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第五章 團隊和流程

第五章 團隊和流程

成員 指揮 規模 聊天 局限性 功能 其他 分析 混沌

團隊有一致的集體目標,團隊要一起完成這目標。一個團隊的成員不一定要同時工作,例如接力賽跑。

團隊成員有各自的分工,互相依賴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軟件團隊有各種形式,適用於不同的人員和需求。基於直覺形成的團隊模式未必是最合適的。軟件團隊的模式,最初是混沌的一窩蜂形式:一群人開始寫代碼,希望能寫出好軟件。隨著團隊的成熟和環境的變化。

團隊模式會演變成下面幾種模式之一。

1.主治醫師模式:有首席程序員,他/她負責處理主要模塊的設計和編碼,其他成員從各種角度支持他/她的工作(後備程序員、系統管理員、工具開發、編程語言專家、業務專家)。

2.明星模式:讓團隊的利益達到最大化

3.社區模式:每個人參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貢獻力量,

4.業余劇團模式:這樣的團隊在每一個項目中,不同的人會挑選不同的角色。但都聽從一個指揮的指導和安排。

5.秘密團隊: 團隊內部有極大的自由,沒有外界的幹擾,不用每周給別人介紹項目進展,聽領導的最新指示,團隊成員有極大的投入。

6.特工團隊:軟件行業的一些團隊由一些有特殊技能的專業人士組成,負責解決一些棘手而有緊迫性的問題。

7.交響樂團模式:家夥多,門類齊全。 各司其職,各自有專門場地,做項目期間沒有聊天、走動等現象,同時看指揮的,重在執行。

8.爵士樂模式:和上面的“交響樂團模式”在很多方面都對立,但不能簡單地說孰優孰劣。

9.功能團隊模式:具備不同能力的同事們平等協作,共同完成一個功能。

10.官僚模式:脫胎於大機構的組織架構,幾個人報告給一個小頭目,幾個小頭目報告給中頭目,依次而上。跨組織的合作變得比較困難,因為各自頭頂上都有不同的老板。

瀑布模型:(單向、不可逆)

硬件行業中:產品一般遵循:【分析->設計->實現(制造)->銷售->維護】的流程。

且一旦大規模生產,要再返回去修改時就非常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

在設計大型系統時,要做相鄰步驟的回溯,解決上一階段未能解決的問題。

要讓產品成功,最好把這個模型走兩邊,先有一個模擬版本,在此基礎上收集反饋,改進各個步驟,並交付一個最終的版本。

用戶的及早介入、討論、復審是很重要的。要讓顧客正式的、深入的、持續的參與到項目中來。

軟件行業中的局限性:

①各步驟之間是分離的,但是軟件生產過程中的各個步驟不能這樣嚴格分離出來。

②回溯修改很困難甚至不可能,但是軟件生產的過程需要時時回溯。

③最終產品直到最後才出現。但是軟件的客戶,甚至軟件工程師本人都需要盡早知道產品的原型並試用。

適用範圍:

①產品的正確性非常重要,需要每一步的驗證。

②產品模塊之間的接口、輸入和輸出能很好的用形式化的方法定義和驗證。

③使用的技術非常成熟,團隊成員都很熟悉這些技術。

④負責各個步驟的子團隊分屬不同的機構,或在不同的的地理位置,不可能做到頻繁的交流。

第五章 團隊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