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

本土運動品牌國潮走出去 真正考驗才剛開始

不得不承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製造”總是伴隨著“廉價”“低質”“土鱉”。這點對尤為看重品牌溢價的運動品市場,是個積極巨大的挑戰,因為一旦被貼上了這樣的標籤,別說國外消費者,就連國內消費者都不會認同。 中國的

從虧損30億到半年盈利2億 李寧如何做到?

上世紀末,誰的腳上穿一雙李寧牌運動鞋,一定會引來小夥伴的集體膜拜。 那時的李寧既是一箇中國體育品牌,也是一位中國體育明星,還是一位中國企業家。李寧的“L”型Logo有一種魔力,讓品牌和消費者心理的距離很近。

豐富鏡頭群 哈蘇帶來三款XCD微單鏡頭

距離全球首款中畫幅微單相機哈蘇X1D-50c釋出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其鏡頭群的完備程度自然算不上太高。不過哈蘇又帶來了3款全新XCD微單鏡頭以及一款增距鏡,以進一步豐富其鏡頭群。 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

李寧多品牌之路的二次探索能否成功?

“我們寧可擠在這兒,也不放在北京的李寧總部。” 這是Danskin中國總經理閆志剛在接受懶熊體育採訪時說的第一句話,Danskin的中國總部放在了上海製造局路紅雙喜大廈3層,遠離北京亦莊的李寧營運中心。 兩年

國產體育品牌十年:李寧為什麼掉隊了?

2018年,中國再次進入了京張冬奧會、杭州亞運會週期。這一年離上一個北京奧運會週期已經過去了十年。 從這十年的體育用品產業寒冬中倖存下來的安踏體育、 李寧 、 361度 、特步國際共四大上市體育用品公司已

174605113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