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主機與科技巨頭都已入局,但車載應用的第三階段才剛剛開始
公眾號/腦極體 移動端應用生態的出現,究竟帶來了多少市場機會?恐怕我們作為一家新媒體企業,沒法客觀地評價這個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移動端應用生態市場如此廣闊,以至於總有人躍躍欲試,在另外一個場景中複製應用生
公眾號/腦極體 移動端應用生態的出現,究竟帶來了多少市場機會?恐怕我們作為一家新媒體企業,沒法客觀地評價這個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移動端應用生態市場如此廣闊,以至於總有人躍躍欲試,在另外一個場景中複製應用生
無人駕駛是百年汽車工業的一個嶄新高度,也是人們對智慧出行夢寐以求的目標。 今年以來,從拉斯維加斯電子商品展上各種無人駕駛技術的高調亮相,到許多汽車和科技公司陸續對無人駕駛商業計劃的激進宣示,一
網易科技訊 9月26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奧迪、梅賽德斯賓士以及寶馬已經同意與中國地圖和資料提供商合作,開始在中國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奧迪本月在中國無錫啟動了自動駕駛技術試驗,此前其競爭
《荷馬史詩》中有這樣一句話: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征服就是對馬的征服。 在今天,征服的物件從馬變成了汽車。當汽車行業進入智慧網聯時代,
今年3月,英飛凌與上汽宣佈,將共同在中國建立一家合資公司生產汽車級框架式IGBT模組。5月,英飛凌又在奧地利投資新建了一座全自動化晶片工廠,用於製造300毫米薄晶圓,並計劃未來6年投入16億歐元。
騰訊科技訊 摩根士丹利今天釋出研究報告稱,亞馬遜應當加強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關注,並提出了5點理由。摩根士丹利對亞馬遜股票的評級為“增持”,目標股價為2500美元。 以下為報告主要內容: 亞馬遜為
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在自動駕駛領域再度交鋒,但核心技術未突破之前,概念先行,所有巨頭熱火朝天的背後仍飽受停滯不前的牽絆。這場各方角力的混戰中,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也拿到了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入場券,不過相比於
9月16日,寶馬在“BMW Vision iNEXT 環球之旅”活動上向公眾展示了旗下最新的概念車Vision iNEXT,採用了寶馬集團第五代電力傳動系統,續航里程可達600公里。據悉,這輛在20
一年一度的杭州雲棲大會已經來到了最後一天,作為由阿里巴巴主辦的全球頂級科技盛典,怎能沒有黑科技誕生。 9月22日,阿里巴巴在2018杭州雲棲大會上,正式推出了全新一代網際網路汽車互動系統AliOS 2.0
從8月23日到9月7日短短兩週之間,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電裝連發6則投資或成立合資公司的宣告,雄心勃勃,如果仔細檢視,會發現同屬豐田系的愛信、愛德克斯株式會社Advics Co.、捷太格特JTEKT C
自動駕駛似乎總差著那麼一點兒勁兒。雖然各國廠商卯足了勁兒在自動駕駛汽車上做文章,但是迄今為止人類也沒能生產出一輛敢在公路上完全放手的量產車。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問題可能不在車上。 “觸不可及”的
時維七月流火,秋涼漸染,而車市酣鬥正熾。 居於視線中心位置的德系豪華品牌三強,在短短一個月內相繼擲下重子。緊跟著賓士EQC和寶馬iNEXT之後,奧迪在美國舊金山召開了2018年全球峰會,重磅新車
彭博社釋出文章稱,豐田汽車公司設想的自動駕駛汽車並非完全是無人駕駛的。該公司投資了40億美元設立一家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研究所,來打造更加安全的汽車。該研究所的目標是“有朝一日研發出一種不會引發撞車事故
億歐汽車9月22日杭州訊息,今天上午,AliOS與斑馬網路在2018雲棲大會上舉行了新品釋出會。會上,AliOS總經理王矛、AliOS首席架構師謝炎,以及斑馬網路CEO郝飛在先後釋出了AliOS 2.
自動駕駛汽車距離我們那麼遠又這麼近,前段時間 Google 的無人駕駛公司 Waymo 就正式自上海落戶,英偉達 CEO 黃仁勳甚至宣稱全自動駕駛汽車 4 年內就會上路。 除了汽車廠商,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