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化的高峰——大資料與第三次工業革命(出自九三的建言)

資訊化的高峰——大資料與第三次工業革命(出自九三的建言)

1. 大資料的起源與第三次工業革命

大資料的概念興起之前,其實已經有了大資料(海量資料)的存在,例如銀行、人口資訊、企業運營資料等。那麼為什麼這個概念這兩年才火熱?我想,主要歸因於網際網路的發展。也有很多人質疑大資料概念的實質意義,討論大資料,只不過是在炒作或跟風而已。而我的看法並非如此。

網際網路興起到如今不但發展成為一個風生水起的獨立行業,而且滲透到了其他的各個行業,滲透到了每個人的工作、生活當中。這是一場真正意義的變革。

有人說,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迫近,而我認為,實際上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

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蒸汽機時代,第二次是電氣時代,微電子技術突飛猛進,有資料認為是以計算機網際網路為頂峰。那麼第三次呢?網際網路已經對第三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各個行業中越來越多的工作都在儘可能地通過網際網路以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務甚至是資訊化產品。網際網路也將深切的影響著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

事實上,網際網路只是一個工具、一個載體而已,其根本作用猶如電話、電報一般,真正主導了這場革命的是則網際網路上流淌著的無窮無盡的海量資料。

所以,我認為,第三次革命的起點不是什麼生物技術,而是資訊的基礎形態——資料。

2. 海量資料的價值

資料,如果夠大,更有價值,而如果還更全,則資料將變成戰略資源。

正是由於網際網路和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資料海量匯聚,也才使得資料越來越價值。因為大而全的資料,將蘊藏著更多有用的資訊有了資訊,則可以對各個領域的決策提供更加準確、可靠的支援,使得企業、行政、商業等領域的行為走向更靠譜的方向,也才能為行政服務科學化提供巨大動力和強大的技術手段,也才能使得商業決策更前瞻、更能夠把握先機。

真正的大資料,不光要海量,而且要全面。

一個將資料上升到戰略性高度、積極爭奪資料資源的單位(政府、企業等機構),在第三次革命期間才不會被時代所拋棄。

舉個例子。

現在商業流通領域,B2BB2CC2C已經廣為人知,但C2B模式如果發展起來,將會對生產、製造業產生實質性的影響。C2B模式下,如果大量的企業能夠及時獲得終端使用者的實際需求,並根據C類產生的資訊,進行定量生產和銷售,在產品的設計、生產、倉儲和銷售等環節,極大的降低風險,縮減成本,並能及時摸準市場脈搏,做出更為準確和科學的判斷,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

如果能利用好匯聚的海量資料,同樣能夠對農業的生產和流通帶來不可估量的意義。如果能夠收集到足夠的農產品和需求資料,真正的建設全市、全國、全球的農產品生產地、需求等大資料基礎設施,則可對農業生產進行指導,避免出現更多的

你玩、你狠等現象。

有價值的大資料將會給國計民生帶來巨大的意義,所以大資料不光要成為城市的戰略,更要成為國家的戰略。大資料要比什麼中國夢更實在。

大資料實用性的一個重要體現是:智慧化。有了海量資料,就可以更好、更準確地對個體行為、資料邏輯進行分析與總結,實現更為精準的決策、更為人性化的服務和更為便利的功能。資訊化道路的目標即是智慧化。第三次工業革命,以資料為起點,而智慧化則是其必然的道路,但卻不是終點。

3. 大資料戰略

大資料的應用不僅限於企業界,各行各業都能夠發揮出大資料的力量。能夠利用上大資料的行業或領域,都應該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夠匯聚大量的資料,而通常的形式為擁有眾多的參與者、個人或者使用者。

例如智慧交通、智慧電網、智慧家電、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行政等等,如果能夠有大資料的支援,則必定能夠達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服務最優化。

正是由於資訊化的發展,網路化的滲透,各個行業將有更深、更廣的融合、交叉。

例如,整個杭州市的地鐵、公交、航運等的使用者流量等資料,如果能利用好,開放資料給專業公司,對資料分析進行產品化,就可以更智慧、更早地判斷道路擁堵情況,對流量資料進行分析,也能夠幫助道路管理部門優化道理設計與改造,並能及時的引導民眾的出行,避免更多的交通事故。

大資料時代,更需要我們在思維、管理、商業等方面積極地變革,主動去促動企業合作、政企合作、跨行業合作,從而在第三次工業革命起點上不落後於西方國家。

3.1. 成立大資料行業協會,規範資料開放平臺和介面,建立資料共享統一標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經由網路化的技術,資料與資訊的共享和共同開發,是大勢所趨。但各個企業和行業同樣存在著不同形式的利益壁壘,為了能夠針對有利發展的資料共享和開放進行規範,有必要建立資料共享的統一介面標準,設定資料的共享規則,在增強行業間、企業間的資料分享以促進整個大資料產業發展的同時,保護好各個資料主體(資料的收集者和擁有者)的個體利益。

資料和資訊是有一定的保密要求的,最好能夠給各種資料設定保密級別和共享級別,從而成為設定資料共享的基礎依據。

每個企業或機構都有自己專長或專門的領域,而大資料技術是一種基礎性領域,各個行業都可以參與其中。

大資料的資料產生與應用、組織與管理、分析與發現、應用與服務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政府機構及成立的大資料方面的行業協會,應該建立行業標準、設定流程規範,當然並不是設定諸多的門檻,而且在實現企業間、政府機構間、政企間進行資料共享時,保證各方利益、發揮各方所長。

例如,早產兒什麼情況下病情會惡化,每種病症發生的可能原因和規律是什麼,如何防範等等,如果能夠將各大醫院的診療資料構造成大規模的雲端儲存資料,並通過專業的資料分析與挖掘技術,就可以對病情預防、病症診斷與預警、病因追蹤等方面提供具有的幫助。

例如,如果能夠將各種公共基礎設施(例如管道、橋樑、井蓋)的設計壽命、維護日誌等匯聚成大資料,並加強自動監控、檢測手段的建設,將物聯網與大資料應用到公共設施管理上,並積極採用雲技術,則必然能夠使得公共設施的管理更加規範化,也能夠在設施發生事故前預警,以避免青島油氣管爆炸這樣類似的事情發生,不會因管理疏漏導致更多、更大的事故、災難發生。

當然,如果政府能夠積極地應用大資料技術,還可以將各種更為巨集觀的資料納入到大資料戰略中,例如一個行業、一個產業、一個地區等的各種資料,應用雲處理技術和資料探勘技術,在行業發展導向的戰略層面也可以獲得更為量化、科學的決策依據。例如旅遊行業的新動向、農業產品的供求風險、工業產能的過剩等方面。

只有資料能夠在企業間、政企間進行分享,才能打造出更具有戰略意義的大資料。而這需要更加開放的思維,更為靈活的管理方式和更為開明的商業文化。

行業協會,也需要對資訊產業和大資料的發展、應用現狀和未來,對各個企業和機構進行宣導,引導行業發展,走向高新、低碳、高附加值的產業升級道路。

行業協會和政府機構,在制定行業規範同時,更多的注重推動產業鏈的良好形成。可以對大資料方面的產業在稅收、融資等各個方面進行扶持。

3.2. 扶持資訊保安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增強資訊保安方面的管理

資料要想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就需要匯聚更大、更全的各方面的資料,才能形成真正的大資料,而通常一個企業或一個部門,對資料的聚合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如果能夠將基礎資訊進行統一管理,增強資料共享,則更可能讓大資料給實際的企業運營、政府決策、經濟民生等方面帶來更為有利、快速的發展。

但只有增強資訊保安,保障資料方面的安全,才能保證資料在共享、流動時,不會給大資料的任何擁有方和使用方帶來威脅、顧慮、損失和困擾。也才能讓一條資料流動網路中的各方互惠互利。

3.3. 鼓勵校企合作,優化人才培養機制

各個行業和領域,人才都是第一位的。而大資料領域,對高階人才更為急需,因為大資料的處理技術需要足夠的理論和實踐積累才能夠掌握。學校在理論方面是佔據優勢的,而企業在實踐方面更得天獨厚。鼓勵校企合作,是深化類似大資料這種行業發展的必要措施。

3.4. 開放、開明,扶持大資料領域的創新業務和企業

政府政策更為開放,鼓勵各個領域的創新,願意與企業共同承擔創新帶來的影響和失敗,積極扶持小微型企業,才能讓更多的高新科技企業、大資料領域的企業快速生根發芽,開枝散葉,產生更多類似阿里巴巴等方面的企業。

政府往往掌握著關於民眾的大量資訊,如果政府能夠利用大資料契機,至少在資料處理方面進行企業化操作,讓新技術進行政府領域,並對業務模式和運作方式進行改進,由大資料技術給予政府決策和服務提供更為智慧的支援,必然能夠讓政府在國計民生、行政管理方面獲得突破。不但能夠在提高政府效能、降低人力成本、優化行政流程、改善管理手段、提高服務水平等方面得到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在制度和政策層面,大力的促進了國計民生等各個方面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