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讀專業相關大神博文後有感

讀專業相關大神博文後有感

活動 解答 代碼 書籍 馬克思 我認 結合 誰是 社會

  轉眼間開學就要大四了,回頭想想大一剛入學的樣子歷歷在目,還記得大一的時候對大學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幻想和憧憬。現在大四近在眼前,又按照老師的要求看了很多計算機專業的大神寫的博文,他們大多都已經進入工作崗位,並且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下面說一下我的感想和對計算機的理解與自己的想法。

  記得高考結束出成績的時候,我報考的時候想的就是報離家越遠越好的學校,說實話,那個時候的我對大學學什麽專業一點概念都沒有,作為一個生長在北方的女孩,一心只想出去自己闖闖,也因為自己父母也是大學老師的緣故,所以報考的時候自然而然的讓自己的爸媽做了決定。當時因為有一叔叔在武漢大學當教授,結合了我的高考分數報考了集美大學。誌願表上分別寫了三個專業,航運管理,海上物流和機械。然後抱著對廈門這個城市的向往我在服從調劑那裏畫上了從此改變我命運的一格。其實從小到大,我對計算機沒有過什麽深入的接觸,自己對電子產品這些東西一直很感興趣,也是因為在智能機流行開始就一直接觸,最早接觸的就是iPhone4,那個時候覺得太神奇了,從來沒想過會有這麽高端的東西(其實現在想想也覺得很神奇),但是從來沒接觸過代碼,編程這些。當錄取消息出來的時候我對軟件工程這個專業是充滿疑惑的,我沒想過自己會學這個。

  作為一個被調劑進來的學生,我記得特別清楚,剛報到的第一天,班主任把班級同學聚集在一起開了第一個班會,他第一句話就說“軟件工程是很難的一個專業”,在來學校之前我自己也在百度上查了一下知道了軟件工程是掛科率最高的專業,同時女生也少得可憐。但那個時候的我還沒明白,上大學最重要的其實不是掛不掛科,而是有沒有真正的學習到知識。我記得當時老師問有誰是調劑進來的,全班好像只有我自己。其實現在想想,也覺得可能這就是命運吧。

  直到現在,我已經在大學度過了三年,我依然覺得自己對編程和代碼處於朦朦朧朧的狀態。大一的時候我投身於社團活動,同學聚會和很多一些沒必要的事情上,所以記得特別清楚,大一一整年掛了很多課甚至被下了學業預警,差點被留級。當時最大的感觸就是,為什麽別人和我一樣都在玩,可是別人就考的那麽好學的那麽好,而我什麽都不會。記得第一節學習c語言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是懵逼的,完全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麽。大一上學期我們只開了一門c語言和計算機有關的課程,老師講計算機的世界裏只有0和1兩個數字,這些我當時都是無法理解的。

  按照現在的我來看,自己大一之所以學的那麽差,和自己沒有很好的安排自己空閑時間有很大的關系,剛從高中緊張的學習狀態中轉到大學這種自由自在沒有父母約束的生活中來,一下子有點迷失了自我。通過看辜新星的博文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733/讓我有很大的感觸,我覺得人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定位,有一個長遠的目標並且可以為之付出努力,這不是掛在嘴邊說說的而是要付出實際行動。從小到大我最大的毛病都是沒辦法合理安排時間,比如很簡單的一個例子,這個作業從老師在群裏安排下去的時候我就想著要去做,一直拖到今天才開始著筆。

  其實計算機我還是很喜歡的,因為通過三年的磨練,每次做課設或者寫代碼的時候,當自己點擊運行那個圖標,顯示沒有錯誤並且運行出了我預想中的畫面時那種心情的確感覺既神奇又欣慰。但是我並不擅長計算機這個領域,並不是我不想,而是以我現在的水平不配說擅長這個詞。大學三年真正自己一行一行寫出的代碼少之又少,每個作業每個課設都是靠百度靠問別人和別人一起才能做出來。大多數的時候都是腦子裏有很多想法,但是沒辦法實現,就像是我需要一個方法來實現一個功能,但是真正投身到寫代碼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沒辦法獨立寫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方法。

  我對軟件工程專業的熱愛程度是隨著我大學三年日漸增加的,我清楚的記得自己大一的時候對待計算機是十分抵觸的,因為這不是我心裏期待的專業,可能也是因為男女比例的事情,所以我心裏自然而然地覺得這不是我一個女生該學的東西,我一個女生就是學不好這些,就是沒有他們男生腦子好使。但是慢慢地我發現,專業裏有好幾個學得很出色的女孩子,她們學的比男生都好,這也逐漸給了我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但到目前為止,我對計算機的熱愛還只能局限在會找專業的網站和書籍來看,但不會真正下定決心要深入的研究它學習它。可能是潛意識裏就覺得,算了吧反正看也看不懂。

  下面回答一下老師在作業要求裏布置的第二部分問題:

  關於我對我的大學生活有什麽要吐糟的地方,記得大一的時候我是個很積極的學生,在班級還擔任班委,在班群裏每天也很活躍,可能是南北差異吧,讓我覺得南方這邊有的同學相處起來有些累,不是交流上的問題,而是在為人處事上有的人會讓我覺得心力交瘁,記得特別清楚的一件事情,周三本來應該是公休的時候,偏偏要開一個毫無主題內容的班會,因為我和軟件四班在一個宿舍,相比之下,我們班大一開班會的頻率可以是他們班的五六倍,雖然內心是抵觸的,但礙於老師的命令所以必須去參加,那天下午我因為身體特殊原因,連上午的課都請假了沒去上,所以下午班會也沒有去,但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在開完班會之後,學校的院輔導員還要單獨找幾個沒開班會的同學去辦公室單獨開班會,而我身體原因沒辦法去也是提前打好招呼的,在我很不舒服的情況下還要被班主任打電話過來數落為什麽不去。我記得過了一兩天左右我去輔導員辦公室,被輔導員質問為什麽不去參加班會,我明明已經提前和他打了招呼,輔導員每天事情很多忘記了我理解,於是我又解釋了一遍說因為特殊原因肚子痛下不了床,我看到輔導員眼神帶著點抵觸的和我說“你別和我說這些”,當時讓我感覺很難過,因為自己身處異鄉,這點事情還要被嫌棄被覺得是借口。從那以後我也不積極參加班級活動了,也撤了班群的群主身份,也不當班委了。因為我覺得,可能是我學習不好所以不招老師喜歡,那年我很認真學習,於是和上學期成績相比有了很大進步。

  我認為中國的大學教育存在很大的紕漏,也存在很多不人性化的地方。通過看https://www.cnblogs.com/freeflying/p/4796369.html這篇博文讓我產生很大的共鳴。比如我們專業很多沒必要的課卻要讓我們在期末占據很大一部分時間來背那些毫無用處的知識,雖然這麽說有點太絕對,但是我覺得,從大一開始,近現代史,思修,毛主席理論,馬克思哲學這些課程完全是可以開卷考試的,我們卻全都要求閉卷考試,就連我在西南大學學馬克思專業的同學,他們期末考試都是開卷,為什麽要我們學計算機的,每到期末,都要背那些連題目都看不懂的一大篇一大篇的題看到半夜,甚至有的同學還掛了科,要學兩年。在很多專業課的教學上我也覺得存在很大問題,很多課程,一直到結課了我都不知道到底講了什麽,就像博文中說的,簡單的拿數據結構這門課作比喻,老師並沒有把重心放在實踐而是把重心放在了理論上,還有很多實踐遠大於理論的課程,被大學完全搞反了。導致很多像我一樣的學生一直到最後都不知道學了什麽。還要在結課的時候被要求做出一個什麽什麽樣的程序,這對我來說就像是沒有教我怎麽煮飯就要我做出一桌滿漢全席。我理想的大學教育應該是老師和學生處於一種平等的角度,彼此尊重,同時彼此交流學習經驗,在我的大學生涯裏,有幸遇到了很多這樣的好老師,讓我覺得我所在的大學環境和我夢寐以求的大學環境相差無幾。

  記得剛學c語言的時候,老師就教我們多去mooc上學習專業知識,我也在mooc上學習到了很多,包括java我主要就是在mooc上學習的入門知識,所以我覺得mooc對於IT學習還是有很大幫助的,當然只局限於我這種菜鳥,因為真正的大神可能不需要看那些淺顯的知識吧。

  到現在我還是對於為什麽要學高數,線代,概率論這些麽多數學存在很大疑惑,雖然我已經體會到數學對於計算機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習離散數學的時候我意識到離散數學中很多算法和數據結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還只是似懂非懂。

  科班出身和北大青鳥之間的區別可能就在於經過大學四年的磨練吧,大學中教會你的並不只是那些書本上的硬知識,而是教會你如何通過自己知道的知識去獲得更多更深層面的知識,如何去發掘,如何去升級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但是我並不像https://www.cnblogs.com/geniusalex/p/4928713.html

博主那樣對北大青鳥那樣抵觸,在我看來,如果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再去北大青鳥類似機構去重爐一下,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對於你未來在IT行業的發展,你有什麽樣的夢想或者未來想從事什麽樣的工作?你準備怎樣來規劃你技術道路,職業道路和社會道路?

  關於這個問題,說實話我還沒有想好,我需要深入大四的學習中,和身邊同學朋友交流之後才能給出解答,我不想在自己很迷茫的時候回答這樣對未來針對性很強的問題,但是我現在可以確定的事,在日後我一定會更努力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來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了不讓自己大學四年付之東流,我以後也一定會努力學習計算機,並在就業時也就職相關專業。

讀專業相關大神博文後有感