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商業熱點觀察

觀察者模式 vs 釋出訂閱模式

有一回面試,面試官問: 觀察者模式,和釋出訂閱模式,有什麼區別? 我腦海中立刻閃現了《Head First設計模式》裡講的: Publishers + Subscribers = Observer

創投觀察 | 商業航天2018 :從解凍到融資賽

編者按:又到回顧總結舊一年展望新一年的年底了,36氪創投觀察也籌劃了一個年終特輯,對2018年熱門賽道進行一個覆盤和展望,還原無比精彩的 2018。 本文是創投觀察系列的第143篇 分享人:3

漫淡終端技術未來

前言 在終端發展的歷史看,終端裝置早已不再是單一的計算機,互動方式早已不再是單一的鍵盤滑鼠,但無論是怎樣變化,歸根結底不變的是人與端兩個角色的互動。 我在資料領域深根多年,看到資料在幕後不斷改

碳雲智慧:打造商業同盟,實現生命數字化

1992年,還在北大讀書的王俊設計了一套簡單的神經網路演算法,他沒有告訴機器怎麼做或者做什麼,但經歷了十幾萬的迭代後,機器瓢蟲學會了捕食,和自然界如出一轍。 1999年,汪建、王俊等華大基因創始人代表中國參

“商業人物”為什麼要“致敬未來”?

中國人喜歡紀念。 愈是懷念,愈是渴望,紀念就變得愈強烈。 因為四十年前的那個冬天發生的事,深刻的改變了這個國家,今年的12月便被賦予了太多象徵意義,以致於過分渲染過後,那些曾經影響過去的企業家

融合共生,資本寒冬中迎接To B數字化商業時代到來

需要明確的地方:本文中To B是指中小微商戶,對於“中小微商戶”的零售業態構建數字化商業生態系統,是構建整個社會智慧商業的重要條件。 從封建社會到現今發達的商業社會,統一的市場、資訊的暢通無疑促進了社會商業

在這個超快時代,產品品牌如何真正地活下去?

本文為2018年11月17日上午,龔凱先生在首屆國際品牌文化創新論壇上關於《超快發展時代下品牌世界的生存之道》的演講內容。 針對商業品牌持續出現的嚴重生存現象,從現況到未來趨勢,龔凱先生進行了燒腦級的品牌底

1746036968.8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