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數據庫知識點(性能優化)

數據庫知識點(性能優化)

服務器 lai files div 字節 應用場景 each 連接 系統表

數據庫
1. 引擎 
- innodb
- 表/行鎖
- 事務
-- mysiam
- 表鎖
- 無事務
-2. 數據庫如何加鎖?
終端1:
begin;
select * from tb for update;
commit;

終端2:
begin;
select * from tb for update;
commit;

3. 什麽時候需要加鎖?
- 計數
- 應用場景:
- 商品數量

4. 了解:
- 視圖
- 觸發器
- 函數 
- 存儲過程

5. 索引

作用:加速查找,對數據進行約束
索引種類

主鍵:不能為空
唯一:可以為空
普通
聯合:
聯合唯一

最左前綴原則


名詞
覆蓋索引:無序再從物理表中進行查詢

索引合並:多個單列進行查詢時

6. 無法命中? 7. 慢日誌?(記錄sql執行效率低的語句) - 查詢時間久的數據 - 未命中索引的數據 修改配置: slow_query_log = ON 開啟 是否開啟慢日誌記錄 long_query_time = 2 超過兩秒記錄下來 時間限制,超過此時間,則記錄 slow_query_log_file = /usr/slow.log 記錄日誌的文件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 = ON 為使用索引的搜索是否記錄 8. 執行計劃(幫助自己測試sql語句執行的性能怎樣) explain select * from tb; id 查詢順序標識 如:mysql
> explain select * from (select nid,name from tb1 where nid < 10) as B;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Extra | +----+-------------+------------+-------+---------------+---------+---------+------+------+-------------+ | 1
| PRIMARY | <derived2>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9 | NULL | | 2 | DERIVED | tb1 | range | PRIMARY | PRIMARY | 8 | NULL | 9 | Using where | +----+-------------+------------+-------+---------------+---------+---------+------+------+-------------+ 特別的:如果使用union連接氣值可能為null select_type 查詢類型 SIMPLE 簡單查詢 PRIMARY 最外層查詢 SUBQUERY 映射為子查詢 DERIVED 子查詢 UNION 聯合 UNION RESULT 使用聯合的結果 ... table 正在訪問的表名 type(執行效率由低到高) 查詢時的訪問方式,性能:all < index < range < index_merge < ref_or_null < ref < eq_ref < system/const ALL 全表掃描,對於數據表從頭到尾找一遍(執行效率最低DBA有打死開發當事者的想法) select * from tb1; 特別的:如果有limit限制,則找到之後就不在繼續向下掃描 select * from tb1 where email = [email protected] select * from tb1 where email = [email protected] limit 1; 雖然上述兩個語句都會進行全表掃描,第二句使用了limit,則找到一個後就不再繼續掃描。 INDEX 全索引掃描,對索引從頭到尾找一遍 select nid from tb1; RANGE 對索引列進行範圍查找 select * from tb1 where name < alex; PS: between and in > >= < <= 操作 註意:!= 和 > 符號 INDEX_MERGE 合並索引,使用多個單列索引搜索 select * from tb1 where name = alex or nid in (11,22,33); REF 根據索引查找一個或多個值 select * from tb1 where name = seven; EQ_REF 連接時使用primary key 或 unique類型 select tb2.nid,tb1.name from tb2 left join tb1 on tb2.nid = tb1.nid; CONST 常量 表最多有一個匹配行,因為僅有一行,在這行的列值可被優化器剩余部分認為是常數,const表很快,因為它們只讀取一次。 select nid from tb1 where nid = 2 ; SYSTEM 系統 表僅有一行(=系統表)。這是const聯接類型的一個特例。 select * from (select nid from tb1 where nid = 1) as A; possible_keys 可能使用的索引 key 真實使用的 key_len MySQL中使用索引字節長度 rows mysql估計為了找到所需的行而要讀取的行數 ------ 只是預估值 extra 該列包含MySQL解決查詢的詳細信息 “Using index” 此值表示mysql將使用覆蓋索引,以避免訪問表。不要把覆蓋索引和index訪問類型弄混了。 “Using where” 這意味著mysql服務器將在存儲引擎檢索行後再進行過濾,許多where條件裏涉及索引中的列,當(並且如果)它讀取索引時,就能被存儲引擎檢驗,因此不是所有帶where子句的查詢都會顯示“Using where”。有時“Using where”的出現就是一個暗示:查詢可受益於不同的索引。 “Using temporary” 這意味著mysql在對查詢結果排序時會使用一個臨時表。 “Using filesort” 這意味著mysql會對結果使用一個外部索引排序,而不是按索引次序從表裏讀取行。mysql有兩種文件排序算法,這兩種排序方式都可以在內存或者磁盤上完成,explain不會告訴你mysql將使用哪一種文件排序,也不會告訴你排序會在內存裏還是磁盤上完成。 “Range checked for each record(index map: N)” 這個意味著沒有好用的索引,新的索引將在聯接的每一行上重新估算,N是顯示在possible_keys列中索引的位圖,並且是冗余的。 9. 優化方案: - 不使用select * - 短索引 - 使用鏈表代替子查詢 - 固定長度在前面 - 分庫分表   分庫:一個庫中數據太多了,分到其他庫中   分表:     水平分表:把一個表拆到另一個表中,相當於一個one2one     垂直分表:把經常不看的記錄放到另一張表中    - 組合索引 >大於索引合並 - 內存代替鏈表   - choices   - limit - 讀寫分離(主從) - 分頁   1(記錄當前頁面的最大id與最小id)   2:指定只給用戶看XX也 - 緩存(redis):不能放非常多的數據,可以做高可用 select id,1 from tb;

數據庫知識點(性能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