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技術三板斧:關於技術規劃、管理、架構的思考

技術三板斧:關於技術規劃、管理、架構的思考

阿里妹導讀: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理論從實踐中來。作為技術工程師,要不斷地從事件中反思經驗、總結規律,才能避免踏入同一個坑,才能更高效地完成 KPI ,甚至是晉升。今天的文章來自阿里巴巴高階技術專家畢嘯,從五個方面總結工程技術的核心要點,相信對你能有所啟發。

大約半年前,開始總結自己關於工程技術的一些核心要點,關於規劃、技術管理以及架構,三個方面的一些心得。結合自己團隊的現狀、自己對於周邊做得比較好的同學的觀察,於是有了文中的這幾張圖。

一、關於技術規劃三板斧

技術規劃規劃做得好,能起到比較好的正向引導作用,個人及團隊的整體目標感會好很多,分為三個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是全域性分析,這需要溯源歷史,思考未來,要對未來有一定的預判。能夠基於資料,基於專業,基於客戶價值,同時結合頂層的戰略、公司的戰役情況和組織的現狀做分析。

第二部分是定目標。這一部分非常關鍵,定義好目標以及非目標,哪些事情是不要做的也要講明白,並且確認目標的實現路徑,做好拆解。

最後一部分是以終為始,從最終結果的角度,來溯源開始。從技術支撐業務發展、平臺能力輸出或者賦能、平臺研發效能以及技術資料驅動業務等不同的角度審視結果。

另外,關於創新,可以有幾個不同維度的方法,例如通過上下左右的比較,用比較思維法來獲取資訊;例如移花接木,通過不同行業的分析來完成方案的嫁接;例如第一性思考,深度分析業務以及技術的場景,產出最後的方案。

二、關於技術管理三板斧

這裡的管理,不是團隊管理,是指技術本身的管理。其實最近一年多,一直在倡導一件事情,就是技術的微觀化管理,技術和其他的事務不太一樣,一旦巨集觀化管理,不能 Deep Dive 細節,就非常容易引發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在研發質量中體現為研發效率降低,架構孵化。總體提供三個方面的建議:

首先,把控核心細節。軟體工程這些年,本質是沒變的。不管是偏網際網路的部分還是偏企業級的部分,關鍵細節是需要嚴格把關的。

另外,就是資料化度量。通過資料驅動研發體系的重建,通過質量風險文化的宣導以及核心指標的跟進,起到督導的作用。

最後,就是清單革命。清單革命是一本書的名字,這裡借用過來,合適是 checklist,不管是程式碼規約、應用規範還是穩定性治理等,都容易由於不重視或者不 check 而逐漸孵化。這時候,一個好的 checklist 非常關鍵重要。

三、關於技術架構三板斧

關於架構,其實講架構模式、TOGAF 架構、網際網路架構等的書不少。架構本身有一些通用的方法的,但是方法一旦通用,就會偏虛無縹緲。這裡總結了三個部分:

第一,是多元多維。這個概念來自窮查理寶典,因為架構需要良好的上下文輸入,需要思考時間和空間維度,需要思考組織人才和 KPI ,需要思考目標過程和結果,這些和架構本身關係不大,但是關聯到架構是否能夠良好地落地。

第二和第三是相輔相成的,核心是分而治之,各個擊破。架構本身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太複雜了,只能採用分而治之的辦法。怎麼分?利用金字塔原理,不遺漏、不重複,重點在業務架構和技術架構,同時在資料化上做思考,之後按照架構主題做拆分。怎麼擊破?分層架構和模組化架構,是比較通用的兩個方法,業界有架構模式的參照,也可以用一些移花接木的方法。另外,關鍵架構主題和架構模式,也可以有checklist,方便在做架構的時候,通過清單對照不會漏掉重要內容。

四、關於賽車、賽道、賽手三段論

去年六七月份,針對市面上已有的物流機器人公司,做了一個全域性的分析。在分析公司上,是有一些方法論的,正當嘗試總結的時候,正好看到“得到”的一個專欄,一名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分析如何快速搞懂一家公司。於是,做了總結:一個前提,就是分析巨集觀背景,例如經濟形勢。接下來是三部分:賽道很容易理解,就是這個行業發展的情況,賽道夠不夠寬,賽道夠不夠長;第二個就是賽車,公司有沒有核心的商業模式以及核心競爭力;第三個就是賽手,公司的人和文化,這個也非常重要。

五、關於點線面體的思考

曾鳴老師的智慧商業,是比較有深度的講解網際網路的一本書,中間有一篇文章是講點線面體的,內容很不錯。公司戰略和個人發展戰略,都可以從點、線、面、體的角度來思考。這裡做一個引用:

點線面體,是一種全新的戰略定位思考方法。這些年,很多人來找我討論,公司的下一步應該怎麼做。討論多了我慢慢發現,傳統的戰略理論框架很多已經不適應現在新的環境了。戰略的最核心是定位,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定位最傳統的理論框架是波特提出來的成本領先、差異化和利基市場的競爭戰略。雖然在未來這種定位還是大家需要去思考的,但實際上在網路時代有更重要的問題要先回答。
曾鳴《智慧商業》

作者: 畢嘯

原文連結

本文為雲棲社群原創內容,未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