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一、linux基本操作

一、linux基本操作

spa ctrl+ 內存 計算機系 移動文件 由於 例如 top命令 文件的權限

1、linux界面的切換

  DOS界面終端打開:Ctrl+Alt+F1 /F2/F3 退出:Ctrl+Alt+F7

終端的打開與退出

  打開:Ctrl+Alt+t 退出:Ctrl+d

2、第一次啟用root用戶

  :$ sudo passwd

輸入兩次密碼啟動root用戶

  :$ su/su root 輸入密碼:--------

3、什麽是shell

  

  • shell

shell也是操作系統中的一個軟件,它包在 linux 內核的外面,為用戶和內核之間的交互提供了一個接口,系統中的命令用 shell 去解釋 shell 接收系統回應的輸出並顯示其到屏幕上;
可以將 Shell 終端解釋器當作人與計算機硬件之間的“翻譯官”它作為用戶與 Linux 系統內部的通信媒介,除了能夠支持各種變量與參數外,還提供了諸如循環、分支等高級編程語言才有的控制結構特性。

  • shell 腳本

  腳本是一種解釋型語言
  用shell腳本保存執行動作
  用腳本判定命令的執行條件
  用腳本來實現動作的批量執行
  shell script (程序化腳本) 是利用 shell 的功能所寫的一個“程序 (program)”,這個程序是使用純文本文件,將一些 shell 的語法與指令(含外部指令)寫在裏面, 搭配正則表達式、管線命令與數據流重導向等功能,以達到我們所想要的處理目的。
4、命令:

  • linux創建文件和目錄命令:

    pwd : 當前工作環境 cd : 改變所在目錄 man : 查看幫助
cp : 復制文件 rm: 刪除文件
ls : 顯示(按行)當前目錄下文件 touch: 創建文件
grep: 在文件中查找某字符 mv: 移動文件
rmdir: 創建文件夾 cat: 打開文件顯示內容

  cd命令用來改變所在目錄。

    cd / 轉到根目錄中

    cd ../  返回到上一級目錄

    cd ~ 轉到/home/user用戶目錄下

  cd /usr 轉到根目錄下的usr目錄中-------------絕對路徑
  cd test 轉到當前目錄下的test子目錄中-------相對路徑

  ls命令 查看當前目錄下文件

ll: 顯示文件詳細信息(包括文件大小,日期,用戶等) ls:按文件大小排序顯示文件(只顯示文件名)
-a: 顯示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f: 顯示文件類型
-r: 逆向顯示文件 -R: 遞歸,該選項遞歸地列舉當前目錄下所有子目錄內的內容
-h:按文件大小顯示文件 -l filename: 顯示該文件所有詳細信息

  cat命令 查看文件內容 cat a.txt 查看a.txt文件   grep命令在文件中查找某字符串 grep money a.txt 在a.txt文件中查找money字符串

  cp命令復制文件

cp 源文件名 目標路徑

-i: 互動,如果復制文件要覆蓋目標中的文件,會有確認提示
-r: 遞歸,這個選項會復制整個目錄樹、子目錄以及其他
-v: 顯示文件復制路徑

  mv命令用來移動文件

 -i:互動,如果移動文件會覆蓋目標中文件,他會提示確認
   -f: 強制,他會超越互動模式,不提示就會移動文件,屬於危險的選項
  -v: 顯示文件移動的路徑


  rm命令刪除文件
   -i: 互動,刪除文件會提示確認
   -f: 強制,不會提示,直接刪除
   -v: 顯示刪除文件名稱
   -r: 遞歸:將刪除某個目錄以及其中所有的文件和子目錄

  rmdir命令刪除空文件夾

  mkdir命令創建空文件夾

有關磁盤空間的命令

mount 掛載文件系統
umount 卸載已掛載上的文件系統
df 檢查各個硬盤分區和已掛上來的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
du 顯示文件目錄和大小
fsck 主要是檢查和修復Linux文件系統

mount命令掛載文件系統,可以掛載硬盤、光盤、軟盤,也可以掛載NFS網絡文件系統

mount –t 設備類型 存放目錄
mount IP地址: /所提供的目錄 存放目錄

(無) 不加任何參數,直接輸入命令可以顯示已掛載的文件系統和目錄
-a 掛上/etc/fstab下的全部文件系統
-t 制定所掛上來的文件系統的名稱,所有系統支持的文件系統,這個信息可以在/proc/filesystems這個文件裏看到
-n 掛上文件系統,但是不把文件系統的數據寫入/etc/mtlab這個文件
-w 將文件系統設為可讀寫
-r 掛上來的文件系統設為只讀

eg: 在目錄/mnt下,掛上iso9660文件系統。輸入命令: mount –t iso9660 /dev/hdb /cdrom

umount命令卸載已掛上的文件系統,在關閉系統前應該把所有掛載上的文件系統卸載。這個命令和mount命令是相對的


umount 已掛上的目錄或設備
卸載已掛上的/cdrom目錄,輸入命令:umount /cdrom
卸載已掛上的某個分區,輸入命令:umount /dev/hdb1

df命令用來檢查硬盤分區和已掛在的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也就是說,檢查硬盤的使用量

-a 把全部的文件系統和各分區的硬盤使用情形列出來,包括0區塊的,例如/proc這個文件系統
-i 列出I-nodes的使用量
-k 把各分區的大小和掛上來的文件分區的大小用k表示
-t 列出某一文件系統的所有分區磁盤空間使用量
-x 列出不是某一文件系統的所有分區磁盤空間使用量,和-t選項相反
-T 列出每個分區所屬文件系統的名稱
eg:要列出全部文件系統和各分區的磁盤使用情況,輸入命令:df –a

du命令的功能是用於顯示文件目錄或大小

-a 顯示全部目錄及其次目錄下的每個文件所占的磁盤空間
-b 顯示目錄和文件的大小,以B為單位
-c 最後再加上一個總計
-h 以KB、MB、GB為單位,提高信息可讀性
-s 只列出各文件大小的總和
-x 只計算屬於同一文件系統的文件


fsck命令的功能是檢查和修復Linux文件系統,這個命令最好在沒有人或是沒有分區掛上來時使用,其實每次開機系統都會做一次檢查,看是否有壞軌或數據流失的現象。


fsck (-選項) 分區名稱

-a 自動修復文件系統,不詢問任何問題,比較危險
-A 依照/etc/fstab配置文件的內容,檢查該文件內所列全部文件系統。若沒有附加參數"-P”,則會先檢查/目錄的文件系統,而不會同時檢查所有文件系統
-R 采取互動方式,在修復時詢問問題,讓用戶確認並決定處理方式
-S 依次檢查作業而不是同時執行。當依次指定多個文件系統且采用互動的方式進行檢查時,請使用此參數以便順序執行,否則fsck可能會同時詢問數個問題.
-V 顯示命令執行的過程
-T 指定要檢查的文件系統的類型
-N 不是真正執行指令,僅列出實際執行時會進行的動作

文件備份和壓縮命令


常用的文件壓縮工具有gzip、bzip2、zip。
bzip2是最理想的壓縮工具,它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壓縮。zip兼容性好,Windows也支持。

bzip2/bunzip2 擴展名為bz2的壓縮/解壓縮工具
gzip/gunzip 擴展名為gz的壓縮/解壓縮工具
zip/unzip 擴展名為zip的壓縮/解壓縮工具
tar 創建備份和歸檔

bzip2文件壓縮命令

eg: 要使用bzip2來壓縮文件,在shell提示下輸入命令:bzip2 filename 文件即會被壓縮,並被保存為filename.bz2。

要解壓縮文件,輸入命令:bunzip2 filename.bz2 filename.bz2會被刪除,而以filename代替。

bzip2 filename.bz2 file1 file2 file3 /usr/work/school

上面的命令把file1、file2、file3以及/usr/work/school目錄中的內容壓縮起來放入filename.bz2。

gzip命令文件壓縮 (zip與gzip命令用法一致)

要使用gzip來壓縮文件,輸入命令:gzip filename 文件即會被壓縮,並被保存為filename.gz。

要解壓縮文件,輸入命令: gunzip filename.gz filename.gz會被刪除,而以filename代替。

gzip -r filename.gz file1 file2 file3 /usr/work/school

上面的命令把file1、file2、file3以及/usr/work/school目錄中的內容壓縮起來放入filename.gz。


tar命令

tar 命令最早是用來做磁帶備份的,但是由於硬盤容量越來越大,因此現在主要用這個命令來備份所有的文件。tar這個命令把大量的文件和目錄打包成一個文件。

-c 創建一個新歸檔
-f 當與-c選項一起使用時,創建的tar文件使用該選項指定的文件名;當與-x選項一起使用時,則解除該選項指定的歸檔
-t 顯示包括在tar文件中的文件列表
-v 顯示文件的歸檔進度
-x 從歸檔中抽取文件
-z 使用gzip壓縮tar文件
-j 使用bzip2壓縮tar文件


要創建一個tar文件,輸入命令:

tar –cvf filename.tar directory/file /home/mine

上面的命令將directory/file、/home/mine放入歸檔文件中。

要列出tar文件的內容,輸入命令:

tar –tvf filename.tar

要抽取tar文件的命令,輸入命令:

tar –xvf filename.tar

這個命令不會刪除tar文件,但會把解除歸檔的內容復制到當前工作目錄下,並保留歸檔文件所使用的任何目錄結構。

請記住,tar默認不壓縮文件。要創建一個使用tar和bzip2來歸檔壓縮的文件,使用-j選項:

tar –cjvf filename.tbz file

如果使用bunzip2命令解壓filename.tbz文件,則filename.tbz會被刪除,以filename.tar代替。

要擴展並解除歸檔bzip tar文件,輸入命令:

tar –xjvf filename.tbz

要創建一個用tar和gzip歸檔並壓縮的文件,使用-z選項:

tar –czvf filename.tgz file

如果使用gunzip命令解壓filename.tgz文件,則filename.tgz會被刪除,以filename.tar代替。


有關關機和查看系統信息的命令

shutdown 正常關機
reboot 重啟計算機
ps 查看目前程序執行的情況
top 查看目前程序執行的情景和內存使用的情況
kill 終止一個進程
date 更改或查看目前日期
cal 顯示月歷及年歷


  shutdown命令要使用這個命令必須保證是根用戶,否則使用su命令改變為根用戶。命令格式如下:

shutdown –(選項)

-k 不是真正的關機,只是發出警告命令
-r 關機後重啟
-t 在規定的時間內關機
加入要在2min內關機,輸入命令: shutdown –t 2

如果是關機後重啟,輸入命令:shutdown –r


  reboot命令
這個命令也是一個關機命令,只有輸入,不加任何參數,系統會以最快的速度關機,且不將內存或緩沖區裏的東西寫回硬盤。

-d 不把記錄寫到/var/log/wtmp檔案裏(-n這個參數包含了-d)
-f 強迫重開機,不呼叫shutdown這個指令
-n 在重開機前不做將記憶體資料寫回硬盤
-w 並不會真的重開機,只是把記錄寫到/var/log/wtmp檔案裏

  s命令

ps命令用來查看在計算機系統中有哪些程序正在執行,及其執行的情況。這是一個相當強大的命令,可以用它來找出所有的process id和名稱。另外,ps命令也可以用
來列出所有程序占用內存的情況。用法如下:


ps –(選項)

-l 用長格式列出
-u 列出使用者的名稱和使用時間
-m 列出內存分布的情況
-r 只列出正在執行的前臺程序,不列出其他信息
-x 列出所有程序,包括那些沒有終端機的程序


  top命令

top命令可以查看目前程序的執行情景和內存使用。它和ps類似,不過,它會幾秒鐘更新一次系統狀態,方便追蹤。要離開這個程序,按Ctrl+C鍵就可以了。


  kill命令

kill命令用來終止一個正在執行中的進程。如果一個程序執行過程中失敗了,可以把這個程序終止,避免留在內存中占用系統資源。不過,它的實際意義是送一個信號給
這個正在執行的程序,叫它自殺。可以送很多信號給這些程序,也可以讓他們受到信號後做很多事情。標準用法:

kill –(選項) pid


在執行kill命令前。可以先用ps命令查一下某宕掉程序的pid,然後使用kill除去某個程序。

  eg:終止pid為90的程序: kill 90

   -l 列出所有可用的信號名稱
   -p 印出pid並不發送信號
   -signal 其中可用的訊號有 HUP (1), KILL (9), TERM (15), 分別代表著重跑, 砍掉, 結束

  將 pid 為 323 的行程砍掉 (kill) :kill -9 323

   將 pid 為 456 的行程重跑 (restart) :kill -HUP 456


  date命令

date命令用來顯示、設定和修改現在的時間和日期。標準用法:


  date –(選項) 顯示時間格式(以+號開頭,後加格式)
  date 設定時間格式

    -u 使用格林尼治時間
    -r 最後一次修改文件的時間
    -s 設置時間

  常用的幾種時間格式如下表所示:

    %a 星期幾的簡稱,例如一、二、三
     %A 星期幾的全名,例如星期一、星期二
    %D 日期(mm/dd/yy格式)
     %T 顯示時間格式,24小時制(hh:mm:ss)
     %x 顯示日期的格式(mm/dd/yy)
    %y 年的最後兩個數字
    %Y 年(如2007、2008)
    %r 時間(hh:mm:ss 上午或下午)
     %p 顯示上午或下午

     eg: 如果輸入命令:date “+%x,%r” 系統返回如下信息:2010年3月26日,下午 18時06分49秒


  cal命令


  cal命令有兩種功能:顯示月歷以及年歷。

   直接輸入cal命令則系統會顯示目前月份的月歷。

  若要顯示一整年的年歷,可以在cal命令後加4位數的公元年份。例如要顯示2008年的年歷,必須輸入:cal 2008

  若輸入 cal 08 ,則最顯示公元8年的年歷。

  若只需要查看某一年份中某一月份的月歷,可以輸入:cal 月份 公元年份。例如輸入:"cal 12 2004”。

管理使用者和設立權限的命令

chmod 用來改變權限
useradd 用來增加用戶
su 用來修改切換用戶


  chmod命令

chmod命令用來改變許可權限。讀取、寫入和執行是許可權限中的三個主要設置。因為用戶在他們的賬號被創建時就被編入一個組群,所以還可以指定那些組群可
以讀取、寫入或執行某一文件。其中:


r—文件可以被讀取
w—文件可以被寫入
x—文件可以被執行,如果文件是程序的話

可以使用帶有-l的ls命令來仔細查看一個文件的許多細節。

chmod命令用來設定文件的權限。標準用法:chmod 文件的使用者(u,g,o,a)增減(+,-,=)權限名稱(r,w,x) 文件

文件的使用者 說明 權限說明增減 說明

u 擁有文件的用戶 r 讀取權 + 添加權限

g 所有者所在的組群 w 寫入權 - 刪除權限
o 其他人 x 執行權 =是它稱為唯一權限


a 全部(u,g和o)

eg: 刪除某一文件的所有權限,輸入命令:chmod a-rwx test.txt

為文件所有者添加權限,輸入命令:chmod u+rwx test

還可以用數字表示權限:4——讀取,2——寫入,1——執行。下面的兩個命令等價:
chmod 751 filename chmod u+rwx,g=rx,0=x filename


  su命令


su命令用來修改用戶。這個命令非常重要,它可以讓一個普通的使用者擁有超級用戶或其他使用者的權限。不過,這個命令必須具有超級用戶或其他使用者的口令才
能成為超級用戶或其他使用者。如果要離開,可以輸入exit.


su 用戶名 (如果沒有輸入用戶名則預設為root)

舉例說明,假設當前用戶user01,想要轉變為user02,則輸入命令:

su user02

系統返回:

  password:

   此時,輸入user02的指令,就會變為user02。

  說明: su - 用戶名 (-表示用戶對象切換)


  useradd命令

useradd命令用來增加用戶,只有根用戶才能增加用戶。如果沒有登錄為根用戶,輸入su,再輸入根口令即可。

  要增加用戶,輸入命令:

     useradd 用戶名

  然後,根據提示為新用戶輸入一個口令即可。

  線上查詢的命令

  man 查詢和解釋一個命令的使用方法,以及這個命令的說明事項
  locate 定位文件和目錄
  whatis 尋找某個命令的含義


  man命令

man命令用來查詢和解釋一個命令的使用方法和這個命令的註意事項。這個查詢查詢在每個Linux上都有。通常,使用者只要輸入命令man和這個 命令的名稱shell就會列出一份完整的說明。標準用法:

   man 命令的名稱
  要查詢ls命令的說明書頁,輸入命令:

   man ls

要翻閱說明書頁,可以使用Page Up和Page Down鍵,或使用空格鍵向後翻一頁,使用b向前翻。要退出說明書頁,輸入命令q。要在說明書頁
中搜索關鍵字,入命令/和要搜索的關鍵字或短語,然後按Enter鍵即可。所有出現在說明書頁中的關鍵字都會被突出顯示,允許快速地閱讀上下 文中的關鍵字。


  locate命令

locate命令的主要功能是定位文件和目錄。有時候,只知道某一文件或目錄存在,卻不知道在哪兒,就可以用locate來定位文件和目錄。使用locate命令,將會看到每
一個包括搜索田間的文件和目錄。例如,如果想要搜索帶有test的這個詞的文件,輸入命令:

locate test
locate命令使用數據庫來定位帶有test這個詞的文件或目錄。


  hatis命令

whatis命令用來查詢某個命令的含義。用法簡單,也不需要什麽參數,直接在whatis命令後加上所要查詢的命令就可以了,但是卻很實用。

要查詢mv命令的含義,輸入命令:whatis mv

文件閱讀的命令

head 查看文件的開頭部分
tail 查看文件結尾的10行
less less 是一個分頁工具,它允許一頁一頁地(或一個屏幕一個屏幕地)查看信息
more more 是一個分頁工具,它允許一頁一頁地(或一個屏幕一個屏幕地)查看信息


  head命令

  head命令可以用來查看文件的開頭部分。此命令的格式是:

head 文件名

默認設置,它只查看文件的前10行。但可以通過指定一個數字選項來改變要顯示的行數,命令:head –20 文件名 ,這個命令將會查看文件的前20行。


  tail命令

tail命令和head命令恰恰相反。使用tail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結尾的10行。這有助於查看日誌文件的最後10行來閱讀重要的系統信息。還可以使用tail觀察日誌文件更新
的過程。使用-f選項,tail會自動實時地把打開文件中的新信息顯示到屏幕上。例如,要活躍地觀察/var/log/messages,以根用戶身份在shell下輸入以下命令:


tail –f /var/log/messages

  less命令

less命令與more命令相似。

  more命令

more和less的主要區別是,less允許使用箭頭來前後移動,而more使用空格鍵和b鍵來前後移動。使用ls和more來列舉/etc目錄下的內容:

ls –al /etc | more

要使用more在文本文件中搜索關鍵字,按/鍵並輸入命令搜索條目:

/foo

使用空格鍵來先前翻閱頁碼。按q鍵退出。

more命令標準格式為:

more [選項] [fileNames]

  -num 一次顯示的行數
   -d 提示使用者,在畫面下方顯示[Press space to continue, q to quit.],如果使用者按錯鍵,則會顯示[Press h for instructions.]而不是嗶聲
   - l 取消遇見特殊字元^L(送紙字元)時會暫停的功能
   -f 計算行數時,以實際上的行數,而非自動換行過後的行數(有些單行字數太長的會被擴展為兩行或兩行以上)
   -p 不以卷動的方式顯示每一頁,而是先清除螢幕後再顯示內容
   -c 跟-p相似,不同的是先顯示內容再清除其他舊資料
   -s 當遇到有連續兩行以上的空白行,就代換為一行的空白行
   -u 不顯示下引號(根據環境變數TERM指定的terminal而有所不同)
+/ 在每個檔案顯示前搜尋該字串(pattern),然後從該字串之後開始顯示
   +num 從第num行開始顯示
fileNames 欲顯示內容的檔案,可為復數個數

eg: more -s testfile 逐頁顯示testfile之檔案內容,如有連續兩行以上空白行則以一行空白行顯示。
more +20 testfile 從第20行開始顯示testfile之檔案內容。


網絡操作命令

ftp 傳送文件
telnet 遠端登陸
bye 結束連線並結束程序
rlogin 遠端登入
ping 檢測主機netstat 顯示網絡狀態


  ftp命令

ftp命令用來傳輸文件,非常重要。如果在網絡上看到一個很重要的文件,就可以用這個命令把那個文件傳到自己的機器上來。
標準用法:

  ftp (-選項) 主機名稱或IP地址

  -D 詳細顯示命令的執行過程,便於排錯和分析程序的執行情況
   -I 關閉互動模式,不詢問任何問題
  G 關閉本地主機文件名稱支持特殊字符的擴充特征
  -N 不適用自動登錄。FTP在啟動時,會嘗試自動登錄遠端系統,它會從用戶的轉述目錄中讀取.netrc文件的內容,以便自行登錄。
若該文件不存在,FTP會放棄自動登錄,並詢問用戶的賬號名稱
      -V 顯示命令的執行過程
      舉例說明,用ftp登錄ftp.dark.com主機,輸入命令:ftp ftp.dark.com

      註意:用戶必須有相應的存取權限,否則不能從遠程系統中獲得文件或向遠程系統中傳輸文件。為了使用ftp來傳輸文件,用戶必須知道遠程計算機上的合法用戶名和口令。

  bye命令

      在ftp模式下,輸入bye即可中斷目前的連線作業,並結束ftp的執行,沒有選項。

  ping命令

      執行ping命令,它會使用ICMP傳輸協議,發出要求回應的信息,若遠程主機的網絡沒有什麽問題,就會回應信息,因而得知該主機運作正常。

      標準用法:

      ping (-選項) 主機名稱或IP地址

    c 次數 設置完成要求回應的次數。ping命令會反復發出信息,直到達到設定的次數為止
    D 使用Socket的SO_DEBUG功能
    F 大量而且快速地送網絡封包給一臺機器,看它的回應。一般不到幾秒鐘,送出去的封包就會超過兩千個
     I 秒數 指定收發信息的間隔時間,單位為s,預置位1s。與參數f不兼容
     S bytes 設置數據包的大小。預設置為56B,加上8B ICMP頭文件,共64B
    R 忽略網關,直接將數據保送到遠程主機上。如果該主機並非局域網的一份子,就會傳回錯誤信息
    Q 不顯示命令的執行過程,只顯示結果
    V 詳細顯示命令的執行過程,包括非回應信息和其它信息
T 存活數值 設置存活數值TTL的大小。TTL是IP協議包中的一個值,它告訴網絡,數據包在網絡中的時間是否太長而應被丟棄
      舉例說明,檢測des.bllod.net主機網絡功能是否正常,送出去要去信息需完成5次回應,每次間隔10s,數據包的大小為512B,輸入命令:

      ping –c 5 –i 10 –s 504 –t 64 des.blood.net

  telnet命令

      telnet命令的主要功能是進行遠程登錄。該命令允許用戶在使用telnet協議的遠程計算機之間進行通信,用戶可以通過網絡在遠程計算機上登錄,就像登錄到本地機上執行命令一樣。為了通過telnet登錄計算機,必須知道遠程計算機上的合法用戶名

      和口令。telnet只為普通終端提供終端仿真,而不支持X Window等圖形環境。

    telnet 主機名或IP


        例如:登錄IP地址為140.114.63.12的計算機,輸入命令:telnet 140.114.63.12

      一旦telnet成功連接到遠程系統上,就顯示登錄信息,並提示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口令。如果用戶名和口令正確,就能成功登錄並在遠程系統上工作。用戶結束了遠程會話後,一定要確保使用logout命令退出遠程系統。然後telnet報告遠程會話被關閉,

      並返回到用戶本地機的shell提示符下。


  rlogin命令

    rlogin也是用來遠程登錄的。它的英文含義是remote login。該命令與telnet命令很相似,允許用戶啟動遠程系統上的交互命令會話。用法:


    rlogin (-選項) host

  8 允許輸入8位字符數據
  e 為rlogin會話設置轉義字符,默認的轉義字符是“~”,用戶可以指定一個文字字符或一個/nnn形式的八進制數
  E 停止任何轉義字符。當與-8選項一起使用時,它提供一個完全透明的鏈接
  l 用戶名稱 指定要登入遠端主機的用戶名稱
  L 使用litout模式進行遠端登入操作
    例如,要登入別人的計算機。輸入命令:rlogin –l inin 140.114.125.24

  netstat命令

    netstat命令的主要功能是了解Linux系統的網絡情況。假設沒有指定任何參數給netstat命令,則效果和指定-F參數相同。

    用法:netstat (-選項)

    a 顯示所有連線中的Socket
    F 顯示FIB
    a 全部列出,包括正在等待的程序
    c 持續列出網絡狀態
     i 顯示網絡界面信息
     n 使用網絡ip地址代替名稱
     o 顯示計時器
    r 顯示網絡路徑表
     t 顯示TCP協議的連接情形
     u 顯示UDP協議的連接情形
     v 顯示版本信息
     w 顯示RAW傳輸協議的連接情形

  which

    語法 which command


    說明:
      依序從path環境變量所列的目錄中找出command的位置,並顯示完整路徑的名稱。在找到第一個符合條件的程序文件時,就立刻停止搜索,省略其余未搜索目錄。


    範例,找出ls命令的程序文件的位置:which ls

  系統輸出:/usr/bin/ls

    whereis
語法 whereis [option] name
  說明: 找出特定程序的可執行文件、源代碼文件以及manpage的路徑。你所提供的name會被先除去前置的路徑以及任何.ext形式的擴展名。

  whereis 只會在標準的Linux目錄中進行搜索。

  -b 只搜索可執行文件。
   -m只搜索manpage。
   -s只搜索源代碼文件。
   -B directory更改或限定搜索可執行的文件的目錄。
   -M directory更改或限定搜索manpage的目錄。
   -S directory更改或限定搜索源代碼文件的目錄。


  find
    語法 find paths expression [action]

    說明
      以paths為搜索起點逐層往下找出每一個符合expression條件的文件,並對該文件執行action所代表的動作。expression是搜索條件,它由一個代表匹配項目的選項以及一個代表匹配模式的參數構成。

    action是處理動作,它有一個代表“處理方式”的選項以及一個操作參數構成。若不指定action,則默認動作是顯示出文件名。

  常用的搜索條件

    -name pattern
    -path pattern
    -lname pattern

    找出名稱、路徑名稱或符號鏈接的目標匹配pattern模式的文件。pattern可以包含shell的文件名通配符,路徑是相對於搜索起點的。

  常見處理動作
    -print
    顯示出文件的相對路徑(相對於搜索起點)。
    -exec cmd /;
    執行指定的shell命令。若cmd含有任何shell特殊字符,則他們之前都必須加上/符號,以免shell立刻執行他們。在cmd裏,可以用”{}”符號(包括雙引號)表示find所找出的文件。


  locate
    語法
    locate patterns

    說明
      第一次執行locate時,它會建立一個索引數據庫,當往後再次執行時,它便從索引數據庫中迅速找出文件的位置。locate很適合用來反復搜索很少變動的目錄樹,但是對於剛改名的舊文件以及新建的文件,locate就找不到了,除非重建數據庫。


  updatedb
    語法
    updatedb [option]
     說明 更新slocate的索引數據庫。

   -e directories 略過directories所列的目錄

echo 顯示一字串 passwd 修改密碼
clear 清除顯示器 lpr 打印
lpq 查看在打印隊列中等待的作業lprm取消打印隊列中的作業


echo命令
echo命令用來在顯示器上輸出一段文字,這個命令常用來輸出一些提示信息,因此這個命令的意義在於輸出一些文字。它的用法也很簡單:
echo –(參數) 字串 (可以用"”,也可以不用,顯示略有區別)
   參數n代表輸出文字後不換行,如果不加參數會自動換行。

  輸入命令:

    echo “welcome to use Linux”

  輸出結果為:

      welcome to use Linux

  如果不加"”,則輸出結果為:

      welcome to use Linux

    它們的區別在於後一個輸出,每兩個輸出之間只隔一個空格,這是因為echo把這些輸出看做字串的緣故。

  clear命令

  clear命令的主要功能是清除顯示器,這個命令很簡單,只要輸入clear即可。

  passwd命令

  passwd命令用來修改用戶的密碼。

在shell下輸入passwd 然後,根據提示輸入舊密碼和新密碼即可。

  lpr命令

lpr命令的功能是把指定的文件發送到打印隊列中。例如,lpr foo.txt 會打印 foo.txt 文件。
    用法:

      lpr filename

      要查看在打印隊列中等待的作業,在命令行中輸入命令lpq。系統返回如下信息:

        active root 389 foo.txt

      在這個例子中,389是作業號碼。還可以取消打印隊列中的作業,格式是:

        lprm 作業號碼

        輸入命令:

            lprm 389

      這樣就去修了 foo.txt 打印作業。

一、linux基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