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螞蟻前端程式設計師,曾經的辛酸面試歷程
正好處在秋招,我也來分享我自學校到現在的一些面試經歷。 本文就不分享具體的面試題了,主要講我這幾年的面試經歷,以及我個人覺得可以從中吸取的經驗教訓,希望能給在上大學以及畢業3年以內的同學提供一點點幫助。
正好處在秋招,我也來分享我自學校到現在的一些面試經歷。 本文就不分享具體的面試題了,主要講我這幾年的面試經歷,以及我個人覺得可以從中吸取的經驗教訓,希望能給在上大學以及畢業3年以內的同學提供一點點幫助。
回想自己做開發的這十多年,我獲得了很多,技術能力、培訓、出國、大公司的,還記得剛剛出來第一年那段時間,太多東西不懂的,我都是一切聽從老大的安排,敲敲程式碼,看看資料庫,測試自己和別人的程式碼;這樣幹了一年
(一) 我們可以發現,不少程式員是這樣的: 喜歡追逐技術熱點,比如前幾年 Java 火了,就追 Java;移動網際網路火了,就追安卓、iOS;現在人工智慧、區塊鏈火了,又馬不停蹄地追逐。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一年前的蘇享茂事件。 蘇享茂,一個出生在貧寒家庭的程式員,依靠自己在技術上的天賦和努力,逆襲成為WePhone 的創始人,坐擁千萬身家。 可是這位令人欽佩的天才,卻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程式員枯燥的程式設計生活和每天坐吃等死的狀態,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說,程式設計這件事肯定是枯燥的,即使是對程式設計非常有興趣的同學和朋友也會如此,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可以不看下文,在這裡停頓思考一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這些做了3-5年的所謂高階程式員,充其量,就是修修改改寫了幾行程式碼,他們的工作性質,做3年,5年,甚至10年,我相信也進步不了什麼。 尤其是現在市場上大量的外包需求,要求快速的切入,開
我搞JAVA也有些日子了, 因為我比較貪玩,上進心不那麼強, 總是逼不得已為了高薪跳槽才去學習, 所以也沒混成什麼大牛, 但好在現在也已經成家立業, 小日子過的還算滋潤, 起碼頂得住一月近萬元的吃喝拉撒玩各種貸
瑞士電腦科學家Niklaus Wirth在1976年寫了一本書,名為《演算法+資料結構=程式設計》。 40多年後,這個等式仍被奉為真理。這就是為什麼在面試過程中,需要考察軟體工程師對資料結構的理解。 幾
同學,你會手寫二叉樹嗎?近來正值秋招季節,很多程式設計面試都要求手寫資料結構手推機器學習演算法。各位同學為了面試也會刷各種程式設計題,其中資料結構與排序搜尋演算法又是最為基礎的內容。在本文中,我們為各位
驀然回首,從畢業到現在做後臺開發已經十年了,這十年中我獲得了很多,技術能力、培訓、出國、大公司的經歷,還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再仔細一想,這十年碼農路上我至少浪費了五年時間,這五年可以足夠讓自己成長為一個優秀
大多數未畢業和工作不久的程式員同學都存在以下幾點迷茫: 針對未畢業的計算機同學來說,存在迷茫點有: 1. 不知道社會上企業需要怎樣的技能 2. 不知道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 3. 在大學接下來的日子如何提
你願意做碼農嗎? 恍然間,發現自己在這個行業裡已經摸爬滾打了五年了,原以為自己就憑已有的專案經驗和工作經歷怎麼著也應該算得上是一個業內比較資歷的人士了,但是今年在換工作的過程中卻遭到了重大的挫折。詳細過
The state of system observability with BPF By Jonathan Corbet, May 1, 2019, LSFMM 題圖:
前言 如果沒有機器學習等相關的資料處理技術,或許你根本沒有機會看到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張黑洞照片。2017年4月份的從8個臺站記錄了約3500 TB的資料(1TB等於1024GB),量級大到無法用網路,需要
溫馨提示,請勿在以下場景食用本文: 吃飯時 擠電梯時 路過精神病院時 ...... HTML的4種黑法 掃地阿姨:HTML確實是一門程式語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