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GNS3(1)——OSPF多區域配置

GNS3(1)——OSPF多區域配置

GNS3(1)——OSPF多區域配置

RIP適用於中小網路,比較簡單。沒有系統內外、系統分割槽,邊界等概念,用到不是分類的路由。

OSPF適用於較大規模網路。它把自治系統分成若干個區域,通過系列內外路由的不同處理,區域內和區域間路由的不同處理方法,減少網路資料量大傳輸。

 

先配置左側部分,左側部分可以看做是OSPF的單區域配置

其中,右擊路由器,單機Console調出控制檯。頁面如下:

 

 R1#表示最高許可權級別,最低許可權1(顯示為" Router> ",即為普通使用者模式),最高15(顯示為" Router# ",即為管理員特權模式)

現在開始配置R1路由器(IP地址和子網掩碼如左圖所示)      [環回口相當於主機]

 1 configure terminal        //進入全域性配置模式
 2 
 3 /*
 4  *配置主機路由
 5 **/
 6 interface loopback 0    //設定環回口
 7 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255
 8 exit
 9 
10 
11 /*
12  *回退一級,設定路由器地址
13 **/
14 int f0/0                     //int 為 interface的縮寫
15 ip add 12.1.1.1 255.255.255.0    // add 為 address 的縮寫
16 no shutdown              //啟用介面
17 
18 /*
19  *返回根一級
20 **/
21 end                                             

之後同樣的方法配置R2路由器

/*
 *其中對應部分均為簡寫形式
*/

conf t

int lo0
ip add 2.2.2.2 255.255.255.255
exi

int f0/0
ip add 12.1.1.2 255.255.255.0
no sh

此時已經配置好R1與R2兩個路由器,需要測試他們之間的通斷。

//在R1的console
ping 12.1.1.2
//結果如下

 此時,已經搭建完R1與R2之間的路由,現在可以檢視他們的路由表。

以R1的路由表為例:

//檢視當前路由器路由表
sh ip ro    //show ip route 的簡寫

 

 其中 Connected 代表直連

配置OSPF

接下來開始配置OSPF

conf t

/*
 * 啟用OSPF程序
 * 任意兩臺之間的OSPF值可以不一樣,但是通常情況下保持一致
 * OSPF值範圍 0 ~ 65535
*/
router ospf 100    

/*
 * 定義router-id,可以隨機設定,但通常和環回口相同
*/
router-id 1.1.1.1

/*
 * OSPF的區域 
*/
network 1.1.1.1 0.0.0.0 area 0
network 12.1.1.1 0.0.0.0 area 0
exit
write    //儲存,簡寫為w
/*
 * 儲存完之後嘗試 ping 
*/

// 在R1 的 console中
ping 2.2.2.2

 

 此時代表兩臺裝置的OSPF搭建完成。

 

搭建三臺裝置的OSPF

三臺裝置需要兩兩建立關係,需要3*2*1/2=3個相互關係,導致耦合度升高,因此引入DR裝置。

現在設定裝置的優先順序:

假設將 R2 設為 DR ,DR 分級為 0-255, 255 為最高,因此設定 R2 的 DR 優先順序為 255

/*
 *設定 R2 的優先順序為 255
*/
conf t
int f0/0
ip os pri 255
end

/*
 *需要清除已有的OSPF 程序
*/
clear ip ospf process

//在 Reset ALL OSPF Process 選擇 yes

 

如上圖所示。

 

 

之後加入第三臺裝置,ip如下圖所示

 

 

 

/*
 * R2 console
*/

conf t
router os 100
net 2.2.2.2 0.0.0.0 area 1
exit
int f1/0
ip add 23.1.1.2 255.255.255.0
no sh

wr

/*
 * R3 console
*/

conf t
int lo0
ip add 3.3.3.3 255.255.255.255
int f1/0
ip add 23.1.1.3 255.255.255.0
no sh
end

wr

ping 23.1.1.2    //每配置完一個都要測試是否能夠ping通

ping通之後,說明主機的路由已經建立,接著繼續宣告router-id,將二三兩臺裝置宣告入area的ospf中

/*
 * R3 console
*/
conf t
router os 100
router-id 3.3.3.3
net 3.3.3.3 0.0.0.0 a 1
net 23.1.1.3 0.0.0.0 a 1

/*
 * R2 console
*/
conf t
router os 100
net 23.1.1.2 0.0.0.0 a 1

/*
 *之後測試是否已經建立關係  (在R2 console)
*/
do ping 23.1.1.3

效果如圖:

 

此時,在R3中測試一下當前網路,在R3中檢查路由,結果如下:

 

此時我們試著在R3中測試是否能夠ping通R1主機-----------------------你猜呢?

 

(猜對沒獎,手動滑稽)

 

那麼外部路由如何進入OSPF網呢?

 

 

對於外部路由,例如主幹網要注入1000個外部路由給OSPF內的裝置D,但是不幸的是D的運算能力不足以支援再有1000條路由。但是OSPF網內的路由D是可以共享的,因此上圖中紅線直接注入不行,因此從藍線先注入給OSPF網的其他裝置,再有OSPF網內共享,使得D獲得這1000條路由。D被稱之為末節裝置(stub)

/*
 * 這裡將 R1 作為輸入口 R3作為stub
*/

/*
 * 在 R1 console
*/ 
conf t
int lo1
ip add 172.16.1.1 255.255.255.0
exi
router eigrp 100
no auto-summary
network 172.16.1.1 0.0.0.0
exi
router os 100
redistribute eigrp 100 subnets


/*
 * 在 R3 檢視一下路由表    
*/
sh ip ro

 之後將area設定為stub末節區域

/*
 * 在 R2 console
*/

conf t
router os 100
area 1 stub
end

/*
 * 此時 R2在 area1 中的部分已經設定為stub,接著需要設著 R3 area1 也為stub區域
 * 如果不設定會導致R2 和 R3 之間的連線宕掉
*/

/*
 * 配置 R3 過程同 R2
*/

可以測試一下R2的路由 sh ip rou,結果如下: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