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小身材大毛病,談小公司的大公司病

小身材大毛病,談小公司的大公司病

這個話題是老生常談了,最近不太爽,想聊聊這個

通常情況下,管理小團隊意味會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資金緊張

        大多數情況是這樣的,處於小團隊狀態的要麼是初創公司,大把的錢要花,捉襟見肘;要麼是發展的不怎麼好的公司,營養不良,如果小團隊資金充裕,那就是個小眾冷門不充分競爭市場小富即安公司,不在本討論之內。

       什麼都要省著點花,巴不得一塊錢當十塊錢用

2、人手緊張

      既然錢都不夠用了,這年頭啥最貴?人啊!人手不夠是必然的,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畜生用,至於畜生會不會當男人用就不知道了。

3、核心團隊都是都是有點來頭的

    尤其是初創公司,一般是這樣的,要麼幾個有幾把刷子的人湊在一起組個公司,沒點手藝人家不會找你組團,要麼老闆找幾個有點貨的人去組建公司。

4、中層或者基層員工不怎麼高大上

    還是回到第一個問題,窮病,幾個有點刷子的人勢必不便宜,僅剩不多的資源,勢必招不起豪華的中層或者基層配置。

5、憋屈的乙方,憋屈的甲方

   在甲方面前當孫子,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事;可輪到自己當甲方時,還是孫子,發現供應商都好牛逼,發現沒幾個得罪的起的;

    對於小團隊管理者,面對老闆是孫子,這在哪都沒毛病!面對下屬還是孫子,給不出有競爭力的薪資,罵不出有競爭力的話,還有牛逼的同級別同事給你各種仙人指路。

     鄙人才疏學淺,給不出什麼醫治這頑疾的良方,能解決的話哥們早就去靠嘴去講(hu)課(you)吃飯了,吹完拿錢,無賬期無售後還能多認識人,多好。但是,我還是想站在小團隊管理者的角度想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窮病得治,開源節流。開源被動方面要看老闆能拉到多少投資,投放多少資金,主動方面看團隊能拉到多少業務,內部能省則省,這道理太多人講過,至少我沒啥心得,很多情況也不是一個管理者能左右,不多聊

主要針對同級別同事:

      你能成為小團隊高管,說明你過去某階段有著不錯的戰績,但是這個往往會成為你墜落的陷阱

      我們見過太多言必稱希臘的教條主義者和經驗主義者,我們過去是怎麼怎麼樣的,我們過去就是這麼幹的。

      沒錯你是大平臺來的,大平臺確實很多東西是多年累積沉澱下來的先進制度、方式、經驗,但是你確定搞明白大平臺為什麼會形成這些你視為神明的東西,他們是怎麼來的搞清楚了嗎?這些東西換了個環境你確定直接生搬硬套你確定是最合適的嗎?

     當然你可能讀過很多管理類的書籍,彼得德魯克、史蒂芬羅賓斯這些大師的書汗牛充棟,管理確實有些章法可依,但是制度的理論依據和落地,並不是找一個模型套就行,不同的業務、不同的生存環境、不同的平臺有不同的適用制度,盡信書不如無書,更何況人家大師開篇序言就說了,管理是一門實踐性科學。

    結合我學習的理論,和我的實踐經驗,我個人理解的管理,搞清楚什麼最重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管事而不是管人。人人有權爭勝負,無人有權論是非,這只是我的一己之見

   小團隊最重要的事,當然是賺錢,但是這不符合Smart原則,如何實現賺錢這個大里程碑,分解開就是節約成本、設計過關、快速交貨,這是賺錢的必要條件,另外就是拓寬、維護客戶關係。

    莫裝逼,新公司,尤其是專案類公司,出現意料之外的問題太正常了,本身專案的定義之一就是一個不斷解決  問題的過程,當出現問題莫用為什麼沒有計劃到,為什麼沒有預見到,或者更陰險的是口頭承認專案會出現意料之外的問題而實際管理時對問題的容忍度很低,那其他人計劃時你在幹啥呢?逛淘寶、刷朋友圈?你有這麼高瞻遠矚有大謀略,為啥要這麼深藏不露,韜光養晦嗎?難道是你壓根就沒貨?Oh no,人艱不拆~

    小團隊容易監督,大多數都是扁平化管理,藉助一些新的管理平臺比如釘釘之類的,不太會出現大範圍的磨洋工或者怠工,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卯足了勁在做正確的事情,出現問題高層管理者應該以身作則幫助團隊一起解決問題,即使不是自己的專業所在,但是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援工作,至少讓團隊知道你跟他們是一起的,而不是自己逍遙,別人天天加班到深夜你每天4點下班,別人犧牲假期你度假,然後對其他人橫加指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做的越多錯的勢必越多,那簡單,不做豈不是永遠不會錯!別人跟你談分工你談奉獻,別人跟你談奉獻你談分工,好一個兩面三刀,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奉獻精神,沒有同理心的人能管理好公司。

   不要動輒對人評頭品足,人是管不住的,企業不是軍隊,也不是計劃經濟時代,不存在絕對服從。多關懷員工,多呵護公司氛圍,打造和諧、積極向上、勇於擔當才是一個小公司存活的唯一路徑,並在成長這條路上,把住職業道德底線,結合管理理論,逐漸查漏補缺,溫和地完善制度,不是眼前最緊急的就讓團隊緩過勁來以後整改,而不是說風就是雨,這樣一來能讓團隊成員長久留在這個平臺,同時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這個平臺,要激發團隊精神,與基層員工充分溝通,往往團隊成員的追求不全是經濟上的加薪,那麼在資源允許、不額外增加公司負擔的情況下,儘量照顧團隊成員的需求,人在每一段職業生涯的階段,都在追求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的平衡,引導團隊需求與公司需求一致。

權力應該和責任對等,多管就要多付出多擔當,不願扛事就別管了吧,省的禍公司殃員工。這世上就沒有有權無責的好事,多的是有責無權的崗位,如果一個管理者真的做到指指點點時有你,拼殺扛事時尋不見你,我覺得他可以更新一下簡歷以備不時之需了。

一點心得一點牢騷,一笑而過別當真,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說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