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Qury張偉:打造一家跨App的移動搜尋引擎
網路上很多人說:智慧手機App到該謝幕的時候了,一個“後App時代”正在到來。
2008年,Apple的 App Store 與 谷歌 的Play Market (即 Android Market) 陸續面世,App應運而生,掀起App狂潮。隨後,在與Web的對戰中,更是獲得了壓倒性勝利,成為最主要的網際網路服務載體。
但是最近一兩年,原來風生水起的移動網際網路正在飽和甚至是過度飽和,智慧手機中App數量從5個、10個變成20個、30個,App軟體生態系統過於繁雜,對於人們使用時間的佔用也已經達到了極限,App的發展也進入瓶頸期。根據Appfigures的報告,截止去年年底,僅App Store中的應用數量已經超過200萬,安卓商店中的App更是數不勝數。如何在眾多App中最快的搜尋資訊、能否在一個平臺中搜索所有App中的資訊成為了熱點課題。
在谷歌搜尋引擎部門工作的鄭偉和劉喆在發現這一問題之後,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新“風口”,決定辭職創業,利用10多年移動搜尋引擎研究經驗, 創立了一家基於AI的跨App的移動內容搜尋引擎——Qury。
Qury的創始團隊是名副其實的“谷歌幫”,他們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做跨App和跨小程式的搜尋,產品更像是微信小程式 + 谷歌搜尋,讓使用者不用開啟多個App,就能看到這些App的內容,簡化搜尋流程。近日,億歐就移動搜尋引擎發展現狀以及Qury的發展等問題,對 Qury CEO 鄭偉 進行了專訪。
融資與核心競爭力,對創業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資金注入,初創企業玩不轉。據瞭解,Qury去年9月拿到了數百萬美元種子輪投資,中美兩國都有投資方,目前正在洽談新一輪融資。
其次是核心競爭力。據瞭解,包括Vurb,Ozlo,POLYVORE等在內的同類型的初創企業都已被巨頭收購。現在國外搜尋引擎巨頭,諸如谷歌、蘋果等公司,一直都在進行跨平臺的內容搜尋引擎開發,但因受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影響與限制,大都發展十分緩慢。
一是受技術影響,Goole等企業想要獲取第三方App上的資料,需要第三方App服務商提供API介面(即“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程式設計介面)。技術繁瑣,溝通複雜,因此,跨平臺的內容搜尋引擎通常只會涵蓋App商店排行榜上的頭部客戶。例如谷歌,目前也只涵蓋了200個App 。二是受商業模式限制,大多搜尋引擎是靠廣告和網際網路增值服務盈利,出於商業需求,不可能在未合作的情況下,領著一群競爭對手來攻擊自己。
鄭偉介紹道, Qury可以不用第三方App服務商提供支援,無需其提供API介面,只要在Qury產品的搜尋欄進行搜尋,便可同時獲取其他App的資訊,Qury將來可以涵蓋的App達到幾十萬個,是谷歌的100倍。
以下為採訪實錄:
億歐:跨App的移動搜尋技術很新穎,現在發展如何?
鄭偉:跨App的移動搜尋其實是一種產業創新。谷歌也一直想打通移動搜尋引擎,但因為其底層技術還是沿用的網頁搜尋技術,如果想要獲取第三方App上的資料,需要第三方App服務商提供API介面(即“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程式設計介面)。因此,大多數跨平臺的內容搜尋引擎只涵蓋App商店排行榜上的頭部客戶。例如谷歌,只能涵蓋頭部的幾百個App,而Qury有能力涵蓋幾十萬個App,是谷歌的1000倍。
其次,谷歌的盈利點是廣告和網際網路增值服務,出於商業需求,谷歌不可能領著一群競爭對手來攻擊自己。
億歐:未經第三方App服務商授權,便引用其內容,是否會有侵權糾紛?
鄭偉: 不存在侵權。 主要有原因有三方面:
首先,Qury是跨App的移動搜尋引擎,作為一個平臺,能方便使用者查詢搜尋有價值的資訊,手機也無需下載多個App,釋放了手機記憶體,對於使用者來說是十分便利的。
其次,使用者通過Qury搜尋不同App平臺資訊進行瀏覽的同時,也能為這些App引流和導流,因為使用者瀏覽的資訊還是會跳轉到原平臺,第三方App平臺的廣告和資訊還是具有變現能力,對雙方來說是共贏的。
第三,App上的內容與資訊都是對外公開的,在美國,搜尋引擎引用這些公開的內容是不存在侵權問題的。
億歐:現在國內小程式很火,Qury能在不同小程式之間,實現“跨小程式搜尋”嗎?
鄭偉:這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底層技術是不變的,所以,“跨小程式搜尋”對我們來說是可以的。
億歐:您是第一次創業嗎?決定創業的原因是什麼?
鄭偉:對,這是我第一次創業。創業初衷就是利用我們的技術推動移動搜尋引擎的創新。
億歐:Qury的盈利點是什麼?公司現在是否有成型的產品?
鄭偉:目前來看,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廣告。去年9月我們拿到了種子輪投資,今年2月核心演算法便已開發完成,6月份第一個時尚購物的搜尋引擎上線,曾經成為美國App Store搜尋女性時尚購物的第6名。
億歐:據瞭解您此次回國是為了新一輪的融資,目前進行的怎麼樣?是否感受到了“資本寒冬”的氛圍?
鄭偉:確實,大家都在說資本寒冬,融不到錢。但個人感覺還是比較順利,回國後接觸了幾個投資人,有一部分投資人都很感興趣,認為Qury的技術新穎,並且專業。但是,還有一部分投資人,一聽說我們是做搜尋引擎的,馬上就猶豫了,他們認為搜尋引擎是很燒錢的。畢竟傳統觀念是,搜尋引擎只有頭部企業才能進入,資金需求大。其實qury不一樣,我們是搜尋的技術創新,是輕量級的搜尋引擎,跟傳統的搜尋引擎有很大區別。
億歐:一旦出現新風口,便會有許多人蜂擁而上,到時Qury該如何處理,有哪些競爭壁壘?
鄭偉:Qury不怕同類型企業模仿。 個人認為我們有技術、專業團隊和先發優勢三層競爭壁壘。
怎麼理解呢, 首先是進入門檻高,技術攻關難。 因為跨App的內容搜尋引擎是技術創新型的領域,而不是偏商業運營創新的行業,不像打車、外賣一樣,要進入這個領域需要要極高的技術要求和專業素養,從技術上看,qury領先行業兩三年。
從Qury來看,我們的創始團隊都是技術人員出身,我本身有13年移動搜尋開發經驗,本碩博都與移動搜尋有關。畢業後進入谷歌移動搜尋組工作,曾開發谷歌應用商店第一代App搜尋廣告系統,並且領導團隊開發了谷歌第一代應用於谷歌所有移動端產品(包括谷歌.com、Youtube、AdMob、應用商店等)的個性化搜尋和推薦平臺。CTO劉喆曾是谷歌移動搜尋組核心成員,曾獨立開發谷歌廣告推薦系統,擁有推薦演算法專利。Advisor朱會燦是谷歌1號華人員工,圖片搜尋創始人,技術實力都很強。
第二是要有配套的科研和技術團隊。 憑個人在搜尋引擎多年的經驗來看,做到這一點很難。就算是過了第一階段,擁有創新性的技術,但由於相應技術人才的稀缺,很難組成配套的技術團隊配套的技術團隊。技術攻關難。
第三是先發優勢。 如果真有那麼兩三家打通進入了,則靠2-3年內積累的使用者資料,像谷歌一樣,利用搜索的先發優勢來搶佔市場。
億歐:新一輪融資之後,公司的聚焦點是B端還C端?業務重心是美國還是轉回國內?
鄭偉:目前上線的時尚購物的產品是針對C端的,但因為底層技術相似,我們也會根據企業需求為其定製開發相應地產品,會根據合作伙伴的意向進行調整,B端、C端業務都是可以進行的。
新一輪融資之後,會在中國成立分公司,總公司還是在矽谷,畢竟那邊的技術趨勢、人才尋找和行業動態的獲取比較方便。
版權宣告
凡來源為億歐網的內容,其版權均屬北京億歐網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