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自然語言處理神經史(上)
本文擴充套件了Herman Kamper和我在2018 年深度學習 Indaba組織的自然語言處理前沿課程。整個課程的幻燈片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這篇文章將主要討論 NLP 中基於神經網路方法的
本文擴充套件了Herman Kamper和我在2018 年深度學習 Indaba組織的自然語言處理前沿課程。整個課程的幻燈片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這篇文章將主要討論 NLP 中基於神經網路方法的
EMNLP和CoNLL大會堪稱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的年度盛宴。 每年,全球最頂尖的NLP研究者們會在這兩個大會上展示最前沿的NLP科研成果。然而,動輒上千篇的論文卻令很多關注NLP領域最新動態
作為部落格文章的處女秀,我將簡要介紹一下我的研究領域。從現在起,我將之命名為“人體運動軌跡的人工智慧動畫模擬”(Physically-Based Animation ,下文簡稱PBA)。 譯註: 這篇文
人民網總裁葉蓁蓁。 王星 攝 近日,在廣州舉辦的黃埔國際財經媒體和智庫論壇上,人民網總裁葉蓁蓁發表主旨演講,從技術、產業與城市三個維度,詮釋數字經濟帶來的深刻變革與嶄新機遇。 “38
公眾號/AI前線 作者|Sebastian Ruder 譯者|小大非 編輯|Debra AI 前線導讀:這篇文章中作者嘗試將 15 年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發展史濃縮為 8 個高度相關的里
摘要: 對於擁有大量資料的單位來說,不以資料治理為前提的資料安全保障都是“耍流氓”。 什麼是資料治理? 資料治理的確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需要耗費常人難以想象的時間和精力。但如果我們結合實際,將理論知識應用於
過去幾年發表於各大 AI 頂會論文提出的 400 多種演算法中,公開演算法程式碼的僅佔 6%,其中三分之一的論文作者分享了測試資料,約 54% 的分享包含“虛擬碼”。這是今年 AAAI 會議上一個嚴
自然語言是人類獨有的智慧結晶。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是電腦科學領域與人工智慧領域中的一個重要方向,旨在研究能實現人與計算機之間用自然語言進行有效
2018 AI開發者大會是一場由中美人工智慧技術高手聯袂打造的AI技術與產業的年度盛會!這裡有15+矽谷實力講師團、80+AI領軍企業技術核心人物、100+技術&大眾實力媒體、1500+AI專業開發者
思源 翻譯 2018/10/08 14:27 Antoine J.-P. Tixier 作者思源
AI人工智慧神經網路在線上色軟體Paintschainer VS Paintstransfer的簡介及建議教程 最近,我對古風水彩上色十分感興趣,外加在研究神經網路繪畫方面的事情,最近發現了幾個特別好玩的線
視覺識別近年來發展迅速,包括物體檢測、分割和動作識別。但是,理解場景不僅需要檢測單個物體例項,還需要識別物體對之間的視覺關係,其中尤為重要的一環是檢測並識別每個人如何與周圍物體互動,即人-物互動(HOI
作者:James Le 編譯:weakish 介紹 大三的時候,我有一學期去丹麥哥本哈根交流。我之前沒去過歐洲,去丹麥交流,讓我有機會浸入新文化,遇到新人群,去新地方旅行,以及最重要的,接
【導讀】傳統的肉眼識別方法是很難直接識別出 NIs (自然影象) 和 CG (計算機生成的影象)。本文中提出了一種高效的、基於卷積神經網路 (CNN) 的影象識別方法。通過大量的實驗來評估模型的效能。實驗結果表
網易科技訊,9月21日,由網易新聞和網易科技主辦的“2018網易未來科技峰會”之“ALL IN時代”今天在北京舉辦。同盾科技創始人、董事長蔣韜在接受網易科技專訪時表示,同盾科技發展迅猛得益於在創業過程中保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