所有SGA都置入實體記憶體中,oracle程序需要touch所有的SGA頁)。

2.7 LOCK_SGA

為了保證SGA都被鎖定在實體記憶體中,而不必頁入/頁出,可以通過引數LOCK_SGA來控制。這個引數預設值為FALSE,當指定為TRUE時,可以將全部SGA都鎖定在實體記憶體中。當然,有些系統不支援記憶體鎖定,這個引數也就無效了。

2.8 SGA_TARGET

這裡要介紹的時Oracle10g中引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引數。在10g之前,SGA的各個記憶體區的大小都需要通過各自的引數指定,並且都無法超過引數指定大小的值,儘管他們之和可能並沒有達到SGA的最大限制。此外,一旦分配後,各個區的記憶體只能給本區使用,相互之間是不能共享的。拿SGA中兩個最重要的記憶體區Buffer Cache和Shared Pool來說,它們兩個對例項的效能影響最大,但是就有這樣的矛盾存在:在記憶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某些時候資料被cache的需求非常大,為了提高buffer hit,就需要增加Buffer Cache,但由於SGA有限,只能從其他區“搶”過來——如縮小Shared Pool,增加Buffer Cache;而有時又有大塊的PLSQL程式碼被解析駐入記憶體中,導致Shared Pool不足,甚至出現4031錯誤,又需要擴大Shared Pool,這時可能又需要人為干預,從Buffer Cache中將記憶體奪回來。

        有了這個新的特性後,SGA中的這種記憶體矛盾就迎刃而解了。這一特性被稱為自動共享記憶體管理(Automatic Shared Memory Management ASMM)。而控制這一特性的,也就僅僅是這一個引數SGA_TARGE。設定這個引數後,你就不需要為每個記憶體區來指定大小了。SGA_TARGET指定了SGA可以使用的最大記憶體大小,而SGA中各個記憶體的大小由Oracle自行控制,不需要人為指定。Oracle可以隨時調節各個區域的大小,使之達到系統性能最佳狀態的個最合理大小,並且控制他們之和在SGA_TARGET指定的值之內。一旦給SGA_TARGET指定值後(預設為0,即沒有啟動ASMM),就自動啟動了ASMM特性。

三、oracle 記憶體調優辦法

當專案的生產環境出現效能問題,我們如何通過判斷那些引數需要調整呢?

3.1 檢查ORACLE例項的Library Cache命中率:

標準:一般是大於99%
檢查方式:select 1-(sum(reloads)/sum(pins)) "Library cache Hit Ratio" from v$librarycache;
處理措施:
如果Library cache Hit Ratio的值低於99%,應調高shared_pool_size的大小。通過sqlplus連線資料庫執行如下命令,調整shared_pool_size的大小:
SQL>alter system flush shared_pool;
SQL>alter system set shared_pool_size=設定值 scope=spfile;

3.2 檢查ORACLE例項的Data Buffer(資料緩衝區)命中率:

標準:一般是大於90%
檢查方式:
select 1 - (phy.value / (cur.value + con.value)) "HIT RATIO" from v$sysstat cur, v$sysstat con, v$sysstat phy where cur.name = 'db block gets' and con.name = 'consistent gets' and phy.name = 'physical reads';

處理措施:

如果HIT RATIO的值低於90%,應調高db_cache_size的大小。通過sqlplus連線資料庫執行如下命令,

調整db_cache_size的大小

SQL>alter system set db_cache_size=設定值 scope=spfile

3.3 檢查ORACLE例項的Dictionary Cache命中率:

標準:一般是大於95%

檢查方式:

select 1 - (sum(getmisses) / sum(gets)) "Data Dictionary Hit Ratio"

  from v$rowcache;

處理措施:

如果Data Dictionary Hit Ratio的值低於95%,應調高shared_pool_size的大小。通過sqlplus連線資料庫執行如下命令,調整shared_pool_size的大小:

SQL>alter system flush shared_pool;

SQL>alter system set shared_pool_size=設定值 scope=spfile;

3.4  檢查ORACLE例項的Log Buffer命中率:

標準:一般是小於1%


檢查方式:

select (req.value * 5000) / entries.value "Ratio"

  from v$sysstat req, v$sysstat entries

 where req.name = 'redo log space requests'

   and entries.name = 'redo entries';


處理措施:

如果Ratio高於1%,應調高log_buffer的大小。通過sqlplus連線資料庫執行如下命令,調整log_buffer的大小:

SQL>alter system set log_buffer=設定值 scope=spfile;

3.5 檢查undo_retention:

標準:undo_retention 的值必須大於max(maxquerylen)的值


檢查方式:

col undo_retention format a30

select value "undo_retention" from v$parameter where name='undo_retention';

select max(maxquerylen) From v$undostat Where begin_time>sysdate-(1/4);


處理措施:

如果不滿足要求,需要調高undo_retention 的值。通過sqlplus 連線資料庫執行如下命

令,調整undo_retention 的大小:

SQL>alter system set undo_retention= 設定值 scope=spfile;

注:

32bit  和 64bit  的問題

對於 oracle 來說,存在著 32bit 與 64bit 的問題。這個問題影響到的主要是 SGA 的大小。在 32bit 的資料庫下,通常 oracle 只能使用不超過 1.7G 的記憶體,即使我們擁有 12G 的記憶體,但是我們卻只能使用 1.7G,這是一個莫大的遺憾。假如我們安裝 64bit 的資料庫,我們就可以使用很大的記憶體,我們幾乎不可能達到上限。但是 64bit 的資料庫必須安裝在 64bit 的作業系統上,可惜目前 windows 上只能安裝 32bit 的資料庫,我們通過下面的方式可以檢視資料庫是 32bit 還是 64bit

但是在特定的作業系統下,可能提供了一定的手段,使得我們可以使用超過 1.7G 的記憶體,達到 2G 以上甚至更多。

附:

案例一:

問題1、修改了sga_target/pga_aggregate_target的值,導致他們之和大於memory_target;

問題2、修改memory_target值,導致其小於sga_target/pga_aggregate_target之和,也會報錯;

SQL>startup 啟動資料庫 報錯:

ORA-02097: parameter cannot be modified because specified value is invalid

ORA-00838: Specified value of MEMORY_TARGET is too small, needs to be at least 4016M

問題概括:Memory_Target 小於 SGA_Target與 pga_aggregate_target之和


解決方法:

上述引數的配置資訊都存放在$ORACLE_HOME/dbs/spfile.ora檔案中,但是該檔案為二進位制檔案,不可以直接修改;只能通過SQL語句創建出它的副本pfile檔案進行修改vi/vim,然後替換即可。(此時DB已經被shutdown了,無法startup,但是仍可由spfile來建立pfile)


第一種解決方法: 還原先前狀態,不做修改。

1)SQL>create pfile from spfile;

2)[oracle@ORACLE247 dbs]$ vim $ORACLE_HOME/dbs/initorcl.ora

3)刪除行 *.sga_target=***** 

4)SYS> create spfile from pfile;

5)SYS> startup 即可


第二種方法,將sga_target修改為一個正確的值:

1)建立pfile初始化文件;

2)修改 *.sga_target=X (X等於MEMORY_TARGET的值減去PGA的值(大於10M,PGA最小值));

3)由修改後的PFILE建立SPFILE;

4)啟動DB即可;


第三種方法,修改增大 *.memory_target的值,

1)與第二種方法類似,建立pfile初始化文件;

2)修改增大 *.memory_target=Y(Y值是不能大於/dev/shm tmpfs共享檔案系統的大小,否則會報案例二的錯);

[root@ORACLE247 ~]# df -h |grep /dev/shm
tmpfs                  16G  8.2G  7.5G  53% /dev/shm


案例二:問題:設定的Memory_Target值過大

SQL>startup 啟動資料庫 報錯:

ORA-00845: MEMORY_TARGET not supported on this system


問題原因:實體記憶體大小>=Memory_Target大小設定>=/dev/shm tmpfs共享檔案系統的大小


解決方法:

方法一:參照案例一中的方法三,修改Memory_Target大小;


方法二:修改/dev/shm 的大小,修改方法又有兩種:

1)[root@ORACLE247 ~]# cat /etc/fstab | grep tmpfs 

這個是靜態修改,需要重啟系統才能生效。

2)[root@ORACLE247 ~]# mount -o remount,size=4G /dev/shm

這是通過重新掛載來修改其大小,不需要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