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三峽水電站耗資2千億, 要運營多久才能回本? 專家給你算筆賬
隨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到來,世界各國的科技發展越來越迅速,比如人類登上月球,發射阿波羅號,我們發明了電子計算機,繼而發展為電腦,現在又有了各種各樣的電子裝置,由之前的大手機到現在的智慧觸屏手機。世界的科技這麼發達,當然我們中國的也不遜色,我國也登上了月球,進入過太空。我們的袁隆平爺爺發明的雜交水稻拯救數以千萬的正在捱餓的貧苦人民。我們種種事蹟,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項就是三峽工程。
提起中國有名的風景旅遊區,很多人都會想到萬里長城,故宮和秦始皇兵馬俑,絕對不會想到我們身邊的科技之作。在這裡小編要為大家著重介紹我們另外一處風景區:三峽工程,在壩堤洩洪時候,猶如李白的詩句所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樣的氣魄毫不留情的斥動著我們的心。這一工程使我們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首先,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對於我國有著很特別的象徵。大體上來說,對國民的好處大於弊處。一方面上滿足了我們國家對於電量的需要,節約了傳統的燒煤發電的做法,減少煤礦資源的開採,保護了那些不可再生資源,另一方面上,在附近住的居民也依靠這個工程,改善了生活的水平,使每家每戶都可以用上電,點起電燈,看起電視。
其次,在當初修建三峽水電站的時候,花了2千億巨資修建,有很多人們質疑這個做法,建造一個這樣大的三峽水電站,花費這麼多的錢,要投入使用多長時間才能有收益呢?
現在的三峽工程可以給人們帶來鉅額的收入,發電量可以供起整個華中地區的日常用電量,並且利用水的落差來發電是一個非常節能的措施。現在我國非常提倡使用節能資源,比如風能,太陽能和潮汐能,這些節能資源都可以替代傳統的燒煤發電的方式。原本建造這個工程的時候那麼的困難,但是現在的利潤這麼多,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已經是在盈利中了。那麼究竟需要多久呢?專家給你算算看,單憑發電這一專案,三峽水電站,一年大概能夠有近1000億千瓦時的發電量,換算成金錢,也就是差不多350億人民幣,意味著大概只需要四五年這個成本就能夠收回來了,那時候也就是開始盈利的時候。
再次,這個工程帶來利潤的不只有發電,還有旅遊業,我們的工程被這麼多的人得到認可,並且大家都來欣賞他們,這就是給設計師和工人們最大的鼓勵與支援。
最後,三峽大壩看起來很美麗,但是這裡卻包含了許多人的心血,設計師們未來修好每條線路,一遍又一遍的實驗,設計和回稿。修築工人們不怕生命的危險,勇敢走上懸崖,開鑿打洞,安好每一個螺絲釘。時時刻刻面臨著生命危險,可是即使再危險,我們作為一名中國人也會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