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誠控股擬吸引多方注資 全面推動企業戰略發展
金誠控股是一家有實力的港股上市公司,由母公司金誠集團於2016年5月12日斥資7.35億元收購港股上市公司機電工程商雅駿控股75%權益,並將雅駿控股正式改名為金誠控股。它被譽為是“港股唯一特色小鎮概念股”,近幾年,金誠控股受到了眾多外資機構的關注,由此也“惹禍上身”。就在12月14日,金誠控股慘遭血洗,股價一度出現異常情況,最終遭遇停牌。
針對這一突發事件的發生,金誠控股實控人韋傑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的採訪,並正式迴應外界對金誠控股的有關質疑。
記者瞭解到,在發現金誠控股的股價出現異常後,金誠控股於當日下午13:38緊急停牌,並第一時間釋出公告。公告稱,金誠控股實控人韋傑已於12月13日通過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將3350萬股的股份配售(交易)給獨立第三方,轉讓股份佔總股本的0.83%。12月17日,金誠控股復牌後放量大跌,疑似投資者踩踏出逃。
記者從金誠控股實控人韋傑口中瞭解到,金誠控股停牌後,公司第一時間安排相關人員檢視交易所流水排查原因,從交易記錄中瞭解到,就在金誠控股暴跌三天前,金誠控股出現大額股票轉倉,12月11日,復星恆利證券有5783.84萬股被轉入渣打銀行;凱匯資本有3350萬股被轉到工銀國際、大華繼顯及創富證券。而這一情況是在部分投資人並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上演了12月14日的砸盤事件。
對此,金誠控股實控人韋傑認為,通過借券砸盤再低位接盤以獲利這是做空勢力的慣用手法,金誠控股經過此次事件後,也深刻的認識到自己在應對外資沽空力量時的不足之處。為化解危機,目前其本人也一直在著手兩方面的事情,一方面引入更多的戰略股東、優化股權結構來增強企業的自身實力,解決企業對付危機,推動企業專案正常運作;另一方面,金誠控股母公司金誠集團正在進行全集團審計,儘管報告還沒出來,但他預計目前淨資產超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