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mysql分區表

mysql分區表

包含 自己 操作 寫入 5.1 整數 並不是 del 文件系統

  對用戶來說,分區表是一個獨立的邏輯表,但是底層由多個物理子表組成。實現分區的代碼實際上是對一組底層表的句柄對象的封裝。

  mysql在創建表時使用PARTITION BY子句定義每個分區存放的數據。在執行查詢的時候,優化器會根據分區定義過濾那些沒有我們需要數據的分區,這樣查詢就無須掃描所有分區——只需要查詢包含需要數據的分區就可以了。

  分區的一個主要目的是將數據按照一個較粗的粒度分在不同的表中,這樣做可以將相關的數據放在一起,另外,如果想一次批量刪除整個分區的數據也會變得很方便。

  在下面的場景中,分區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1.表非常大以至於無法全部都放在內存中,或者只在表的最後部分有熱點數據,其他均是歷史數據。

  2.分區表的數據更容易維護。例如想批量刪除大量數據可以使用清除整個分區的方式。另外,還可以對一個獨立分區進行優化、檢查、修復等操作。

  3.分區表的數據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設備上,從而高效地利用多個硬件設備。

  4.可以使用分區表來避免某些特殊的瓶頸,例如InnoDB的單個索引的互斥訪問,ext3文件系統的inode鎖競爭等。

  5.如果需要,還可以備份和恢復獨立的分區,這在非常大的數據集的場景下效果非常好。

  分區表本身也有一些限制,下面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幾點:

  1.一個表最多只能有1024個分區。

  2.在mysql5.1中,分區表達式必須是整數,或者是返回整數的表達式。在mysql5.5中,某些場景中可以直接使用列進行分區。

  3.如果分區字段中有主鍵或者唯一索引的列,那麽所有主鍵列和唯一索引列都必須包含進來。

  4.分區表中無法使用外鍵約束。

  分區表上的操作按照下面的操作邏輯進行:

  select查詢

  當查詢一個分區表的時候,分區層先打開並鎖住所有的底層表,優化器先判斷是否可以過濾部分分區,然後再調用對應的存儲引擎接口訪問各個分區的數據。

  insert操作

  當寫入一條記錄時,分區層先打開並鎖住所有的底層表,然後確定哪個分區接收這條記錄,再將記錄寫入對應底層表。

  delete操作

  當刪除一條記錄時,分區層先打開並鎖住所有的底層表,然後確定數據對應的分區,最後對相應底層表進行刪除操作。

  update操作

  當更新一條記錄時,分區層先打開並鎖住所有的底層表,mysql先確定需要更新的記錄在哪個分區,然後取出數據並更新,再判斷更新後的數據在哪個分區,最後對底層進行寫入操作,並對原數據所在的底層表進行刪除操作。

  雖然每個操作都有“先打開並鎖住所有的底層表”,但這並不是說分區表在處理過程中是鎖住全表的。如果存儲引擎能夠自己實現行級鎖,例如innoDb,則會在分區層釋放對應表鎖。這個加鎖和解鎖過程與普通InnoDB上的查詢類似。

mysql分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