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成年人的崩潰從缺錢開始?掀開了那塊遮羞布,看清了真相,既沒錢,又無能(年輕人不愛錢是很可怕的事情,一定要愛錢,尊重錢,因為錢最公平)

成年人的崩潰從缺錢開始?掀開了那塊遮羞布,看清了真相,既沒錢,又無能(年輕人不愛錢是很可怕的事情,一定要愛錢,尊重錢,因為錢最公平)

正是 笑話 微信 說過 好的 的人 音頻 上下 成長

蘇明玉憑啥那麽拽?成年人的底氣,是錢給的!(組圖)

王爾德說過一句話: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最近電視劇《都挺好》太火了,我也看了幾集。

姚晨飾演的蘇明玉,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很多人心疼她,但我更多的是欣賞。

當她對石天冬說:“我最大的夢想是躺在錢上數錢。”

那個鏡頭,我能體會一個窮過的小姑娘,步步為營,變成年薪百萬的成功人士,其背後的不容易。

因為家庭條件有限,爸媽把關愛分給兩個哥哥。為了供大哥出國留學,父母賣掉蘇明玉的房間;為了給二哥娶妻,他們又賣掉第二間房間。

高考,她有考清華的實力,卻因為她媽的一句“女孩子,讀那麽好的學校做什麽”而選擇讀免費的師範學校。

別人給不了的,就自己掙回來。

蘇明玉從大學就兼職打工,碰到貴人相助,一路開掛,住大房子開豪車有優秀的合作夥伴。

但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母親去世,她可以一出手就是40萬;在面對父親的養老問題,她能給他買套房並且請保姆;大哥失業,她能背地裏托關系幫大哥找到工作。

曾經是家裏的空氣,現在是家裏的剛需。

我看到有網友調侃說:“錢是英雄膽,兜裏有錢的人,說話辦事都不一樣。”

錢,也許無法讓你馬上逃離黑暗,但至少讓你有面對的底氣。

成年人的崩潰,從缺錢開始

有些事,當你缺錢的時候,你就會懂了。

我有個學員,大學專業是環境工程,畢業想做新媒體,投了上百份簡歷,只有一家內容公司,願意給她一次實習的機會。

有次個人品牌線下課,她分享了自己最窘迫的一段經歷。

她說,剛實習的那段時間,一個月工資少得可憐,只有1800,可是,光房租就要1000塊。

每次交完房租,看著余額裏僅剩的800塊錢,連美團特價9.9元的外賣都不能每天吃,只能去超市買大包的老壇酸菜面,再稱一袋大米,外加十幾個雞蛋。

早上吃雞蛋,中午吃面,晚上喝粥,這樣的生活,她過了2個月。

那兩個月,她甚至把淘寶都卸載了,什麽都不敢看,下班就回家,坐2塊錢的公交,而不是5塊錢的地鐵。

生活上窘迫,工作上也不容易。因為是實習生,領導交代的任務,就算再難,她都不敢說拒絕。

為什麽?

因為沒錢沒底氣,所以沒脾氣。

成年人的底氣是錢給的,沒錢可以苦中作樂,但一旦需要錢,你才真正體會那種生活的苦澀。

這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段子,爸爸陪兒子逛街,路過玩具店,兒子隔著櫥窗,盯著裏面的一個玩具,看了很久。

爸爸問:“喜歡嗎?”

兒子:“喜歡!”

爸爸說:“喜歡的話,那就多看一會兒吧。”

於是,他倆就從白天一直看到了晚上......

別人的窘迫,在我們眼裏成了個笑話。

都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個故事裏,爸爸沒錢沒能力滿足兒子的需求,兒子想起別的小朋友有玩具,而自己卻只能隔著櫥窗看。

雙方都窘迫,但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縮影。

玩具,只是一個象征。

對我們來說,這個玩具可能是房子、車子、機遇、風口。

想要的東西,想得卻得不到,這時候,我們習慣說聲“錢不是萬能的”。

錢,的確不是萬能的。

但更多時候,它就是一塊遮羞布,用來掩蓋我們的貧窮和無能。

為什麽說,成年人的崩潰從缺錢開始?

正是因為他們掀開了那塊遮羞布,看清了真相,既沒錢,又無能。

雖然只是暫時的,但當下的沮喪足以擊潰一個成年人的自尊。

錢,就是抗風險的資源

我記得圓桌派有一期節目,話題是金錢。

節目嘉賓丁學良說,他在美國讀書那會兒,有個好朋友,是猶太人。

這個猶太人朋友有句話讓我印象很深,他說:

“大家總覺得我們猶太人愛錢,我以前也會因為談錢而感到羞恥。

但是,後來我父親的一句話,讓我徹底明白:為什麽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愛錢。

因為,一旦遇到迫害,無論什麽原因,能把一家人的命買下來的,就是錢。”

猶太人愛的不是錢,他們愛的是“用錢交換的更重要的東西”,比如,一家人的命。

從這點看,有錢沒錢最大的區別,是解決問題的路徑。

我有個朋友是腫瘤科的醫生,剛剛還跟他微信聊天,他說,見多了生離死別,只想感慨,關鍵時刻,人還是得要有錢。

前不久,我朋友接待的患者,一個六十多歲的大姐,來醫院復查,確診是胃癌晚期。

在此之前,因為缺錢,大姐連幾百塊錢的胃鏡檢查都不舍得做。還對醫生說,自己覺得沒大礙,只是胃稍微有點疼,開點止疼藥就好。

這次確診,朋友說大姐直接回家等著了,估計撐不過一個月。

錢這個東西,有時候,它就是命,甚至比命重要。

我經常說,年輕人不愛錢是很可怕的事情,一定要愛錢,尊重錢,因為錢最公平。

某種意義上,錢,就是資源;

而資源,就是抗風險能力。

你抵禦風險的能力越強,受挫回血的時間越短,續航時間才越長。

說真的,想要支撐起生命的長度、廣度、精彩程度,前提是要有一定的保障。

所有資本的原始積累,都是血淋淋的

錢的本質在於它的馬太效應,手裏資本越多,錢生錢,掙錢越容易;沒錢,往往讓掙錢變得更難。

難在,它是一個循環,比如,沒錢導致缺乏教育,缺乏教育導致技能不足,技能不足導致收入不高,收入不高的圈子質量不高,突破不了階層的壁壘,貧窮的狀態不會輕易改變。

於是,弱者越弱,強者越強。

可我們需要焦慮嗎?

其實沒必要。

我們需要的是,清楚這個世界運行的邏輯,之後,提高成長加速度,戒掉舒服,盡早積累一定的本金,將自己甩出“弱者越弱”的循環。

這樣,才有可能進入“強者越強”的正向循環。

我常去的一家大保健店裏有個經理,一來二去,彼此也熟了。

小夥子90後,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只用了3年。我覺得挺厲害的,細問才知道,他大專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州,做電子產品的銷售。

業績和能力掛鉤,剛開始他只能拿個底薪3000,天河區的房子租不起,只好在番禺租房,一個月800塊,上下班坐地鐵耗時近4小時。

有人可能覺得,來回4個小時,太奢侈了,還不如多花一點點錢,租離公司近的房,省下4個小時,用來學習也好。

但對他來說,那4小時從來沒有浪費,因為他一上地鐵就開始看電子書聽音頻課,紮實的銷售技巧和舒服的說話方式都是那時候學的。

也是因為持續學習,在微信風口那年,他知道要做自己的客戶社群,在對手還摸不著頭腦的時候,他憑此獲得第一桶金。

現在南山做大保健的高消費客戶,他熟悉一半。

攢下的錢,用來投資,買了老家杭州的一套學區房,買的時候花了80萬,1年多的功夫,現在價值120萬。

對他來說,日子就是在一點一點變好。

所有資本的原始累積都是血淋淋的。

因為不容易,要為之付出很多腦力甚至體力。

如果在有腦力又有體力的時候,不對自己狠一點,那麽這個社會就會對你一直殘酷。

所以,邁出那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你只有先滾一個雪團,才能滾大一個雪球。

也許很多人說,活著不應該太功利,錢不應該是最大的追求。

我當然認可,人不應該只向錢看。

但事實上,我們的目標,比如,生活質量、健康、教育等等,想離開錢談這些,太難了。

本質上,我們追求的,是錢帶來的價值。

千萬不要怪這個社會殘酷,該感到幸運。

畢竟,我們還有爭取的機會。

成年人的崩潰從缺錢開始?掀開了那塊遮羞布,看清了真相,既沒錢,又無能(年輕人不愛錢是很可怕的事情,一定要愛錢,尊重錢,因為錢最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