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科學家都靠臉吃飯了?網友:活兒還這麼好,大寫的服!
給你一千萬,讓你去沒有Wi-Fi,沒有現代科技的小島上生活一年,你願意嗎?如果真要做這樣極端的選擇,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會左右兩難,因為我們已經被現代社會層出不窮的高科技“慣壞了”!
而作為“始作俑者”的科學家們,他們終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將理想化作現實,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等等,你以為他們真的有這麼高冷嗎?其實他們只是想讓你的生活過得更好!
今天咱們就來認識幾位中國最接地氣的科學家,看看你是不是也曾經在生活中被他們的研究成果暖到過?漆遠這個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他作為支付寶刷臉技術背後的男人,成功讓中國人將“刷臉吃飯”變成了現實!
漆遠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霸是他身上撕不掉的標籤。出國留學獲得多個高等研究院校的青睞後,他卻一轉身決定回國加入支付寶。
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覺得國內網際網路行業飛速發展的時機到了,可以給自己更大的舞臺,把學術成果轉化成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產品!
事實證明,漆遠再一次做了正確的選擇。如今的支付寶的刷臉技術採取全球領先的生物識別方法,準確率達到99.99%,並且可以抵禦列印照片、數字照片、軟體模擬的3D臉等偽造攻擊,讓你的臉幾乎不可能被盜刷!
在骨科生物力學專家戴尅戎身上,發生過許多傳奇的故事,但最讓人稱道的,還是他以84歲高齡,依然奮戰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線!除了看病,戴尅戎還身兼數職,搞科研寫論文,帶研究生……
戴尅戎說,是3D列印技術給了醫學更多可能!曾經有一位病患,因為腫瘤導致左腿發育畸形,只能靠右腿單腿跳立行走。
所有的骨科醫生都對此無能為力,只能給出截肢的方案。只有戴尅戎,勇敢地使用了最先進的3D列印技術,成功為女孩打印出了一個“制約式人工膝關節”!
十年過去了,女孩已經能正常行走,擁有了幸福美滿的人生。而戴尅戎依然奮戰在科研一線,未來,3D列印技術甚至有望幫人類重塑器官,給無數患者帶來希望!
還有與戴老一樣,明明已到退休的年紀,還依然奮鬥在大資料研究領域的鄔賀銓,從中國最早從事數字通訊技術研究,到大資料促進產業發展、構建資料安全新秩序,再到無數人展望的人工智慧,年輕人根本難以望其項背。
老一輩寶刀不老,年輕一輩也奮起直追!像中國社科院最年輕的研究院吳國盛,平時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在各個場合身體力行地進行“科學傳播”,這些年,吳國盛闢過的“科學謠言”數不勝數!極大的改變了大眾對科學的認知。
材料學家楊培東30歲時就帶領研究小組,在只有人類頭髮絲千分之一的奈米導線上,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鐳射器——奈米鐳射器。未來薄膜顯示、整合光學都離不開這個小小的鐳射器。
看完這些科學家的故事,我們不禁感嘆,科學的進步不是一蹴而就的,從觀念到技術,從生命科學到電子高科技,是無數的科學家在自己的領域不斷深耕,才有今天我們看得到的暖科技!而無論外界給了他們多少榮譽與獎勵,科學家們依舊懷抱著一顆赤子之心,投身研究的第一線。
最近,支付寶牽手科技綜藝節目《智造將來》,這些科學“暖男”們將聚首熒幕前。在閒暇之餘,瞭解更多科學家的故事,讓孩子瞭解科學,走近科學,也許未來的科學家裡也有你的一份。作為普通人,我們已經開始習慣於轉賬用支付寶,購物用淘寶,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細節裡也包含科技的力量,科技看似冰冷,到用時它其實最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