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測試部門,如何更好的體現價值--8年測試總結

測試部門,如何更好的體現價值--8年測試總結

一、測試比開發low,一定程度上我是認同的

  之前面試的時候,有個小朋友問我:“有人說測試比開發low,你覺得呢?”(表情憤慨,可能是她的開發鄙視測試了)

  我說:“在一定程度上,我是認同的。從測試整體行業看,肯定是不如開發的。但是從個體,甚至一個團體來看,則不一定”

  一個專案,從創業到做大再到衰敗,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人員情況一般是:開發(產品等其他人員這裡不說)->擴招開發->招測試(一定程度後)->擴招開發+測試->逐步退出測試+開發->留一兩個開發維護->結束

  我們可以看到,很少有專案在創業的時候帶著測試一起玩,如果有,那一般也是那個測試個體能力很強,承擔的不止測試的活。(專門的測試相關專案除外)

  為什麼呢?

  因為開發是產出、是開源部門,而測試是成本、是節流部門。如果沒有產出,哪來的空間給你節流。因此我覺得從整體來說,測試是不如開發的。

  PS:我不太想從技術角度說明這個,因為現在開發團隊很多是在做如何降低開發難度,增加開發效率的事情,從個體而言開發難度變低,但是從整體團隊而言,開發競爭力是增強,而現在很多測試往往是相反的。

二、在個體角度,測試不一定比開發差

  到了個體的角度,比如同工作年限兩個人,一個還是初級開發,一個做高階測試,初級開發悶頭做自己的活,高階測試可以減少測試團隊大量工作量,減少人力投入;可以減少中高階開發的開發時間,那麼顯然這個測試是比這個開發強的。

  那麼從個體或者部門角度,如何更好的體現自己,增加價值呢?

  下面是我個人的一些見解,主要是針對測試部門。(個人的話其實類似,進階路線中不管是自動化測試還是效能測試,其實也是因為降低成本而被青睞)

  1、首先當然是要保證產品質量,畢竟是這個崗位存在的價值

    這塊的思路主要是拓展測試人員的思維,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多相互溝通,互相促進成長。

 

  2、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提升測試效率,既然測試是成本部門,那麼做同樣的事情,用的成本更低,那麼自然是更有價值的

     ①提到這塊,一般大家想到的就是自動化測試(效能測試作為專項測試這裡先不提),自動化測試相對來說傳播的都比較廣泛,可以減少迴歸測試的工作,屬於硬實力。但是其實在不少團隊中,可以實現自動化,但是穩定性、可靠性不夠,容易入不敷出。因此我把這塊放在最後面。

    ②相對於自動化測試而言,自動化(無驗證)/小工具/平臺等輔助用的,更容易落地降低測試工作量。

    ③相比於技術類的,測試計劃、測試進度、業務積累等軟內容,沒有很直觀的減少工作量體現,但是實現、長期水磨下,個人覺得收益是更大的。

 

   3、提高工程整體效率(測試角度):對於一個工程來說,主要耗時不在測試節點,更多在於開發(包括需求反覆、開發本身耗時、有BUG反覆),如果能減少他們的工作,則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這塊可入手的點不多,主要考慮:規範、流程儘可能左移(一定程度TDD)、減少開發內測時間、減少BUG溝通成本。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