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電商緣何陷入賠錢怪圈?如此局面能否扭轉?
近年來,隨著電商迅速發展,人們開始習慣在手機和網路上購買藥品,也應運而生了不少醫藥電商平臺。除了傳統的流通巨頭,如上海醫藥、白雲山、九州通、仁和藥業、康恩貝,以及零售連鎖藥店上市企業一心堂、老百姓、益豐藥房等外,百度、阿里、京東等也在佈局醫藥電商平臺。

但是,在醫藥電商的經營層面上,卻與醫藥電商平臺的風生水起形成了反差,不少網際網路醫藥電商依然是賠本賺吆喝,能夠真正盈利的其實並不多。
2017年,有明確披露營收資料的電商康愛多營收13.69億元排名第一,淨利潤為3190.98萬元;九州通旗下好藥師營收10.78億元,利潤-2741萬元;仁和藥業旗下仁和藥房網8.12億元,利潤107萬元;康恩貝旗下可得網營收為8.08億元,淨利潤為1004萬元。多數醫藥電商從利潤看,處在微利甚至虧損的狀態。
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反差,使得醫藥電商陷入賠錢怪圈呢?分析來看主要有幾個原因:
線下平臺資產較重開支較大是最大的問題。醫藥電商快速佈局線下平臺,併購線下的資源競爭激勵,線下實體藥店的價格水漲船高。特別是佈局在一線、二線城市的實體藥店,除了標的的價格偏高外,房租、人工費用也處於較高的水平,成本開支較大,線下門店成了醫藥電商的大包袱。
其次,由於競爭激勵,對服務也提出較為苛刻的承諾,比如叮噹快藥承諾消費者提供28分鐘免費送藥到家的服務,除了佈局實體藥店外,對構建藥品供應體系也是一個挑戰,服務承諾的支出高於服務成本成為普遍現象。
醫藥電商的客單量偏小,幾十元的客單居多,醫藥電商之間為了拼藥品價格,毛利率本身偏低,加上每單的物流配送成本,多數客單處於賠錢的尷尬境地。
其實醫藥電商經營困難最為關鍵的問題,是由於國內醫療傳統的支付方是醫保部門,目前的醫保無法實現與醫藥電商的直接支付,商業醫療保險的覆蓋程度又很低,多數客戶需要自費購藥,醫藥電商平臺上的消費能力十分有限。
另外,藥品不同於一般的商品,目前在網上銷售的多數是非處方藥(OTC藥品)OTC藥品、保健品和成人用品等,處方藥的網上銷售也是比較嚴格的控制,藥品的品種較少,與常見病、慢性病、老年病的實際藥品需求還不相適應。這也制約醫藥電商收入、利潤增長的主要因素。
隨著新零售的快速發展,醫藥電商大勢所趨。人們將越來越習慣和依賴於手機和網上購買藥品,線上下單、線上支付、在家坐等送貨上門,將是醫療服務轉變的重要模式,也帶了著更多的市場機會。
據商務部《2017年藥品流通行業執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七大類藥品零售市場總額達到4003億元,網際網路醫藥銷售達到1211億元。醫藥電商未來的發展空間也非常大,“十三五”期間我國醫藥市場還會持續快速地增長,預計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82億美元。
當前,醫藥電商雖然遇到一些經營困難,也有不少悲觀的市場情緒和報道,一些醫藥電商也急於脫困甩掉包袱。但是看新零售和網際網路+醫療的大勢,還是有不少的扭轉機會。
參與網際網路醫院構建不久前,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出臺《關於印發網際網路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等3個檔案的通知》,對於規範網際網路診療行為,發揮遠端醫療服務具有積極作用。通知規定網際網路醫院均需要具備實體醫療機構,醫藥電商雖然缺少實體醫院,但實體醫院恰恰也最缺少醫藥電商的平臺和商業模式。網際網路醫院的加快發展,通過技術合作,將成熟標準化的網際網路診療流程和服務與實體醫療機構聯合,實現快速覆蓋,正是醫藥電商聯合實體醫院快速佈局的商業機會。
與醫院合作應對取消藥品加成
當前,分級診療和取消藥品改革加成正在加速推進,醫院的收入和結餘也受到較大的衝擊。隨著兩票制改革的推進,醫藥電商將在藥品流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並影響國民的健康消費習慣。聯合實體醫院應對這些改革,是醫藥電商突圍的一個關鍵,可採取B2B、B2C、O2O多種業態混合經營,為醫院供應藥品,並通過與醫院構建醫藥電商平臺、醫院周邊實體藥店等,打造業務閉環。
快速佈局線下實體資源
從商業模式看,網際網路醫院、醫藥電商很重要的是線下配送和醫藥服務,線上的優勢是不受面積、地域的限制,可以呈現無限的產品,覆蓋更廣的區域。但實現供應和服務的核心是線下的資源,無論是實體藥店、藥品儲存、中醫藥房等均是商業模式的重要一環,可通過合作方式快速佈局線下資源,提供面對面的服務,提升醫藥電商的核心競爭能力。
聯合商業醫療保險
目前醫藥電商的支付主要是自費,整體的購買能力十分有限。對比美國、日本等,醫療服務更大的支付方應該商業醫療保險,隨著國內商業醫療保險的快速覆蓋,醫藥電商應與商業醫療保險機構和第三方管理平臺合作,客戶在線上下單後,直接由第三方機構稽核,商業保險機構直接支付,這是醫藥電商平臺購買能力提升的重要機會。
提供無人售藥服務
隨著線下實體店成本開支的加大,無人售藥服務是醫藥電商應對的一個策略。客戶通過網上尋找就近的無人售藥櫃,購買感冒、發燒、咳嗽、急性腸胃炎等急性病藥品和保健品,解決線下服務成本偏高和夜間無人送藥的服務需求。
農村醫藥電商市場
電商改變了人的生活習慣,醫藥電商正逐步改變人類藥品購買的習慣,而農村電商的出現,正逐步影響農村人的生活。目前的醫藥電商服務多選取一二線、三四線城市,雖然尚未飽和,但增長空間已有限。隨著手機的普及和網路更大範圍的覆蓋,農村是醫藥電商服務的巨大市場,如果用“農村+醫藥+電商”的模式將非常有可能改變目前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