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式設計師如何高效學習,才能加快成為架構師的步伐
認清自己 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因為這關係到你能夠夠選對學習方向,能否沉下心來去學習,不要因為某一個方向火,而盲目的去追;也不要因為某一個方向可能不容易找工作而不去學。 學習的目的 學習的目的,
認清自己 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因為這關係到你能夠夠選對學習方向,能否沉下心來去學習,不要因為某一個方向火,而盲目的去追;也不要因為某一個方向可能不容易找工作而不去學。 學習的目的 學習的目的,
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每年都有不少程式員想進去,畢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網際網路公司,一方面是公司名氣大,一方面是待遇好。所以,阿里成為了不少程式設計師的首選。 而最近一名阿里員工在網上是這麼吐槽的:每天在單位就
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相當有代表意義,即技術人員本身的技術發展瓶頸的突破問題。 具體問題如下,通常情況下,技術人員在某一領域工作3-5年後,會成為團隊內或者公司裡的核心技術骨幹,這個時候他
說到程式員的薪資我想也就只有“傳說中的架構師”的薪資是足夠誘惑到大家的,年薪40W-80W對於他們來說是比較簡單的一件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架構師”。 架構師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職業,知識面的寬窄往往決定著一個
進入Java這個行業也有8年了,通過8年的努力,現在在阿里任職一名高階架構師。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認為,隨著你工作年限的增長、對生活對生命認識的深入,應當不斷思考三個問題: 1、我到底適不適合當一名程
今天晚上7點,爬了某招聘網站,獲取近一週的程式員工資18275條。其中,有工資的17628條(北京4892,上海5073,廣州3386,深圳4277)。本文分別統計了工資的分佈,工資和學歷,地域,工作經驗和公司的性質
最近或許有夥伴發現,寫技術實現及細節的變少了,更多是經歷以及思想、規範。莫非是道則道,非常道,你道我也道?然,並不是:)。 當入行四五年時,個人經歷中,從14年開始實習工作到15年轉正,各電信專案現場跑,開
本文要點 現代體系結構和基礎設施是短暫的、動態的,不可預測的使用者行為與不可預見的事件交織在一起。我們的系統開始不再像可預測的金屬機器那樣工作,而更像具有突發行為的生物機器。
回想自己做開發的這八年多,我獲得了很多,技術能力、培訓、出國、大公司的,還記得剛剛出來第一年那段時間,太多東西不懂的,我都是一切聽從老大的安排,敲敲程式碼,看看資料庫,測試自己和別人的程式碼;這樣幹了一年
工作了挺久,發現有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從程式員、高階程式設計師,到現在掛著架構師、專家之類的頭銜,伴隨著技術和能力的提高,想不明白的事情反而越來越多了。這些疑問有些來自於跟小夥伴交流,有些是我
所謂最優,就是從一堆不非最佳的方案中找到最好的一個,或者整合一個。 在我最近的三個專案裡,專案的週期都太短了,大抵都在 3~6 個月之間。短週期的專案裡,對於開發人員的能力增長並不是一件好事——我們所能沉澱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先回答是不是的問題,是,大齡程式員找純技術方向的工作挺難的,但並不是沒有。 現有的回答中大部分都在變著花樣,婉轉地告訴你原因:因為大齡碼農的價效比低。 大齡碼
有人預言10年後,也就是2020年無伺服器將承載全球83%的企業工作量。 無論你喜歡與否,一場革命正在進行中。AWS處於領先地位,MS Azure和GCP緊隨其後,所有人都懷有共同的目標: 無伺服器=F
Singleton(單例模式)、倉儲模式(repository)、工廠模式(factory)、建造者模式(builder)、裝飾模式(decorator)……大概每個上課聽講的程式員都不會陌生——軟體的設計模式
一、前言 寫這篇有以下幾個原因: 對過去一年找工作的一個詳細總結 自己找工作也看了許多攻略,沒有一個特別有用,特別好的,所以就自己寫一個攻略,如果能幫助到別人,當然最好了。 好吧,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