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勝微電子IPO:畫7.33億研發大餅 12億“巨量吸血”?

來源: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韓永先 北京報道
淨資產僅為3.33億元,卻準備資本市場撈金超12億元,江蘇卓勝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卓勝微電子”)的IPO募資計劃可謂是巨量吸血。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募資計劃很少用於對現有業務產能的提升,12億元募資中7.33億元的用途是研發費用支出,按照目前公司的研究團體體量,卓勝微電子僅消化研發費用就需要10年時間, 此外公司對研發投入的收益並沒有給出預期,能否貢獻業績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單一客戶、產品下的業績隱患
招股書顯示,卓勝微電子主營業務為射頻前端晶片的研究、開發與銷售,主要提供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等射頻前端晶片產品。2014年公司尚處於虧損狀態,淨利潤為-16.58 萬元,3年時間卓勝微電子迅速發展成為年淨利潤超億元的公司。
2015年至2018年一季度報告期,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11億元、3.85億元、5.92億元和 1.27億元;各期末的總資產分別為7283.91萬元、2.08億元、3.630億元和 3.78億元;扣非後的淨利潤分別為1969.77萬元、1.15億元、1.70億元和2404.68萬元。
對於業績的高速發展,卓勝微電子回覆《華夏時報》記者採訪稱,2015年至2017年公司營收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0.94%,主要得益於下游移動智慧終端市場迅速發展、公司效能良好優質的產品、持續的研發創新能力。未來公司仍將繼續通過分析終端使用者需求、提升公司研發及技術先進水平,把握行業發展趨勢,不斷加速產品更新換代並推出新的產品品類,為公司業務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但是業績高增長的背後,公司依託現有業務的持續經營能力受到市場質疑,公司面臨過度依賴單一客戶、單一產品、採購商集中等多重經營風險。
卓勝微電子招股書顯示,報告期,三星作為公司的第一大客戶,2015年至2018年一季度,分別貢獻了公司整體收入的40.01%、76.23%、66.14%和59.39%。 對三星、小米、陽和國際等前五大客戶的依賴度過度集中,報告期營收依賴度分別高達75.95%、91.75%、93.04%和92.22%。
某券商分析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智慧手機行業競爭已進入白熱化,市場空間面臨天花板,過度依賴單一客戶的產業鏈供應商經營風險積聚,一旦客戶市場出現萎縮或者經營不利,隨之帶來的就是上游供應商的經營環境惡化,三星等老牌手機廠商正在經歷類似的市場轉變,將直接影響諸多供應商的經營。
卓勝微電子方面也認為,如果主要客戶自身經營情況的變化,而減少對公司有關產品的採購,公司將面臨客戶重大變動的風險,從而對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但短期來看,公司單一大客戶的集中度難以快速降低。
不僅如此,卓勝微電子的營收還面臨自身產品型別單一的風險,公司現階段主要向市場提供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等射頻前端晶片產品,2015年至2018年一季度,射頻開關和射頻低噪聲放大器收入佔公司營收的比重分別高達 88.52%、97.09%、97.62%和 97.96%。
現階段,公司較為單一的產品型別,卓勝微電子可能存在無法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的風險。另一個層面,受限於國內技術的不成熟,卓勝微電子過度依賴境外採購及外協廠商,報告期,公司原材料主要自境外採購。
2015年至2018年一季度,公司自境外供應商採購原材料金額分別為2886.67萬元、8433.74萬元、13995.97萬元和 1525.12萬元,佔原材料採購總額比重分別為 99.92%、99.47%、95.23%和 97.51%,上述境外採購的供應商位於美國、以色列、法國等地。
報告期,公司自第一位晶圓供應商TowerJazz 的採購佔比分別為 73.74%、71.06%、68.71%、36.65%,自前三位晶圓供應商的採購佔比分別為 99.89%、 98.35%、91.11%和87.48%。
在目前國際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市場環境下,若相關的貿易政策發生不利變化,或主要供應商出現中斷或減少,或大幅提高供貨價格,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穩定性和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佈局研發已多次失利
卓勝微電子帶給市場的疑問不止於經營層面,對此次募投專案,公司同樣面臨著不及預期的考驗。
招股書顯示,此次卓勝微電子擬募資總計12.05億元,分別投向射頻濾波器晶片及模組研發和產業化專案4.66億元、射頻功率放大器晶片及模組研發和產業化專案2.55億元、射頻開關和LNA 技術升級及產業化專案1.69億元、面向IoT方向的Connectivity MCU 研發和產業化專案1.76億元、研發中心建設專案1.39億元。
對於上述募投專案,卓勝微電子對《華夏時報》記者稱,募投專案將突出和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原有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研發能力,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提高公司的經營規模和盈利能力。
而同時公司也提示風險稱,募投專案可能效益不及預期,如果市場競爭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或公司未能按既定計劃完成募投專案,仍可能導致募集資金投資專案的實際效益與預期存在一定的差異。
此外,隨著專案的陸續實施,公司的資產及業務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研發、運營和管理人員將相應增加,如果公司未能根據業務發展狀況及時提升人力資源、法律、財務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將對募集資金投資專案的按期實施及正常運轉造成不利影響。
對於公司募投專案的收益預期,卓勝微電子並沒有給出可量化的數值,但是從募投資金的運用以及目前公司的研發能力來看,公司募投專案的風險並非聳人聽聞。
根據募投計劃,公司上述募投專案均未開始實施,都要從研發階段開始,專案建設週期均長達4年時間,超過12億元的募資中7.33億元將直接用於研發費用。
而在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費用支出分別僅為2575.63萬元、5901.55萬元、4783.81萬元及1341.67萬元,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 23.22%、15.32%、8.09%及 10.51%,呈下降趨勢。
截至2018年一季度,公司總人員為102人,其中研發人員56 人,佔比 54.90%。如果發生核心管理和技術人員大量流失或者因規模擴張導致人才不足的情形,很可能影響公司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並對公司的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卓勝微電子招股書也顯示,在報告期公司佈局研發已兩次失利。
公司因看好山景股份的微控制器(MCU)晶片的設計、開發和銷售業務,決定投資山景股份,並分別於2017年9月、10月耗資共計2400餘萬元,購買山景股份15%的股權。但是投資後,山景股份即出現業績變臉,2016年尚盈利 639.29萬元,2018年一季度則直接變為虧損51.85萬元。
同樣,卓勝微電子看好上海享端的功率放大器技術研發,以可轉債形式投資上海享端,於 2016年10月、2017 年 1 月共計向上海享端借款950萬元。但2017年上海享端因經營不善,處於停業狀態,無法償還 950萬元借款,卓勝微電子不得不對此投入作資產減值損失處理。
對研發短板的病急亂投醫,已讓卓勝微電子遭遇損失,此次公司又丟擲共計12億元的研發募投計劃,能否獲得預期收益為未可知,但僅以公司目前研發人員56人的研發團隊,僅消耗募資就需要10餘年時間。
編輯:嚴暉 主編:陳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