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接收到來自1.46億公里外的照片,準備“傾聽”火星的內部聲音
地球接收到來自1.46億公里外的照片,準備\"傾聽\"火星的內部聲音
這次發射的洞察號,雖然到達火星,但要執行的是一個比好奇號更加艱鉅的任務,探測火星的內部構成。簡單的說就是好奇號是負責在火星上遛彎的,而洞察號則是在火星上打洞的。“洞察號”不像“機遇號”、“好奇號”火星車,會在火星上到處走動來探測,它將降落在火星赤道附近的一個相對“溫暖”的地方,原地堅守不動的完成探測任務。
自從上個月26日洞察號登陸在火星之後,如今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裡洞察號可謂是相當的賣命了,隔三差五的就給距離它1.46億公里外的地球傳回資料,就在近日,洞察號又向地球傳回了一張照片,照片顯示洞察號準備要傾聽火星內部的聲音。
這張照片顯示的就是洞察號用機械手臂,將一個黃銅色像鍋蓋一樣的東西放到了火星表面上,這個東西就是先進的科學儀器地震計,雖然說這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一個動作,但是卻讓科學家無比的興奮,它意味著人類探索地外行星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洞察號”降落後,機械臂會把儀器一個個解除安裝到地面,然後它們就分別開始工作。鑽探的工作將由熱流探測儀附帶的鑽桿開始鑽探,在火星地表鑽出一個3米或者更深的洞穴。這個儀器相當的重要,洞察號之後的任務有四分之三都要需要它,它就像醫院裡的聽診器一樣緊緊地貼著火星的表面上,用來傾聽火星內部的聲音,也就是火星內部的響動,也就是地震波。科學家只要通過地震波就可以判斷火星的內部結構以及火星的深度,不過這個分析過程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洞察號將會在2019年1月初將會用自己的機械手臂給地震計部署一個風熱屏障罩,主要目的就減少外界對地震計的干擾,而洞察號身上的另一個先進儀器熱傳物理特性箱將會在1月下旬部署,它的作用是用來測量火星內部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