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了百億的蔚來缺錢要上市 房租狂吸年輕人的血
中國受過極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們,聚焦在被稱為“創業導師”的中年男人們周圍,一起徹夜不休地燃燒生命,只為在一輪又一輪如何送菜送飯、洗車洗腳、美容美甲、搭訕豔遇、借高利貸、聯結窗簾和電冰箱的挑戰賽中博出更好的名次,然後擊鼓傳花,快速傳給下一棒......
大西洋和太平洋彼岸很多巨頭公司的創始人,他們在骨子裡並不是商人,而是geek。熱衷於創造新奇的事務,熱衷於解決難題,熱衷於在某個極細分的產品上把質量和效能或功能做到極致,這是geek的天性......
科技,在這一刻,非常殘忍地拉開了國與國之間的差距。
有人說,上市就像一座圍城,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卻想出來。
前幾天坤鵬論剛在《 ofollow,noindex">馬斯克要和股市說ByeBye 資本的惡果已熟 》中提到,新能源汽車鼻祖——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正謀劃著將公司私有化以逃離股市。
而在中國,特斯拉的門徒卻忙著IPO上市。
其實兩者的根源都在於錢,想出來的找到了錢,不想被股市所左右,想專心造車。想進去的恰恰沒了錢,想去股市圈錢活下來。

美國時間8月13日,剛剛還和小鵬賭了一把的蔚來汽車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招股書,計劃最多融資18億美元。
此訊息一出,坤鵬論注意到,很多報道都以蔚來燒盡百億為噱頭起標題,融資總額超過24億美元,兩年半時間淨虧損高達109億人民幣,據媒體報道稱,蔚來上半年本來想再在一級市場融資,但由於估值過高(200億人民幣),最終沒能成功。
現在,你是不是有點佩服賈躍亭造車的執著和能力了?!
造車真的一點不容易,就像之前喊的震天響的新零售、無人超市一樣,網際網路公司和網際網路牛人,一到實體和線下,總感覺接不到地氣,不好好做產品,非要一再強調自己的網際網路基因,網際網路思維,三句不離“服務體驗”,而蔚來則直接把網際網路企業換成了新創的“使用者企業”,而這被李斌稱為蔚來模式,還號稱世界第一家。
當然,隨便造個詞,永遠都可以叫做世界第一,無非不想讓人們拿自己和特斯拉比,甚至是賈躍亭的FF比,真比的話,還真比不過。
有媒體一針見血地稱,“怎麼越看越像小米的門徒?”
不過,坤鵬論一直極為看好智慧汽車,因為它很可能是人工智慧真正落地的最好抓手,就像智慧手機是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的第一功臣,誰能成為世界第一批智慧汽車的參賽者,誰就可以佔據未來的一席之地,名利雙收,甚至有可能成為世界級的偉大企業,就像如今的蘋果!
坤鵬論常常在想,為什麼許多人喜歡看歷史,可能因為歷史是現在的影子,現在不知未來會如何,但歷史卻可以告訴你歷史的未來是啥樣,而馬克·吐溫曾說過,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有驚人的相似。
於是,聰明人總會在歷史中找到當下的“驚人相似”。

今天是騰訊釋出半年財報的時候,昨天股市卻給了騰訊新的下馬威,盤中跌幅5.1%,是3月23日以來最大盤中跌幅。
大家得有多麼不看好騰訊的二季度以及未來!
但尾盤有資金進場抄底,跌幅最終收窄至3.43%,仍創近4個月來最大跌幅,市值單日蒸發逾千億。
據說,在內地資金在“奪路而逃”的同時,以摩根大通為代表的外資卻開始大幅“抄底”。

土耳其這兩天鬧得大家挺開心,許多人湊熱鬧完全是一種隔岸觀火的態度,心裡哈哈哈地取笑人家,咱們就不擔心五十步笑百步嗎?
有人發了個微頭條說,假如經濟崩潰,房子保值不?土耳其用親身案例回答了一個世紀難題:買房能否抗通膨,土耳其匯率崩盤了,房子也賣不掉了。
智慧的網友評論得也很精妙:“錢成了廢紙了,但房子仍然在,只要不明搶,仍舊是我的,賣不掉我可以等10年~15年,可是鈔票需要重新在掙。”
當然,這個從容的前提是,沒有房貸,或者不愁房貸。
還有網友說,“房子賣不掉還可以出租,不像貶值的錢那樣眼睜睜地看著變成廢紙,擦屁屁都嫌小、嫌硬!”
最後,有網友一拍大腿說:“房子買晚了!”
有時候,坤鵬論在想,凡事有弊必然有利,像每次貨幣寬鬆放水,大家都擔心錢流不到實體經濟,可是拼多多的橫空出世,讓我們明白了一個真相,這麼多年下來,供給側改革,去除落後產能,成效似乎並不那麼明顯,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慶幸,這此年多虧放出來的錢沒流到實體,要真流到實體,反而是麻煩,不僅落後產能繼續落後地發展,產能更是嚴重過剩,最後一地雞毛,一堆爛賬,不知要出多大的問題,甚至積重難返。
多虧我們還有房地產。
就像前兩天坤鵬論所說的,我們的實體最大的問題不是缺錢,而是整個生態出了問題,正像許小年所說的,放水已經解決不了中國經濟的核心問題了,不刮骨療毒,不再造生態,再大的水也洗刷不出新時代。

近來,北京房租猛漲的新聞很是驚悚,說是自如、萬科泊寓、龍湖冠寓、魔方公寓等一批長租品牌為了搶房源,不惜把租房市場搞得腥風血雨,一天一個價,根據中國房地產協會官方網站上的統計資料,7月同比來看,北京平均租金同比上漲21.89%。
還有自媒體人說:這個薄情的世界裡,房價很貴,房租呢?
有些專家對房租如此個漲法也有些看不明白。
供給端,本來北京嚴格限購,去年以來二手房市場轉冷導致的業主惜售心理,市場上可以租賃的房源應該變得更多了。
需求端,去年北京市人口流入淨值在下降,大量低收入者也被政策推動離開北京,需求應該在減少。
這兩個奇怪的經濟學現象裡,到底誰惡化了供求關係?
有人說,這是因為北京的租房市場消費升級了。
自從去年,北京開展清理群租房、違建房、地下室等存在安全隱患的低端租房產品之後,以品牌公寓為代表的中高階產品迅速擴張,搶佔市場份額。
租賃公司,特別是長租公寓運營商,把一些中低端的租賃房源,比如城中村收購之後做升級改造,過去有可能是中低端房源,現在變成了中高階房源,所以租金有明顯上行。
這些長租公寓運營商往往有著極強的後臺,為了爭奪市場,錢根本不是事,燒錢的網際網路套路蔓延至租房市場,於是非理性的競爭推高了房租,甚至可以做到提價50%。
但是,和網際網路羊毛出在豬身上不同,成熟的租房市場絕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燒錢成本自然被轉嫁到了租房客身上。
因為長租和房東一般一簽就是三年以上,簽下來就相當於佔領了三年以上的市場份額,能不瘋魔嗎?
有人發貼抱怨:資本盯上租房,要吸乾年輕人的血吧!

還有個因素在於北京租房市場的供求關係其實並不平衡,目前北京約有800萬人租房,而可供出租的房源僅350萬間,也就是說約有450萬人租房難。
另外,一二線城市的人口虹吸效應正在加劇,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三四線城市的蕭條,人自然要向蓬勃的一二線城市遷徙,根據《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顯示,近10年來,中國流動人口(非本地戶籍)規模一直在增大,從2009年的1.8億已經增大到2017年的2.5億。
再加上90後開始大踏步地走入社會,於是租房市場中又多了一個“後”,據我愛我家集團研究院統計顯示,2018年7月,在北京的普租交易中,70後客戶、80後客戶、90後客戶及其它年齡段客戶的佔比依次為23.3%、38.7%、27.9%、10.1%,環比6月的漲跌幅度分別為3.7%、1.2%、-4.2%、-0.7%。其中佔比最大的仍是80後,其次為90後。
當北京房價高不可攀,再遭遇史上最嚴調控,我們看到大量70後和80後依然只能租房,70後在最好的季節沒有買房,多少能怨自己木眼光,80後呢?這個承前啟後的一代人,著實有點悲涼。
更令人擔憂的是,資料顯示,7月,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武漢、重慶、南京、杭州和成都,這9大城市的租金都比上個月上漲了。
房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不可承受之重。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轉載請保留本資訊
微信公眾號:kunpeng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