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vue專案建立步驟 和 路由router知識點

vue專案建立步驟 和 路由router知識點

選單快捷導航:

  1. vue專案建立
  2. vue路由router知識點(路徑引數、查詢引數、命名路由、巢狀路由、命名檢視、hash/history模式)

1、建立一個vue專案步驟 (windows環境下)。建立vue專案前,檢查系統是否具備建立專案的條件(是否已經安裝好了node.js、webpack、vue-cli)。cmd開啟終端。

1.1 如果還沒安裝node.js, 則先安裝node.js ,安裝完成後,檢視node版本

node -v

1.2 安裝淘寶映象, 安裝完成後檢視npm版本:npm -v

npm install -g cnpm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1.3 安裝webpack

npm install webpack -g

 1.4 安裝vue全域性腳手架,vue-cli2.x使用  npm install -g vue-cli  , vue-cli3.x使用   npm install -g @vue/cli   安裝, 檢視vue版本: vue -V  

npm install -g vue-cli

  或 

npm install -g @vue/cli 

1.5 準備工作做好了,開始正式建立vue專案, 建立vue專案可以選擇兩種方式。下面的my_vue_pro是vue專案名字

vue init webpack my_vue_pro

  或

vue create my_vue_pro

    vue init  是vue-cli2.x的初始化方式,可以使用github上面的一些模板來初始化專案,webpack是官方推薦的標準模板名。vue-cli2.x專案向3.x遷移只需要把static目錄複製到public目錄下,老專案的src目錄覆蓋3.x的src目錄。 vue  create   是vue-cli3.x的初始化方式,目前模板是固定的,模板選項可自由配置,創建出來的是vue-cli3的專案,與vue-cli2專案結構不同,配置方法不同,具體配置方法參考官方文件。

  如果vue版本還是2.x, 從vue-cli2.x升級到最新版:先執行解除安裝: npm uninstall -g vue-cli  , 再安裝最新版  npm install -g @vue/cli  

1.6  cd進入專案

cd my_vue_pro

1.7 新增需要的依賴包,比如新增vue路由vue-router依賴包,可以使用  npm install vue-router  , 或者  vue add router  

npm install vue-router

  或

vue add router

1.8 安裝所有依賴包, npm install  。解除安裝依賴包: npm uninstall xxx 

cnpm install

1.9 執行專案,檢視package.json檔案中的scripts指令碼中的執行方式, npm run dev  或  npm  run serve  

npm run serve

 

2、vue路由vue-router解說

  Vue Router 是 Vue.js 官方的路由管理器。它和 Vue.js 的核心深度整合,讓構建單頁面應用變得易如反掌。包含的功能有:

  • 巢狀的路由/視圖表
  • 模組化的、基於元件的路由配置
  • 路由引數、查詢、萬用字元
  • 基於 Vue.js 過渡系統的檢視過渡效果
  • 細粒度的導航控制
  • 帶有自動啟用的 CSS class 的連結
  • HTML5 歷史模式或 hash 模式,在 IE9 中自動降級
  • 自定義的滾動條行為

為了加深對路由的理解,在安裝vue-router包後,如果專案自動生成了router.js, 先刪除,我們手動來寫一個router.js。建立router.js後,再新增加2個vue頁面,命名pageA和pageB,如下圖:

其中router.js程式碼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Router from 'vue-router'
//自定義頁面
import PageA from './views/PageA'
import PageB from './views/PageB'

//安裝路由到vue
Vue.use(Router)

const routes = [
    {
        path: '/',
        redirect: '/pageB'  //重定向,設定預設進入pageB頁面
    }, {
        //動態路徑引數,以冒號開頭,如果有多個引數則繼續往後面追加
        path: '/pageA/:id/:name',
        name: 'pageA',
        component: PageA
    }, {
        path: '/pageB',
        name: 'pageB',
        component: PageB
    }
]

export default new Router({
    //mode: 'hash', //預設hash模式,hash模式有#;另外還有一種history模式,沒有#符號
    routes
})
View Code

main.js是vue專案的入口指令碼,在這裡引入router.js, 傳入路由配置。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js'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

new Vue({
  router,  //key名字必須命名為router
  render: h => h(App)
}).$mount('#app')
View Code

2.1 路由檢視<router-view> 元件和 路由導航<router-link>元件

 在專案啟動模板頁App.vue上面有個<router-view>路由檢視元件,相當於是一個佔位符一樣(<slot>插槽也類似),之後頁面的路由變化引起的頁面替換都是在<router-view>路由檢視上進行。

  而<router-link>有點類似於超連結標籤<a>,<router-link>上有個必寫的屬性to, 就類似於超連結<a>的href屬性,設定要跳轉的路由連結。

  App.Vue測試程式碼:

<template>
  <div id="app">
    <div id="nav">
      <router-link to="/pageA/5188/王大錘">pageA</router-link> |
      <router-link to="/pageB">pageB</router-link>
    </div>
    <router-view/>
  </div>
</template>

2.2 路徑引數和查詢引數

  路徑引數和查詢引數作為頁面之間的資料傳遞的一種方式,使用非常頻繁。路徑引數,望文生義意思是引數作為路徑的一部分,在配置路由的時候把引數配置好,然後在瀏覽器中輸入url時,必須傳參,否則會找不到這個路由這個頁面。例如,pageA頁面的路由配置為:/pageA/:id/:name  ,意思是pageA頁面後面必須傳一個id引數和name引數,這兩個引數作為路徑的一部分,必須傳值。然後在pageA頁面中用:this.$route.params 來獲取所有的路徑引數。

  而查詢引數則沒有路徑引數這麼嚴格,路由不會對此做驗證。路由引數在url中的表現為頁面連結後面加 ?key=value&... , 然後在頁面中用:this.$route.query 來獲取所有查詢引數。如下圖:

我們列印this.$route變數,看到如上圖右邊部分內容:

  • this.$route.name : 頁面名字。這個name就是在router.js中配置的那個name, 這個name也是有大用處的,比如在<router-link>中使用“命名路由”的時候就是用到它,舉例說明,通過在路由連結標籤的to屬性設定name和相應的引數,然後跳轉效果和設定路由path是一樣的:
    <router-link :to="{ name: 'pageA', params: { id: 5188, name:'王大錘' }}">命名路由pageA</router-link>
  • this.$route.path: 路由路徑,包含路徑引數,不包含查詢引數
  • this.$route.fullPath: 路由全路徑,包含路徑引數和查詢引數
  • this.$route.query: 路徑所有查詢引數
  • this.$route.params: 路徑所有路徑引數
  • this.$route.meta: 路由元資訊,在配置路由的時候可以把自定義的一些資料存在meta中,用作其他用途
  • this.$route.matched: 裡面包含了路由的一些匹配資訊

2.3 路由props設定及路徑引數獲取

  在設定頁面路由時,如果增加一個props屬性,並設定為true, 則在頁面中可以直接拿到引數,不需要通過this.$route.params來取引數。比如router.js中部分程式碼:

{
        path: '/pageC/:id/:name',
        name: 'pageC',
        props: true, //設定props屬性為true, 則可以在PageC頁面中直接取引數
        component: PageC
    }

在PageC頁面中引數獲取:

<template>
    <div class="box">
        <h1>佛山 -- 黃飛鴻,from PageC </h1>
        <h3>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h3>
        <h3>路徑引數id: {{this.id}}, name: {{this.name}}</h3>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pageC',
        props: ['id', 'name'], //直接接收路徑引數
        created(){
            console.log("id: ", this.id, ", name: ", this.name)
        }
    }
</script>

2.4 巢狀路由。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介面,通常由多層巢狀的元件組合而成。同樣地,URL 中各段動態路徑也按某種結構對應巢狀的各層元件。比如現在PageB頁面中嵌入頁面PageC, 則需要在PageB頁面中增加一個路由檢視<router-view>標籤,作為巢狀頁面PageC的佔位符。

  路由部分程式碼:

{
        path: '/pageB',
        name: 'pageB',
        component: PageB,
        meta: { isOK: true, type: 9 },
        children: [
            {
                path: 'pageC/:id/:name',
                component: PageC,
                props: true, //設定props屬性為true, 則可以在PageC頁面中直接取引數
                name: 'subPageC',
                meta: { requiresAuth: true, id: 51666 }, //自定義資料
            }
        ]
    },
View Code

 PageB頁面中部分程式碼:

<template>
    <div class="box">
        <h1>一片雲 -- 羅小虎,from PageB </h1>
        <h3>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h3>
        <!-- 巢狀路由,巢狀頁面佔位符 -->
        <router-view></router-view>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pageB',
        created(){
            console.log('...pageB...')
            console.log(this.$route)
        }

    }
</script>
View Code

  效果圖:

 2.5 程式設計式的導航。 <router-link>叫宣告式導航,還有種程式設計式導航,格式為:router.push(location, onComplete?, onAbort?), 在頁面中的使用例子:

// 字串
router.push('home')

// 物件
router.push({ path: 'home' })

// 命名的路由
router.push({ name: 'user', params: { userId: '123' }})

// 帶查詢引數,變成 /register?plan=private
router.push({ path: 'register', query: { plan: 'private' }})

/*注意:如果提供了 path,params 會被忽略,上述例子中的 query 並不屬於這種情況。
取而代之的是下面例子的做法,你需要提供路由的 name 或手寫完整的帶有引數的 path:
*/
const userId = '123'
router.push({ name: 'user', params: { userId }}) // -> /user/123
router.push({ path: `/user/${userId}` }) // -> /user/123
// 這裡的 params 不生效, 即程式設計式導航如果提供了path, 則路徑引數必須寫入path中。而查詢引數可以不寫入
router.push({ path: '/user', params: { userId }}) // -> /user

  同樣的程式設計式導航規則也適用於<router-link>導航元件的to屬性

  router.replace(location, onComplete?, onAbort?) 和router.push(...)很像,唯一的不同就是,它不會向 history 新增新記錄,而是跟它的方法名一樣 —— 替換掉當前的 history 記錄。宣告式導航替換用法: <router-link :to="..." replace>  ,程式設計式導航替換用法:  router.replace(...)  

     router.go(n)的使用,這個方法的引數是一個整數,意思是在 history 記錄中向前或者後退多少步,類似 window.history.go(n)

// 在瀏覽器記錄中前進一步,等同於 history.forward()
router.go(1)

// 後退一步記錄,等同於 history.back()
router.go(-1)

// 前進 3 步記錄
router.go(3)

// 如果 history 記錄不夠用,那就默默地失敗唄
router.go(-100)
router.go(100)

 2.6 命名檢視。有時候想同時 (同級) 展示多個檢視,而不是巢狀展示,例如建立一個佈局,有 sidebar (側導航) 和 main (主內容) 兩個檢視,這個時候命名檢視就派上用場了。你可以在介面中擁有多個單獨命名的檢視,而不是隻有一個單獨的出口。如果 router-view 沒有設定名字,那麼預設為 default

router.js中部分程式碼:

{
        path: '/pageD',
        name: 'pageD',
        components: {  //演示命名檢視
            default: PageD,
            tanA: PageA,
            tanB: PageB
        }
    }

App.vue中部分程式碼:

<router-view/>
    <!-- 命名檢視, 路由檢視名字匹配了,就會展示匹配的頁面內容 -->
    <router-view name="tanA"/>
    <router-view name="tanB"/>

2.7 路由模式。預設路由模式是hash模式,即位址列中域名後帶有#符號(此 hash 不是密碼學裡的雜湊運算)。它的特點就是使用 URL 的 hash 來模擬一個完整的 URL,於是當 URL 改變時,頁面不會重新載入。不過看起來不是很美觀,另外hash模式的路由,在作為回撥地址和一些第三方公司合作時,會有點麻煩,比如如果想實現微信快捷登入或者獲取微信使用者授權時,當微信使用者授權成功後,回跳回來時,微信返回的code引數會插入到#符號前面,這樣的話就為了獲取這個code,就需要一系列的另外操作了。

  路由模式還有另外一種模式就是history模式,這種模式是沒有#符號的,符合我們平常的使用習慣。這種模式充分利用 history.pushState API 來完成 URL 跳轉而無須重新載入頁面。

export default new Router({
    //mode: 'hash', //預設hash模式,hash模式有#;另外還有一種history模式,沒有#符號
    mode: 'history', //history模式,沒有#符號
    routes
})

  

  不過這種模式要玩好,還需要後臺配置支援。因為我們的應用是個單頁客戶端應用,如果後臺沒有正確的配置,當用戶在瀏覽器直接訪問 http://oursite.com/user/id 就會返回 404,這就不好看了。

  所以呢,你要在服務端增加一個覆蓋所有情況的候選資源:如果 URL 匹配不到任何靜態資源,則應該返回同一個 index.html 頁面,這個頁面就是你 app 依賴的頁面。

   

測試DEMO:https://github.com/xiaotanit/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