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將3D列印感測器及單塊矽片上的無線通訊電路
3D列印在現代世界中已成為真正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它使得製造各種物體成為可能,而不受大型生產線的支配。甚至可以在某種程度上3D列印食物。現在, 由美國宇航局(NASA)資助的研究人員將應用這種技術
3D列印在現代世界中已成為真正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它使得製造各種物體成為可能,而不受大型生產線的支配。甚至可以在某種程度上3D列印食物。現在, 由美國宇航局(NASA)資助的研究人員將應用這種技術
給你一千萬,讓你去沒有Wi-Fi,沒有現代科技的小島上生活一年,你願意嗎?如果真要做這樣極端的選擇,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會左右兩難,因為我們已經被現代社會層出不窮的高科技“慣壞了”! 而作為“始作俑者”的科學家
流傳了數百年的雙色玻璃技術,將玻璃經過各種金屬氧化物的處理生產的分色玻璃(Dichroic glass),也被稱為雙色玻璃,從不同角度看起來具有多種色彩。來自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的科研團隊近日開發了一種合成奈米材
蘋果一項新專利表明,它提升了面容ID的安全性,挫敗2017年演示的一種攻擊方法:特殊設計的3D列印面具能解鎖iPhone X。這種攻擊方法相當複雜,意味著普通使用者不必過於擔憂,但安全研究人員指出,
Orbex Prime獲得了英國政府頒發的550萬英鎊(730萬美元)的獎金援助。根據官方說法和其他同類火箭發射器相比,Orbex Prime火箭的重量減輕了30%,效率提高了20%,這主要得益於發動機引擎是
3D列印通過與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深度融合,正在掀起一場全方位的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這些曾經的科學幻想,如今已經融入人們的衣食住行用,將對人類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理念等產生深刻影響。
自我修復的3D列印鞋墊 王啟明助理教授和南加州大學維特比工程學院的學生開始使用一種稱為光聚合的製造方法,具體指用光來硬化特定的液態樹脂材料。應用於3D列印物體中,其能夠實現自我修復,團隊必須在氧化化學基團時
【編者按】在智造之光(上)文章中,億歐新制造列舉了8家“燈塔工廠”在變革、創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嘗試,發現所有的工廠在都在數字化方面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與此同時,他們還採用了人工
基本概念 對於包,簡單來說就是能用於多個應用程式的共享程式碼,如模型(model)、儲存(Store)的定義,有關包的詳細資訊,可參閱文章《 Sencha Cmd Packages 》。 工作區
3D 列印其實現在已經不再是新鮮事兒了。但設計癖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還是跟 3D 列印有關的產品。 倫敦公司 Batch.works 聯合 Paperchase 設計推出了一系列文具,但有趣的是,這個文具是通過 3D
3D列印技術已經改變了人們在硬體設計時的工作方式,不過大多數3D印表機都會面臨一項限制,那就是它們只能一層一層的打印出設計物件,而通常情況下都是從底部開始列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就發明了一款全新的3D列
36氪獲悉,桌⾯級數字製造工具研發公司 Snapmaker 今日宣佈獲得同創偉業投資的2000萬元Pre-A輪融資,此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新產品研發、人員梯隊搭建、供應鏈建設以及產品的市場推廣。 數字製造工
據外媒CNET報道,下一代3D列印已經轉向從《星際迷航》(Star Trek)中獲得一些靈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已經打造出一臺名為“ 複製機(Replicator) ” 的3D印表機,它利用光線及凝
3D 列印領域中,被評估市場成長性最高的就是金屬 3D 列印技術,在此領域能跟 GE、HP 巨頭們匹敵的一家初創公司,是與麻省理工學院有著深厚淵源的 桌面金屬(Desktop Metal)。 這家公司
為了製造這些“機器人”網格,該團隊首先混合了由矽微珠、液體矽,水和重要的羰基鐵顆粒製成的“墨水”。隨後這些東西可以被3D列印成各種網狀,然後在烤箱中固化,形成柔軟、柔韌的結構。這些“機器人”可以像昆蟲一樣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