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O2O助汪峰成功逆襲,汪峰最終上頭條了

O2O助汪峰成功逆襲,汪峰最終上頭條了

回放 -h 渠道 最終 20px 融合 交互 inline 軟件

8月2日七夕情人節,汪峰《峰暴來臨》演唱會在鳥巢10萬人體育場唱響,各大報紙、站點娛樂板塊並沒有等來汪峰向國際章求婚的“頭條”,只是,與樂視合作現場演出+付費直播的O2O演唱會模式卻成了媒體關註的焦點。

憑著玩轉O2O、把30元一張的線上直播門票賣出了4.8萬張。汪峰也值得上回頭條了。

此次汪峰與樂視合作的O2O演唱會模式,對整個娛樂行業是具有顛覆性意義的。

1、在線上內容免費為主流,用戶付費意識沒能普及的背景下,竟以30元一張的票價售出4.8萬張線上直播門票。

2、在線下演唱會銷售和營收模式觸及天花板的情況下,靠電商渠道銷售,線上直播付費+廣告等衍生收費模式突破了局限和瓶頸。

3、在演唱會等現場體驗感無法代替的局限下。打破場景消費

瓶頸在線上延伸了用戶的“參與感”。

4.8萬張票是怎樣賣出的?

之前,演唱會門票銷售主要依托大麥網和一些線下渠道。渠道較為單一並且比較雜亂,門票面向的大都是一些潛在的粉絲消費群體。

此次汪峰演唱會門票銷售採取的是多個電商渠道。包含百度、京東、淘寶在內的20多家互聯網平臺都參與了此次售票行動。確保了演唱會信息可以最大面積。更大頻率地覆蓋影響到更大規模的消費人群,拓展了整個演唱會門票的銷售渠道。

此外。隨著樂視電視、樂視網、優酷、土豆等視頻平臺,各自在付費精品內容上的耕耘,用戶的線上內容消費付費習慣也在逐漸養成。再加之30元的價格相比280-1680的線下演唱會門票優勢明顯,用戶可以接受付費觀看線上直播。

最關鍵的,線上觀看使得演唱會能夠包容很多其它層次的歌迷,能夠作為線下演唱會的補充,潛在粉絲能夠先購買線上直播“試聽”,體驗演唱會的亮點,幫助自己決策是否有去現場觀看的必要。發燒級粉絲,能夠通過線上直播平臺延時回放演唱會的精彩內容。

總之,渠道廣了。習慣有了,需求也有,線上演唱會門票就不怕賣不出去,至於賣多少,僅僅跟演藝明星的個人品牌和影響力相關。

O2O演唱會的顛覆性在哪裏?

過去,演唱會的舉辦受制於“時間”“空間”的制約。藝人、制作方、主辦方、廣告方。聚焦點都在於演唱會現場。全部的商業可能都來源於這兩三個小時,非常難再做延伸。

線上演唱會直播的增加打破了時間、空間限制。

粉絲不再局限於來到現場的這些人,也不再是單一的消費。在線上每個付費的註冊ID都是一個潛在粉絲,借助興許的跟蹤、推薦,能夠引導粉絲持續性的消費,甚至還能接入電商平臺,出售一些簽名版CD、海報、書等相關的主題產品。有無盡的商業想象空間。

制作方對內容把控也不只局限於線下演唱會本身,還會制作一些藝人生活、粉絲見面等等相關主題內容,開播一些藝人自媒體,持續不斷的產出原創內容,對營銷、銷售、廣告等各個環節都會有幫助。

廣告方也再局限於線下空間,在演唱會現場粉絲的註意力本來就非常有限,廣告商的廣告效果能釋放多大張力不得而知。但線上直播空間的打開,豐富了廣告影響維度。能夠通過播前廣告、播中歇息插播,後臺點對點的推送等多種形式實現廣告滲透,實現長尾經濟價值。

通過線上線下的打通,轉變過去的演唱會經營模式為真正的粉絲經營,從而顛覆整個演唱會的生態鏈,新的局面會全面打開。還會制約過去一些紛雜亂象。

場景體驗的局限性會被打破嗎?

近期看了一本書叫《即將到來的場景時代》,書中稱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場景之爭。這裏邊所言的場景有兩種:一種是天然的場景。比方去看演唱會,去咖啡館喝咖啡。去聽老師講課培訓,這樣的場景的親臨現場的體驗感比較強。有極強的市場需求,但同一時候也都面臨一個天花板。

另一種是構造的場景,比方用快的軟件打車。用大眾點評、微信消費。用線上視頻觀看直播等等。這樣的場景是通過與天然的場景形成互補,從而挖掘另一種維度的“體驗感”,本質上也是具有場景消費特質的。

在現場看演唱會,可以感知現場近距離與明星接觸、與上萬粉絲情緒傳染的全身心的感官體驗,這樣的體驗是立體的。是無可代替的,但這樣的場景又像是一個“孤島”上的狂歡,受時間、空間影響比較大。

而通過技術驅動,大數據運用,快捷支付。雲端連接等互聯網技術給用戶制造一種千裏眼、順風耳、時間逆轉、空間放大、粉絲交互、參與感等多種互補的場景體驗。

事實上,各行各業都應該達成天然+構造場景的融合,雙管齊下才幹真正給用戶帶來三維立體的體驗感,不僅娛樂行業是這樣,對在線教育、電商、旅遊等多個行業都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如今,傳統企業互聯網化的趨勢正旺,各行各業都在尋求產業鏈整合、模式創新,汪峰此次020演唱會的顛覆性價值能帶來諸多這種啟發。

O2O助汪峰成功逆襲,汪峰最終上頭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