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 | 日本市民致信華為:在我心中孟女士是恩人
12月19日,華為“心聲社群”公佈了一封來自一位日本市民的聲援信。
信中所述,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中,他母親被壓在櫃子底下不幸遇難,那年她才56歲。當時,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支援,城市得以恢復重建。至今他心中仍充滿著感激。“因此,在我心中,孟女士是恩人。”
信中還提到,華為在日本2011年大地震期間,沒有像其他電信裝置供應商一樣撤離日本,而是派遣員工進入災區搶修裝置。
地震後一週,孟晚舟也從香港飛到日本,當時整個航班連她在內只有兩個人。而時任華為公司董事長孫亞芳也在震後立即率隊趕赴日本,華為代表處仍然堅守崗位,搶修通訊裝置。
不久之前,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召開會議,話題圍繞新的電信裝置採購規定。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會議後表示,“擔心中國製造的裝置中有竊取情報的祕密軟體,威脅日本安全”。
此外,相關規定還要求,日本政府各部門在採購通訊裝置時,嚴格安全審查,不採購“可能被植入竊取、破壞資訊和令資訊系統停止等惡意功能的通訊裝置”。
規定出臺後,日本三大通訊運營商相繼跟進了措施。軟銀此前就表態稱,棄用華為4G裝置,改用愛立信諾基亞。
日本市民在信中稱,不採取任何措施就直接動用國家力量單方面進行排除的做法,是背離做人常理的,作為一個日本人感到羞愧。
12月19日晚,華為公關部澄清稱,公司正在積極參與全球各國各運營商的5G建設,截至目前,華為已經獲得25個5G商用合同,並與全球50多個商業夥伴簽署合作協議。
以下為日本市民的信件全文:
尊敬的華為孟晩舟CFO及全體員工:
首先,很抱歉我不會中文也不會英文。
所以我只能用日語來寫這封信,特別希望有哪位懂日語的人能幫我翻譯,將我的意思傳達出來。
這次孟女士在加拿大遭遇的事情,我感到非常悲傷。
雖然我只看到日本國內的報道,並不知曉詳情,但一想到您本人以及家人度過了多麼難受的一段時間,以及今後還將承受怎樣的痛苦,我覺得我不能保持沉默,必須要進行聲援,所以寫下了這封信。
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但對於住在日本的我來說,以前從未想過要通過寫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可是這次孟女士的事件,對我來說絕不是一件可以袖手旁觀的事情。
為什麼這麼說?或許日本國內並沒有太多的人知道,但我的一位住在宮城縣的朋友告訴過我,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時,其他公司都在撤退、逃離,只有華為,在危險還沒有消除的情況下,毅然進入災區,抓緊搶修被地震損壞的通訊設施。
對華為這樣一個能在那樣困難的情況下為我們伸出援手的公司,無論有什麼理由,這種不採取任何措施就直接動用國家力量單方面進行排除的做法,是背離做人常理的,讓人感到非常悲哀、難受。作為一個日本人我感到羞愧。
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中,我母親被壓在櫃子底下不幸遇難,那年她才56歲。
當時,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支援,城市得以恢復重建,才有了今天美麗的神戶。至今我心中仍充滿著感激。
反之,住在日本的我卻未能對家鄉神戶做出任何貢獻,至今仍深感羞愧。
因此,在我心中,孟女士是恩人。
對中國的瞭解,我只是從學校的“社會課”中學到一點知識,但1972年周恩來總理和田中角榮首相主持中日建交的場面,卻深深印在了當時還是孩子的我的腦海中。
在簽字儀式上,田中角榮首相用毛筆簽字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從那以後,我開始學習書法。
現在,只要日本哪裡舉辦王羲之等名人的書法展,展出期間我都要去看好幾次。
雖然中國和日本一個是社會主義一個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根本性質不同,但我認為中國和日本從今往後應該更加相互尊重,加深和擴大友好關係。
我只是一家小公司的小老闆,像我這樣人終究幫不上什麼忙,但我從心底衷心祝願貴公司能夠更加發展壯大,取得更大的成就。
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