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區塊鏈的創始人:只有“隱身”之後,區塊鏈才算成功
EOS區塊鏈的創始人DanielLarimer(BM)表示,只有當區塊鏈“隱身”了,這項技術才能真正實現大規模普及。
在倫敦的一場區塊鏈活動中,BM接受採訪,提到了dApp、EOS以及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現狀。
他解釋瞭如何通過一個三管齊下的系統來在去中心化的網路中安全儲存資訊——分別需要用到硬體祕鑰、區塊鏈服務以及人類可讀的密碼學Ricardian合約(Ricardian合約是一種數字文件,定義了雙方或者多方之間的互動條款,其首先以人類可讀的文字編寫,隨後進行加密簽名和驗證)。近段時間,EOS.IO平臺新增了Ricardian合約功能。
BM表示:“重點在於,區塊鏈只是一個更好的基礎架構,一個更安全且可計算的架構”。
隨後記者問到EOS和以太坊dApp的流量都不大,我們能夠做什麼來改變現狀呢?他十分看好這類應用:
“當人們不再談論區塊鏈的時候,區塊鏈就能實現大規模普及了,所有企業將來都會用到區塊鏈”。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現有的企業以及可行的商業模式都應該升級到基於區塊鏈的系統,為使用者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提供更安全的服務,遠離金融和身份欺詐,在BM看來是EOS平臺未來的主要應用場景。
“銀行每年因內部和外部欺詐都會損失數千億美元。在很多企業看來,區塊鏈給他們帶去了挑戰,但實際上這項技術最合適的應用場景正是來源於這些企業……這樣他們的客戶才能享受自動化和透明的系統帶來的益處”。
“另一個重要應用就在於,使用者不必要經常修改密碼,尤其是複雜的密碼,修改密碼的過程實際上給使用者帶來了很多麻煩。當事情變得更容易的時候,當區塊鏈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安全的時候,這項技術才算是被全面普及了”。
EOS經過了一年的ICO,募集了40多億美元的資金,其在dApp應用的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以太坊。然而,EOS的某些功能則讓加密社群又愛又恨,例如智慧合約的編輯和撤銷功能。
智慧合約概念的創造者之一NickSzabo曾指出,EOS這類喜歡打擦邊球的平臺只顧追求計算可延展性,以信任的最小化為代價,採取了一種“因小失大”的方式部署加密貨幣,最終會犧牲社會可延展性。
“在一個安全且信任最小化的區塊鏈中,社會可延展性比計算可延展性更有價值……區塊鏈應該是鎧甲而不是魚鰭。我們正在努力生產卡車,而不是賽車”。
BM則更偏向實用主義:
“不管你用的是哪種區塊鏈,你都會相信自己下載錢包的網站”。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他升級安全系統的原因:
“通過硬體裝置,你封閉的是祕鑰本身——你知道你如果把這個裝置扔進火山裡,那它就不能用來簽名了”。
“目前,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早期採用者都太偏向於哲學層面了”。
“這對那些真正相信新興技術的人來說是一種限制。每種技術在發展初期都會經歷這個過程,比如電動車,區塊鏈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