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新聞解讀2019年】四分類不能準確區分所有垃圾 市民建議用更直白的名稱

【新聞解讀2019年】四分類不能準確區分所有垃圾 市民建議用更直白的名稱

 原標題:粽葉為何不是溼垃圾?末端處置環節不適用“四分類”不能準確區分所有垃圾,市民建議用更直白的分類名稱

  端午節將至,這些天,不少市民向記者反映,從溼垃圾和幹垃圾的定義來看,粽葉應該是溼垃圾。因為溼垃圾是指日常生活產生的容易腐爛的生物質廢棄物,而幹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溼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廢棄物。可使用“上海釋出—市政大廳”裡的“垃圾分類查詢”,得到的答案竟是幹垃圾。

  這一答案引發不少市民的討論。有人堅持認為粽葉是溼垃圾,還有人據此指出,目前上海生活垃圾“四分類”的標準尚不能準確區分所有種類的垃圾,導致一些垃圾時常在兩個甚至三個種類之間“搖擺”,讓市民搞不清、分錯類,這將影響他們的分類積極性。

  粽葉是很像溼垃圾的幹垃圾

  粽葉是幹垃圾,這與大多數人的認知相左。

  記者隨機採訪了20位市民,有18位認為粽葉是溼垃圾,理由是粽葉屬於“容易腐爛的生物質廢棄物”。有市民提出:“家裡養的花花草草就是溼垃圾,為何粽葉就不是了?”

  記者昨天從上海綠化市容部門瞭解到,“垃圾分類查詢”系統並沒有問題,目前粽葉的確被歸為幹垃圾。

  類似粽葉這樣有許多市民以為是溼垃圾的幹垃圾其實還有不少。《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中,就將椰子殼、榴蓮殼、核桃殼、玉米衣、甘蔗皮等硬果殼,以及榴蓮核、菠蘿蜜核等硬果實列為幹垃圾。至於這些“很像溼垃圾”的生物質廢棄物為何要被列為幹垃圾,該指引並沒有給出具體解釋。

  “玉米衣會發黴、腐爛,怎麼不是溼垃圾?”“甘蔗皮和枯枝落葉類似,應該是溼垃圾啊?”不少市民表示出疑惑。

  記者走訪了溼垃圾處置廠,瞭解粽葉被歸為幹垃圾的真正原因——它雖然可歸為溼垃圾,但目前不適合作為溼垃圾進行處置。道理和玻璃製品不歸類為幹垃圾類似。

  “粽葉也好,甘蔗皮也罷,在末端處置環節其實很不受待見。”閔行區餐廚再生資源中心負責人楊元暉說,粽葉質地相對較硬,且有韌性,大量進入處置裝置,可能會損傷裝置,又或者纏繞關鍵部件,影響裝置正常運轉。同理,榴蓮殼的“殺傷力”更大,經常卡住處置裝置的刀頭,“現在處置的任務排得很滿,要儘量避免裝置卡殼、損傷等情況的發生。”

  此外,“很像溼垃圾”的幹垃圾還有一個特點:主要成分是木、粗纖維甚至骨骼,降解速度明顯慢於大部分其他型別的溼垃圾,這就導致土壤肥料、有機介質等最終成品裡,有大量來不及降解的粽葉、榴蓮殼、大骨頭,影響產品的純淨度和利用率。

  楊元暉表示,在溼垃圾廠的前端,設有過濾網,專門用來篩除各種雜質,其中就包括上述這些“很像溼垃圾”的幹垃圾;至於“漏網之魚”,在末端還會有一道細篩程式,把還沒有變成“肥料”的粽葉、榴蓮殼等分揀出來,這些雜質最後會作為幹垃圾運去處置廠焚燒。

“四分類”名稱能否更直白一些

  粽葉因處置問題只能當作幹垃圾,那在小區扔垃圾時怎麼投放呢?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溼垃圾與可回收物、幹垃圾混合投放,可能會被罰款。如果監管部門認定粽葉不是溼垃圾,那是否要重新定義溼垃圾?否則,按照“容易腐爛的生物質廢棄物”這一定義,絕大多數市民會把粽葉當作溼垃圾。

  除了對生活垃圾“四分類”的定義有意見,不少市民還覺得“四分類”的名稱太有“誘導性”,尤其是幹垃圾和溼垃圾,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以幹、溼來區分幹垃圾和溼垃圾。一位居民提出,希望有更加直白的分類名稱,建議幹垃圾叫“可焚燒垃圾”,溼垃圾叫“可堆肥垃圾”,這樣就不會把溼紙巾誤認為溼垃圾,因為溼紙巾堆不了肥。

  “縱觀國際先進經驗,垃圾如何分類,基本取決於末端處置的工藝技術和能力,而非垃圾自身的特性是什麼。”同濟大學迴圈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坦言,生活垃圾分哪幾種,主要看的是這樣分類之後有沒有出路,比如在日本,可以燒的就叫可燃垃圾(廚餘垃圾主要也用於焚燒),不可以燒的就叫不可燃垃圾,可回收物的種類視末端有無處置能力還會進一步細分,比如PET塑料瓶、金屬罐頭、紙和布等。

  上海綠化市容部門的內部人士也表示,儘管近20年上海生活垃圾的分類經歷了至少5個版本,但每一套分類標準遵循的原則基本相同,即嚴格跟著末端處置方式的變化而變化。比如,上世紀末,上海剛開始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時,末端處置方式以填埋為主,所以最初是以垃圾是否容易降解、是否會對填埋處及周邊環境造成不可逆的汙染為主要原則進行分類。

  目前,上海明確的“四分類”標準,是從上海世博會之後開始實施的,是上海借鑑臺北案例,結合自身實際,從2011年開始在居住區推進以“乾溼分類”為基礎的“2+X”模式的基礎上演變而成。雖然從字面意思上很難看出和末端處置方式的對應關係,但實際內涵是和末端處置方式緊密結合的:幹垃圾主要焚燒、溼垃圾主要堆肥。

  不過該人士坦言,這套分類標準從名稱上的確會產生歧義,但該標準已經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得到明確,且從上海世博會沿用至今,短期內調整比較困難,只能通過各種宣傳引導措施,讓市民瞭解溼垃圾和幹垃圾的“別名”——易腐(堆肥)垃圾和其他(焚燒)垃圾,減少原本字面意思對正確分類投放的“干擾”。

  商家應明確標識加入分類

  一些市民靠看字面意思來“猜”分類,反映出上海生活垃圾分類的規則還不夠深入人心。

  “源頭要做好垃圾分類,懂得怎麼分類是關鍵的第一步。”居住在東京北面的埼玉縣富士見市的上海姑娘欣欣表示,剛到日本,她去當地政府部門辦理居留手續時,就拿到一本《生活指南》,裡面細緻羅列當地生活垃圾的分類和投放規則。社群還有強大的町委會(居民自治組織),主動上門宣貫“規矩”,還負責組織居民輪流到社群公共垃圾收集站值班,加深對垃圾分類規則的認知。

  “政府部門應當讓公眾瞭解垃圾去了哪裡,才能對如何分類有深刻認識。”在芬蘭赫爾辛基一家環保組織工作的奧措說,當地社群的垃圾桶至少有7種,但居民對這種分類方式十分認同,因為政府部門會清楚告訴他們這些垃圾為何要這樣分類,以及分類後的明確去向。比如有機垃圾,經過有機廢料處理廠的處理,產生可以用於發電或加熱的沼氣,剩餘殘渣最終成為堆肥。又比如可燃垃圾,經過清潔化的焚燒,產生電能或熱能。而紙板經過分揀、清洗、碎漿,可再次製成紙板。

  在英國倫敦工作的凱恩則稱讚當地商家在宣貫垃圾分類規則上的努力。比如不可回收物品,也就是上海的“幹垃圾”,是較難辨識的垃圾類別,有些材料做的塑料瓶罐就不能回收利用,一些被汙染的塑料瓶罐也不行,但它們和可以回收利用的塑料瓶罐放在一起時,很難區分。好在當地商品的包裝上會給出明確標識,如果不能回收利用,就會印上相應符號,標明“不能回收利用(Not Yet Recycled)”;如果能回收利用,就印上一個迴圈符號,標明“能回收利用(W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