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網路之網路介面層

計算機網路之網路介面層

## 前言   由於計算機網路知識如果用一篇部落格來寫,篇幅就會非常長,我將通過TCP/IP四層協議的形式進行連載計算機網路系列的文章,即會把計算機網路分為網路介面層、網路層、傳輸層和應用層的順序來寫,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援。 ## 計算機網路概述 ###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主要由一些通用的、可程式設計的硬體互連而成,通過這些硬體,可以傳送不同型別的資料,並且可以支援廣泛和日益增長的應用。計算機網路的不是軟體概念,還包含硬體裝置,計算機網路不僅僅是資訊通訊,還可以支援廣泛的應用。
###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按網路的作用範圍,可以分為廣域網(WAN)、都會網路(MAN)、區域網(LAN),其範圍如下: 分類|英文|範圍|區域 --|--|--|-- 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幾十到幾千公里|跨省、跨國 都會網路|MAN(Metro. Area Network)|5KM-50KM|城市間 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1KM以內|地區內   按網路的使用者,可以分為公用網路和專用網路
### 計算機網路的層次結構   為了使不同計算機廠家生產的計算機能夠相互通訊,以便在更大的範圍內建立計算機網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78年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通訊協議劃分為七層,自下而上依次為:物理層(Physics Layer)、資料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會話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層完成資料傳送服務,上面三層面向用戶。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975191/202006/1975191-20200605103054302-680200109.png)   OSI欲成為全球計算機都遵循的標準,由於OSI在市場化過程中困難重重,TCP/IP在全球範圍成功執行,使得OSI最終並沒有成為廣為使用的標準模型。可能是OSI的專家缺乏實際經驗,OSI標準制定週期過長,按OSI標準生產的裝置無法及時進入市場,OSI模型設計的並不合理,一些功能在多層中重複出現等原因造成的。除了標準的OSI七層模型以外,常見的網路層次劃分還有TCP/IP四層協議以及TCP/IP五層協議,它們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下圖所示: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975191/202006/1975191-20200605103525164-1865662226.png) ### 計算機網路的效能指標  |bit|Byte|KB|MB|GB|TB|PB|EB --|--|--|--|--|--|--|--|-- 名字|位元位|位元組|千位元組|兆位元組|吉位元組|太位元組|拍位元組|艾位元組 比例|-|8bits|1024B|1024KB|1024MB|1024GB|1024TB|1024PB 常見裝置|閘電路|-|暫存器|快取記憶體|記憶體/硬碟|硬碟|雲硬碟|資料倉庫   計算機網路中的資料傳輸速率單位是:bps=bit/s。為什麼電信拉的100M光纖,測試峰值速度只有12M每秒?因為網路常用單位為(Mbps),100M/s = 100Mbps = 100Mbit/s= (100/8)MB/s=12.5MB/s   計算機網路的效能指標有時延和往返時間RTT。時延包括髮送時延、排隊時延、傳播時延和處理時延。$傳送時延 = \frac{資料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