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018922 《網絡攻防實踐》國內外黑客總結

2018922 《網絡攻防實踐》國內外黑客總結

ppa 利用 國內 蠕蟲 過程 美國 崩潰 世界 討論

國內黑客

提起袁任廣,知道的人或許並不多。但如果提起袁哥或者大兔子,在國內安全業界稱得上盡人皆知。在國內,他的windows系統方面的造詣可謂首屈一指,早在1999年就曾提出過windows的共享漏洞。而現在袁仁廣領銜的360漏洞研究實驗室被譽為“東半球最強大的白帽子軍團”,並計劃在大會現場收徒,傳授的研究方向為高級漏洞利用技術。曾擔任中國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庫特聘專家,北京奧運會特聘信息安全專家,現任騰訊湛瀘實驗室負責人。
袁哥原來喜歡的是數學,崇拜科學家(不知道黑客算不算科學家)。因為他很喜歡數學,所以很小就開始自學數學。數學方面從小學學初中、初中學高中、高中學大學都學遍了,還“研究”了部分研究生課程。袁哥的自學能力很強,在學習方面的理解力、思維都比較流暢,學習東西能夠理解別人的那種思想、別人的思維方式,這樣的效率很高的。互聯網安全領域,本來就沒有什麽教材可言,多數都是自己摸索,袁哥的自學能力完全派上了用場。在大學裏面因為專業的緣故,有很多機會接觸病毒。病毒的防殺,軟件加密解密,袁哥每天忙的不亦樂乎,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病毒是最令人心動的領域,和互聯網的黑客一樣,病毒設計的理念技術都是最精尖的,不同的是,沒有一個病毒制造者獲得過黑客這樣的名聲,他們各個臭名昭著。袁哥精通匯編、CPU結構、操作系統等,天天研究如何跟蹤調試別人程序。病毒、加密解密的一些技術與網絡安全是相通的,而網絡安全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智力的較量,黑客就是一盤棋。袁哥摸到互聯網,就再也不撒手了。就和打遊戲一樣,還是人與人對戰好玩。由於大學的時候,袁哥所在的學校沒有連接INTERNET網,那時他還沒有真實的接觸到網絡安全這個話題。不過他通過一些介紹黑客的雜誌、圖書了解了一些網絡安全的知識,可惜的是,這個媒體主要討論的都是黑客文化,大學畢業後,袁哥的英語越來越差,看長篇的英文資料還不如匯編代碼看起來舒服。看匯編代碼就像看中文小說一樣的人物,碰到互聯網,就龍歸大海。

國外黑客

羅伯特·塔潘-莫裏斯(Robert Tappan Morris),莫裏斯這位美國國家計算機安全中心(隸屬於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首席科學家的兒子,康奈爾大學的高材生,在1988年的第一次工作過程中戲劇性地散播出了網絡蠕蟲病毒後,“Hacker”一詞開始在英語中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在此次的事故中成千上萬的電腦受到了影響,並導致了部分電腦崩潰。是他讓黑客真正變得“黑”。 
1990年5月5日,紐約地方法庭根據羅伯特·莫裏斯設計病毒程序,造成包括國家航空和航天局、軍事基地和主要大學的計算機停止運行的重大事故,判處莫裏斯三年緩刑,罰款一萬美金,義務為新區服務400小時。莫裏斯事件震驚了美國社會乃至整個世界。而比事件影響更大、更深遠的是:黑客從此真正變黑,黑客倫理失去約束,黑客傳統開始中斷。大眾對黑客的印象永遠不可能恢復。而且,計算機病毒從此步入主流。

2018922 《網絡攻防實踐》國內外黑客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